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诊护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效率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89 浏览:993

马冬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诊护理,对抢救工作的有效性和神经系统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住院的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急救效率进行评估,同时对他们的神经功能进行观察。结果:48小时内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高流量氧气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进行急诊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使病人尽快脱离危险,而且可以加快病人的神经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37 浏览:1051

白艺 高倩倩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模式对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90例泌尿外科住院病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情景式健康教育。结果:两组病人术前30分钟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导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监测时间上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病人中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相应的护理结果差异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地减少病人的住院天数,缩短病人的术后监护时间等,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重视和大力推广的方法。

品管圈活动在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效果的作用 下载:245 浏览:2448

李淑萍 许海燕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持续改善髋关节置换病患术后康复训练的实际效果。方式:选择2021年3月--6月受到髋关节置换病患102例当做对照组,20121年6月--12月受到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96例急对照实验组,根据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病患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准确率。结果:通过组织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准确率都较之前拥有显著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整体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制订康复训练相对路径等方式,优化了髋关节置换病患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实际效果。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下载:133 浏览:1404

仝静 邹琴琴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综合功能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进行规范三级级康复疗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疾病康复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的疾病康复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三级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对整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各级医院加以推广。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 下载:168 浏览:1990

董娟 李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研究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选取我院自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住院的107例中风病人,采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2.72%比75.00%,P<0.01)。结论:对中风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恢复病人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 下载:240 浏览:2467

王文娟 李文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人文护理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康复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人文护理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患者前庭功能康复效果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前庭功能指数及B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护理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实现患者前庭功能指数的明显提升,实现患者BBS评分的提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较为良好。

儿童保健康复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载:126 浏览:1540

马宁1 陈锐2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伴随着康复治疗专业的快速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思想的转变,国家对于儿童康复发展趋势大力支持,需求越来越多儿童康复机构。因为儿童康复机构工作人员匮乏,校院协作搭建校院一体化的现代儿童康复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儿童康复专业专业技能,激发学生儿童康复职业素质,为我国儿童康复事业发展培育大量康复训练优秀人才早已势在必行。

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22 浏览:1529

仝静 邱钰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对脑梗死后恢复期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对其疗效进行了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恢复期病人90例,按护理方式分成2组,每组45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 A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B组。结果:在经过治疗后, B组病人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得分较 A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神经功能的得分较 A组有显著降低(P<0.05),说明 B组病人的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较 A组好。B组病人及其家人对病人的整体满意程度为95.56%,而 A组为80.00%, 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病人进行及时的康复护理,可使病人的身体、神经等各方面得到较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老年脑梗患者的康复护理及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19 浏览:1524

仝静 丁惠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高龄脑梗塞病人的康复和持续护理,对病人的护理进行了探讨。方法: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从本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患者中,选择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76)和观察组(n=76)。常规组实施脑梗的一般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及持续护理。利用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的病人明显好于传统组,两个数据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塞病人进行康复和持续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使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明显地提高了病人的照护效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麻醉科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探究 下载:114 浏览:1504

卢亚莉 龚学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近几年来,“围术期”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推崇。通过对麻醉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能有效地减少病人的实际住院天数,提高病人的恢复速率。前言:前言:目的:探讨麻醉科实施围术期护理对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并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3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另36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病人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在床上、下活动及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外科病人进行围术期护理,除按一般的护理措施外,还可以促进病人的恢复,增加病人的满意度。

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脑梗恢复期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07

丁惠 邱钰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脑梗患者后期恢复选用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策略的临床医学实际效果;方法:从脑卒中科室中挑选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脑梗恢复期病人90例为研究目标,依据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计划方案分成观察组和对照实验组,每一组病人45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医学护理实际效果;结果:两组病人NIHSS得分对比分析,观察组小于对照实验组且P<0.05,Barthel得分,观察组高过对照实验组且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满意程度对比分析,观察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实验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患者后期恢复干预选用康复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病人的临床医学满意程度并且推动病人的康复治疗,临床上具备实用价值。

脑梗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策略及作用评价 下载:124 浏览:1514

丁惠 邱钰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讨论脑出血后遗症病人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策略及作用。具体方法:在我院挑选54例脑出血后遗症病人当做临床医学研究目标,以住院登记薄为基础,把所有病人分成对照实验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27例患者,对照实验组病人执行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执行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比照两组病人运动功能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运动功能评估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均远远高于对照实验组。得出结论:脑出血后遗症病人执行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策略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完全恢复病人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照料自身的能力。

慢病人群健康教育及运动干预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载:400 浏览:1158

刘丽 田梅芹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慢病患者健康教育与运动干预的实施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的策略,旨在提升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探讨 下载:67 浏览:726

王娇 金文娇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地:探讨对老人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展开干预模式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式:挑选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50名老人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化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有针对性的吞咽功能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和68.00%。结论:对老年人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饮食,提高病人的预后。

品管圈对降低老年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726

马茹 吴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质量管理圈”活动对老年病房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影响。方法:建立质量管理圈活动小组,以“减少病历书写错误率”为主题。在活动之前,我们对我院122份护理记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现状调查,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目标,实施了对策,检查了效果和巩固了措施。结果:①护理文书书写的缺陷率从实施前的8.78%下降到2.84%,具有显著性(P<0.01);②让质量监督人员掌握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并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的分析,掌握并解决关键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结论:在老年病房中,采用质控圈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护理文书的差错,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方法。

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 下载:106 浏览:1153

马倩 卢雪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采用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改善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住院的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再进行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对比。结果显示,经过针对性护理,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存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吞咽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702

吴小华 石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伊托必利(Itopride)作为一种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其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本项研究旨在评估伊托必利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对120名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分别接受伊托必利和安慰剂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胃镜检查、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估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接受伊托必利治疗的患者在症状改善和胃黏膜恢复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这表明伊托必利是治疗慢性胃炎合并消化不良的有效且安全的选择。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660

马玉清 石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我们评估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心电图稳定等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通心络胶囊在长期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通心络胶囊可作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选择,有助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川乌草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研究 下载:58 浏览:674

石媛 景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川乌和草乌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川乌草乌在治疗中的历史、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探讨了其在治疗各类疾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此外,文中还总结了在使用川乌草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剂量控制、用药禁忌等方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应用PDCA循环促进儿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体会 下载:57 浏览:703

马荣 马国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360名儿童,按随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评价,并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PDCA评分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PDCA循环,可有效地改善儿童护理工作的质量。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