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校+公共图书馆模式论略 下载:68 浏览:390

伍燕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2015年,国家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第37条: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虽然现在我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正在尝试开放一些社会服务,但由于诸多原因高校图书馆对公众进行的服务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北海市图书馆新馆将是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以此为例,从制度、人、物、服务等方面论述。这种新模式的图书馆不仅需要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所在高校携手合作、砥砺前行。

社会服务视角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下载:111 浏览:1535

马文博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4期

摘要:
基于社会服务视角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进行研究。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服务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结合,满足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和社会服务需求,促进地方音乐文化产业、音乐传播创新发展中对音乐类人才的需要。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不断促进社会服务元素与音乐专业课程融合、整合音乐专业课程资源、完善结合质量评价体系、扭转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2022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价值研究》 下载:124 浏览:1465

蔡云凌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4期

摘要:
摘要:培育文化自信是当今高校音乐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服务社会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能力提升,将服务社会能力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接,突出音乐实践的社会服务属性。本文研究认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中,应当通过扭转人才培养理念等途径实施,以此丰富服务社会实践内涵,激发学生服务社会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于职业学校社会服务的认识与思考 下载:315 浏览:2903

邓超馗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办学定位。同时,该文件也提出“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支持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试办社区学院;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下载:185 浏览:1864

李惠南 《传感器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气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减少操作失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人工智能在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应用探索 下载:76 浏览:846

陈海成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行业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象作为社会治理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需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气象服务向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的角度出发,探索其在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应用,为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河南民办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下载:75 浏览:938

崔红丽 张雨欣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角色与责任日益凸显。河南省民办教育是国内兴起最早的省市之一。2023年,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院校52所,在校生87.99万人,占全省普通、职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9.76%,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全省民办高校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所增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河南民办高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意识薄弱、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科研服务社会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强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基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提升民办高校科研能力、提升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力度等政策建议。通过这些措施,以期促进河南省民办高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快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下载:88 浏览:875

陈海成 《气候变化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面对总书记对于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以及当下推进气象科技能力及社会服务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作为国家气象服务体系的基础部分,地方市级气象单位应充分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持续提高自身素质并完善相关机制。此举不仅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格局的重要任务,更是确保《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有效实施,实现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及优化策略研究 下载:78 浏览:938

熊小莉1 熊思瑀2 张兴荣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既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迫切需要,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自“示范校计划”启动以来,高职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认识逐渐清晰,定位逐渐精准。基于这样的发展逻辑,在新一轮的改革尤其是当前从“双高”演进到“新双高”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还需以改革的持续深化来积极有效地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区域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 下载:94 浏览:1766

许翠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高等职业院校也应该主动认识和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抓内涵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区域社会服务能力,高等职业院校随着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其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应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该为满足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但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区域社会服务能力并不是一个可以短期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区域社会服务能力是其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新形势下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再认识,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点,分清主次与重难点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把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性作为切入点,对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提升区域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多入境的探索与思考。

社会服务视角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析 下载:96 浏览:1776

马文博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基于社会服务视角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进行研究。研究有利于推动社会服务与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结合,满足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目标和社会服务需求,促进地方音乐文化产业、音乐传播创新发展中对音乐类人才的需要。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不断促进社会服务元素与音乐专业课程融合、整合音乐专业课程资源、完善结合质量评价体系、扭转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双高”背景下海岛职业院校提升社会服务发展能力路径研究 下载:143 浏览:1479

洪斯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评价学校“双高”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从本校“双高”建设的实际经验出发,总结了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涵盖的职能内容,提出了海岛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建议以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学校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面向社会输送大范围、多层次、有内涵的社会培训服务,在提升学校内涵的同时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181 浏览:1685

鄢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商务往来逐渐频繁。当今社会对综合实力较强的英语服务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只有不断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的服务能力,将其与教学方法与教学制度不断整合,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支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社会能力的不断培养,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活动。

社会服务组织经济数据分析与应用思考 下载:178 浏览:1673

王艳杰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社会服务组织经济管理工作对于提升社会服务组织自身管理能力,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社会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强化社会服务组织的经济管理,提升社会服务组织经济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效果,是社会服务组织强化自身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本文对社会服务组织经济数据分析与应用进行浅要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 下载:265 浏览:2785

李翠凤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

摘要: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双高计划”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高职院校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从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认知、获取社会服务的途径以及社会服务的成效等方面进行剖析和研究。最后,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服务领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有效地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绩效。

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契机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237 浏览:2355

邓林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2期

摘要:
盛世兴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标志之一。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加强生态林业建设,这样对于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与现实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不断优化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中,为其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政府还需要结合地方企业与群众的力量,共同强化林区监管力度,积极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扩大林业市场,真正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职业院校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下载:69 浏览:1474

张扬 《中国职业教育》 2022年4期

摘要:
职业院校依托自身教学、科研、设施和人才等资源,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间接服务于社会之外,还担负着通过社会培训、应用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直接为国家、社会和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沟通了职业院校与社会大系统的联系,在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影响力,获取社会支持和资源,从而促进自身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实现职业院校与所在地区、社会的共同发展、共生繁荣。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对社会服务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校企业合作来加强对社会的贡献等方便来解决问题。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