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84 浏览:487

​辜蕊 李蓉 唐卉 王蕾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LVO)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将2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及后循环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LVO亚组及非LVO亚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前循环脑梗死组非LVO亚组比较,LVO亚组女性、心房纤颤、意识障碍、凝视、面瘫、上肢瘫痪、下肢瘫痪、感觉障碍、失语比率及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共济失调比率显著降低(P<0.05)。与后循环脑梗死组非LVO亚组比较,LVO亚组心房纤颤、意识障碍比率及NIHSS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心房纤颤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98,95%CI:0.254~0.979;OR=2.484,95%CI:1.259~4.899),凝视、失语对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有统计学意义(OR=4.487,95%CI:1.791~11.243;OR=5.113,95%CI:1.773~14.744)。结论女性、心房纤颤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凝视、失语对预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有统计学意义。

低剂量坎地沙坦对小鼠脑梗死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 下载:80 浏览:480

​冯晓燕1 李蓉2 马涛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低剂量坎地沙坦(Cand)对小鼠脑梗死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6只)、rt-PA组(52只)、rt-PA+Cand组(52只)。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rt-PA组和rt-PA+Cand组在MCAO开始后2 h股静脉注射rt-PA(10 mg/kg),rt-PA+Cand组MCAO术前口服Cand 2周[0. 5 mg/(kg·d)]。术后24 h评价各组神经功能、脑出血转化情况、出血转化体积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法检测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laudin-5基因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MMP-9、Claudin-5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血浆激肽释放酶(Pka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R)及缓激肽受体(B2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rt-PA+Cand组一般功能损伤评分、局灶功能损伤评分、出血转化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显著低于rt-PA组(均P <0.01)。与rt-PA组比较,对照组及rt-PA+Cand组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 <0. 05~0. 01)。对照组及rt-PA+Cand组Pkal、AT1R、B2R表达显著低于rt-PA组(P <0. 05~0. 01)。结论低剂量Cand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rt-PA的出血并发症,这可能是通过减少AngⅡ-AT1R/Pkal表达实现的。

“双减”政策下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的建构研究 下载:121 浏览:1535

丁皓若1 李蓉2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受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使得学习的生态建设难度较大,而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谋求课程有效建设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基于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态建设现状的分析,探索基于课堂改革的道德和法治生态课堂的建构路径,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可行性借鉴。

小儿推拿独穴疗法探究 下载:500 浏览:4820

李蓉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身体健康情况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穴位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并积累起来的用于防治疾病的特殊部位。远古时代,人们在病痛之处按揉,治病时大多是独取一穴以砭石刺病、以草木施灸。《灵枢·经筋》也有“以痛为腧”的记载。故早期的针推疗法,大部分是独穴疗法。独穴疗法是指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精准选取一个穴位,充分发挥穴位效专力宏的优势,运用推拿手法在该穴上久推来治疗疾病,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具有取穴少、收效快、疗效好、简便易行等优点。该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于“独穴”疗法的认识较少,散在的研究大多也仅限于临床经验总结。独穴疗法作为中医学宝库里耀眼的明珠,亟待我们去挖掘、研究、继承和发展。

基础护理实训课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下载:159 浏览:1894

高亚红 李姗 李蓉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实训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是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本校护理专业学生221人,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抽取之后获得对照组115人,实验组10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训方式,观察组采用混合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组的平时成绩以及考核成绩评价混合教学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为为(83.45±8.18)分,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为为(90.33±8.28)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基础护理实训课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发现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当前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方式。

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下载:875 浏览:1895

李蓉萍 《生物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随着新一轮的新课改,高中生物教材的教学内容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知识发展,必须对传统的教科书进行改革。有关的教育老师应根据时代发展、从实际需要、全面掌握课程发展趋势、编写新的教科书,以确保学生在课本上掌握充足的知识、建立健全的知识库、正确掌握科学发展的脉络。文章以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实例,对新旧教科书的变迁及比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下载:1105 浏览:2291

李蓉庆 《生物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通过对启发式教育理念的剖析,可以发现这一指导思想十分契合课标的要求。因此,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与启发式教学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展开了探索。而本文将结合相关的研究结论,具体阐述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组织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载:1247 浏览:2327

李蓉萍 《生物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高中生物这门学科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要想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中来。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作了相关分析。

聚焦思政要素探究高职院校护理学课程教学策略 下载:214 浏览:1875

庞娟1 李蓉2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护理学作为应用型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过硬的理论素养、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健康、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教师则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将思政要素融入到理论课程中,以此充分提高护理学课程思政元素转化的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下载:124 浏览:1538

李蓉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2年4期

摘要: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开展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的思想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符合时代发展中的新人类,高中生物教师要更加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探求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融合的创新模式探讨 下载:246 浏览:2893

李蓉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医养融合模式实现了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内容创新,本文分析了医养融合模式目前发展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社区服务中心根据社区养老问题展开合适的医养融合服务工作,优化养老体系。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