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开展效果分析 下载:321 浏览:3253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4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n=24),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被纳入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的被纳入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糖、血压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4.16%,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指标进行对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含量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的作用研究 下载:385 浏览:4103
摘要: 探究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的作用。方法:选取52例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26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水平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水平指标有一致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水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2)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92.31%)与参照组(65.38%)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检验栏目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399 浏览:4005
摘要: 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52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等例数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清肌红蛋白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一天后的各项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可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诊断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通心络胶囊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下载:252 浏览:2284
摘要: 目的:观察社区冠心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社区医院接诊的52例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与观察组(西药治疗联合通心络胶囊),26例/组,比较2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脂水平(TG、TC、HDL-C和LDL-C)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微循环功能指标(MIR、MRT和MST)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冠心病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微循环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的循证护理 下载:291 浏览:3691
摘要: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2组,21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 下载:299 浏览:3410
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组,组别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口服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相对于参照组的60.00%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胆固醇、血液粘稠度相比于参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过程中,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要比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综合护理分析 下载:419 浏览:3878
摘要: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满意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比参照组理想,组间具有差异(P<0.05)。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值<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而言,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41 浏览:2552
摘要: 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收的4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而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后,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焦虑情况得到显著变化,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优质护理在儿童心率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69 浏览:3045
摘要: 探究在儿童心律失常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诊的48例心率失常患儿,使用双盲法分为2组,24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将两组心率失常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和疼痛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心律失常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综合护理模式研究 下载:269 浏览:3204
摘要: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综合护理模式。方法:研究观察了5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患儿在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入院,依据抛硬币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24hVAS评分(2.67±0.38)分,住院时间(3.12±1.02),哭闹躁动次数(1.76±0.38)次,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6.30%(26例)较之对照组74.07%(20例)更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综合护理模式康复速度更快,取得的家属满意度更高,建议推广。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研讨 下载:296 浏览:2973
摘要: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儿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的方式将患儿分成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为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静脉留置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皮肤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手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下载:299 浏览:2873
摘要: 分析健康教育手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进行本次研究的时候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数量为32例。根据随机的方式将患儿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手册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6.26%,P<0.05。观察组的疼痛、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1.35±6.54、48.62±5.27、61.55±6.56、49.13±6.25,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健康教育手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 下载:327 浏览:2972
摘要: 研究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研究,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均20例。对比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比组患儿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10%低于对比组患儿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6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故值得借鉴。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家属的干预效果 下载:326 浏览:3332
摘要: 研究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30例作为观察对象(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利用随机分配法为患者实施小组分配,共分两个小组,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将系统性健康教育实施于观察组,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利用患儿家属焦虑程度、疾病知识掌握度判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疾病知识掌握度相比对照组,优势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家属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