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下载:75 浏览:316

丁燕 《诊断医学》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取2014年8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平均第一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下载:036 浏览:1665

付华艳1 饶囡1 吴丽萍2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临床观察对象为子宫肌瘤患者82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并发症发生率、盆底肌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PSQI评分、VA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盆底肌功能等级更高(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术期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盆底肌功能恢复更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 下载:135 浏览:1246

史晓云 陈映雯 郑琰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研究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各52例。单孔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多孔组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该医院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内分泌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结果差异,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影响。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差异,P>0.05;单孔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72±5.63)h和(4.84±1.03)d,短于多孔组的(32.85±6.17)h和(6.92±1.15)d(t=6.156、9.716,P<0.05)。术前两组患者CRP、TNF-α以及IL-6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单孔组CRP、TNF-α以及IL-6水平分别为(7.84±1.25)mg/L、(51.43±8.62)ng/L以及(17.42±3.74)ng/L,低于多孔组的(9.25±1.37)mg/L、(63.29±10.59)ng/L以及(23.56±4.65)ng/L(t=5.483、6.263、7.420,P<0.05)。术前两组患者P、E2、LH以及FSH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单孔组P、E2、LH以及FSH水平分别为(10.28±2.74)µg/L、(142.82±16.62)pmol/L、(19.43±1.84)mIU/ml以及(20.37±1.43)mIU/ml,明显低于多孔组的(15.39±2.95)µg/L、(203.47±18.58)pmol/L、(22.72±1.93)mIU/ml以及(24.52±1.75)mIU/ml(t=9.152、17.544、8.897、13.242,P<0.05)。单孔组、多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13.46%,两组对比无差异(χ2=0.377,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安全性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相似,且能明显缩短患者预后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内分泌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子宫肌瘤患者以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干预对其护理满意度研究 下载:259 浏览:2546

刘玉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健康宣教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6-2020.12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组中40例患者提供常规宣教,在实验组中40例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宣教,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知晓度为(82.38±7.20)分、满意度评分为(79.10±6.58)分,高于常规组(71.15±3.05)分、(68.72±4.30)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9.083、8.35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疾病知晓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建议临床推广。

舒适理念下护理干预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身心健康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566

黄色新 张玲 《国际护理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舒适理念下护理干预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身心健康的研究。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我院诊治的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总例数为120;其中,60例在对照组中收入,60例在实验组中收入,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1年4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舒适理念下护理干预为实验组提供,就2组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最终护理干预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超声消融治疗患者各项时间指标比较,实验组操作时间、疼痛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实验组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舒适度评分比较,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状况评分,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出血、疼痛、泌尿系统感染和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舒适理念下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心理舒适度评分,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研究心理护理对早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干预效果 下载:117 浏览:1519

金松林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0期

摘要:
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早期妊娠伴子宫肌瘤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心理组(心理护理)各3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分析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心理组SAS、SDS、PSQI值更低,GSES值更高;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早期妊娠伴子宫肌瘤患者自我效能感,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满意度,值得推崇。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91 浏览:2361

姜雪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护理子宫肌瘤(UM)患者中应用护理质量(QIC)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60例,疾病均为UM,就诊于2019.01~2020.12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30例/组),即双号-乙组和单号-甲组。甲组护理时应用常规措施,乙组护理时应用QIC持续改进。对比生活质量(QOL)评分、QIC评分及满意率。结果:试验后对照QOL各因子评分、QIC各项评分及总满意率,结论中乙组各项数值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护理UM患者中应用QIC持续改进的效果突出,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QIC水平,且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持续推广和借鉴。

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载:126 浏览:974

陈瑞青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且高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良性肿瘤,常表现出慢性盆腔疼痛、腹部包块、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临床治疗方式中包含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现本研究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346 浏览:3246

王腾飞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研究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护理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下载:54 浏览:604

唐梦琪1 王琪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系统评价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检索VIP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4月28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17软件检测发表偏倚。结果: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相比,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降低子宫肌瘤患者血浆黏度,能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提高总有效率。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桂枝茯苓方联合米非司酮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