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身体、心灵与自然的融通——王阳明心学主体性的结构 下载:44 浏览:392

张新国 《哲学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主体性是人在其伦理行动中所展现出的自主的、能动的与合目的性的地位与特性的综合性范畴。儒学以其治世的文化特质而对主体性思想揭橥甚深。宋明理学继承了先秦儒学在阐扬主体性时的"身"与"心"两个维度。相对于程朱理学较为注重人的行动的理据和根由,阳明心学则既注重美德所从出的人的内在良知即"心灵",同时也颇为注重人的道德行动展开的直接现实性基础即"身体";在本体论上则显示为,自觉在气论中展开其心学演绎,建构一种即主体即本体、既重价值型塑又重现实关怀的道德哲学新形态。

明初理学中心学思想的萌芽 下载:40 浏览:260

姚才刚 张露琳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明初思想界虽然为朱熹理学所笼罩,但亦不乏心学思想的涌动。如吴与弼、胡居仁等这些明初朱子学学者,对理学就有所突破,提出了一些具有心学色彩的命题。虽然他们尚未建立不同于朱熹理学的新的思想体系,仅仅是在理学的架构之内阐发了有关心学思想的见解,却促使明初理学发生了变化,从而为明代心学的兴起营造了学术氛围。

六祖惠能的偈语中的心学思想探究 下载:53 浏览:225

李炳全1 叶枝青2 张旭东1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六祖的偈语是其禅学思想的肇始和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学思想。概括起来,它所蕴含的心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的本体性与修心;心无与心存;心悟;静心等。这些思想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宗教思想,同时也是一种人们修心处世之道。它们给予当代人以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略论梁漱溟心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兼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心学情结 下载:52 浏览:368

柴文华 张灵馨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他建构了以生命本体论为起点的心学理论体系,表现出祖述陆王又超越陆王、哲学人学的指向及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等特征。早期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普遍有着浓郁的心学情结,其原因主要是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产生的塑造现代性的需求,以及内含于陆王心学深层的个性自由意识的伸展等。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现代新儒家的特征,深入把握陆王心学的内在价值。

清代《大学》诠释的内容及特色 下载:32 浏览:330

潘斌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从整体上来看,清人对《大学》文本的态度可以分为信从者和批驳者两派。绝大部分人对《大学》文本表示肯定,也有小部分人对《大学》文本表示怀疑。清人于《大学》有尊古本和尊改本两派,王夫之、胡渭、李塨、惠士奇等人尊崇改本,而毛奇龄、李光地、刘沅、宋翔凤、郭嵩焘等人倡导古本。不少清代学者藉《大学》从而维护或阐发理学思想,以及阐发实学思想。

阳明心学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与无善无恶 下载:59 浏览:424

董平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1.否定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关于阳明心学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定性,认为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有其本身的独特义域,与主观唯心主义实有本质不同;2.强调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实际指向人的类本质共性,是必然具有"公共性"的;3.关于良知或心体本身的"无善无恶"问题,自"天泉证道"之后即争讼不已,作者基于儒学传统的"中道"之义,就"价值"与"存在"的二重维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之处理"无善无恶"与"至善"的内在关系。

阳明心学的泛易学特质 下载:68 浏览:479

李振纲 《哲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王阳明虽然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却有丰富的易学思想。他精通易道,不仅知易乐易,而且玩易占易,对《易》有着特殊的敏感、彻悟和信仰。王阳明写于不同时期的诗文、游记、奏疏、书信,处处蕴含并洋溢出易道哲理和人文精神。心即易,易即心,阳明心易贯通的"道"在其亦儒亦宦、亦文亦武、亦顺亦困、亦真亦幻、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中得以亲证。

浅析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下载:41 浏览:431

黄绮华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音乐具有情绪表达的功能,在音乐旋律中,学生高声歌唱,抒发内心情感,有助于学生消除消极情绪,特别是音乐的感染功能,一段欢快的旋律,学生边唱边表演,能很快忘却烦恼,跟着集体的步伐积极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音乐可以帮助他们解除思想上的顽疾,将负面情绪释放出去。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如何用音乐陶冶孩子情操,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呢,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音乐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探究 下载:186 浏览:749

蓝惠中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中学音乐教学是我国中学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民族音乐成为了我国音乐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中凝聚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与精神,在现代艺术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音乐,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推动民族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之中,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下载:315 浏览:3168

阿洪燕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在“音乐课程标准”这一制度中已经明确地规定了,教师要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从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世界里得到高尚的情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对学生情感培养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富有艺术细胞和丰富情感的人才。积极的情感态度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效抑制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学生在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论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与有效融合策略 下载:44 浏览:160

刘远斌 《新闻传播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面临着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挑战。对此,本文针对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义、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有效融合策略进行研究。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下载:39 浏览:671

孙洋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初中音乐教学要求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不只看到音乐的表象,还要能看到音乐的本质,切实了解音乐是怎样的,加强学生与音乐的直接沟通。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会逐渐将学习中积累的音乐知识聚集起来,搭建音乐的框架,发展音乐的雏形,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成果。

音乐教育在初中特殊教育中的作用 下载:148 浏览:690

李玉秀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特殊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首先,由于音乐的娱乐性,它可以为特困生带来愉悦的美学感受,从而填补了他们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足,如自卑,抗拒,冷漠,孤独等;其次,在残疾人康复中,音乐治疗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也就是用音乐来对残疾人进行治疗,例如用旋律清晰、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或者用打击乐器来刺激中、轻度聋学生的听力,用唱歌来提升轻微哑学生的语言能力等。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下载:214 浏览:2158

方梁燕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3期

摘要:
有效性教育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而进行的一个教学方法,就是在较低的投入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开展初中音乐课程欣赏的同时可以进行有效性教育。因为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更多的是对作品的欣赏,通过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来熏陶他们的精神。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160 浏览:657

杨元状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理念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深入剖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基于此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下载:378 浏览:1386

董红丽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对小学生而言,音乐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科目,而是一种让人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愉悦的体验。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就是培养音乐的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力。信息化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二者相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指导和指导下,老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控,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论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与有效融合策略 下载:17 浏览:270

刘远斌 《新闻传播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途径,面临着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满足社会需求的挑战。对此,本文针对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意义、时事政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有效融合策略进行研究。

探析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法 下载:339 浏览:1346

张芹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合唱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程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中,要采用多样化、科学化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合唱水平,使小学生在实际活动体验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学习质量。

小学音乐课堂中游戏教学的策略探究 下载:367 浏览:1377

浦园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音乐学科属于蕴含丰富情感的一门艺术课程,在音乐中具有较强的表现和感染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而游戏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综合性活动,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而且它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很高,可以通过玩游戏让小学生掌握了一些关于音乐的知识,这不仅符合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

浅谈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美术课堂教学 下载:47 浏览:224

吴艳艳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衍生产品也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促使各行各业发生变化,也有效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教育方面也开始积极与人工智能相融合,探寻新的教育发展路径,在这个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学也开始面临新一轮改革。本文由小学美术教学实际出发,结合人工智能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有效融入人工智能构建小学美术生动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16]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