请选择 目标期刊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62 浏览:670

张弦 《装备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品格。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视域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语文教学和课程思政的关联性,把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体现,并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体认哲学视角下对高职大学语文中“意象”的 思政教学分析 下载:129 浏览:1452

吴曼璐 陈汉钦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的难题在于对意象的阐释与解读,而意象作为中华传统文学的内核元素,将情感体验、美学体验、物我体验、哲学思辨凝炼数语之中,具有沟通心灵、启智润心作用;然而,但在教学实际中,存在教师理解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基于身体经验建构的体认哲学能为我们清晰认识意象,抓住意象本质,制定教学方法提供全新视角,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语文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健全人格、提升审美、陶冶情操的人文性作用。

体认哲学视角下关于高职大学语文中“意象”的 教学设计思路 下载:146 浏览:1667

陈汉钦 吴曼璐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的难题在于对意象的阐释与解读,体认哲学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提出了基于身体经验建构的三项认知原则,解释了人类对复杂概念的认知路径,据此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基于体验的意象教学思路。

传统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新思路研究 下载:279 浏览:1910

​宋洁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它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中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化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可以使他们能够领悟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文化意蕴,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视阈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以供管阀相关人士参考。

课程思政新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载:349 浏览:2592

​李权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比较形象化的人文学科,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本文从丰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第二课堂三方面来研究在实践中强化思政教育,让语文教学与思政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68 浏览:893

王冬梅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4年9期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它既是一种教育工具,又是一种教育观念与模式,它可以扩大教育的范围,使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吸引力,从而使教育更加有效。在高职教育中,信息化语文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美育视域下大学语文价值意蕴研究 下载:211 浏览:1871

许艳1 孙铁军2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其教育价值在美育视域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徐中玉《大学语文》(第11版)为例,结合中央和国家最新的美育和思政要求,探讨美育视域下大学语文在高职学段的价值意蕴。

大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下载:750 浏览:3079

刘杰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新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智慧的宝贵财富。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东西方文化思想碰撞交流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基于此,文章试着论述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旨在使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的目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