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中有效的护理对策研究 下载:53 浏览:775

倪雯 巴倩玉 张丽萍 陈仁先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分析,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比较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血糖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红枣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改善作用 下载:67 浏览:360

冯鑫欢1 蓝晓雪1 侯志梅2 杨洁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1期

摘要:
研究新疆红枣水提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血糖的改善作用。通过腹腔注射200 mg/kg 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不同剂量红枣水提物作用糖尿病小鼠后的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SOD活力、GSH-Px活力、MDA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方法检查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分析红枣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脏器指数、肝脏抗氧化水平及对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水提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促进血清胰岛素分泌、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并且能有效地保护糖尿病小鼠的肝、肾和胰等组织器官的损伤。红枣水提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效果最优。

胰高血糖素样肽-1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下载:73 浏览:487

桑延霞 张军军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构建点突变的GLP-1Gly8,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构域Ⅰ融合,延长GLP-1的半衰期。[方法]采用常规PCR扩增白蛋白结构域Ⅰ片段,利用SOE-PCR扩GLP-1Gly8基因并将两个基因拼接,得到的HSA-GLP-1Gly8融合基因经Bam 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 ET30a表达载体,重组质粒p ET30a-HSA-GLP-1Gly8转入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PCR扩增分别获得140 bp的GLP-1Gly8基因499 bp的HSA的片段及经融合后的HSA-GLP-1Gly8基因。表达载体p ET30a-HSA-GLP-1Gly8在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经IPTG诱导,过表达了分子量约为22 k Da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p ET30a-HSA-GLP-1Gly8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在BL21(DE3)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过表达。

心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彩超表现与血脂和血糖关系研究 下载:73 浏览:359

刘少中 刘晓真 黄泳航 文鼎华 吴彦铭 《诊断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颈动脉彩超表现与血脂、血糖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未患有心血管疾病体检者150例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的分布;所有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清、血脂等指标的检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腹血糖的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其含量随静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而升高。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体重指数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其含量随静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作为评价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手段,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相关性,即颈动脉彩超表现也能有效反映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同时机体血脂、血糖水平的异常也能有效提示... 更多

柔性电子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综述 下载:85 浏览:436

宋江1 王腾蛟1,2 冯涛1,2 CHAN Siew Yin1,2 荣帆1 李鹏1,2 黄维1,2 《新材料》 2020年2期

摘要: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其特征是血液中存在高浓度的葡萄糖。血糖浓度过高会导致代谢紊乱,并衍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发展严重还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柔性电子产品因为具有质量轻、可拉伸和延展性好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应用在医疗设施中,尤其是在对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长期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与控制,由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需要长期进行监控和护理。传统的糖尿病诊断方法形式单一,不能连续、实时地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或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此外,对糖尿病患者的后期护理机制不健全,加上目前的护理设备相对落后,导致患者病情迅速发展。柔性电子通过结合传感器技术集成为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能够连续、实时地以无创或微创的形式来检测体内葡萄糖水平。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通过集成给药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智能化地控制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治疗,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监测和运动辅助。因此,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的出现为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糖尿病个体化管理最理想的平台。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和进展,分析了可穿戴柔性电子设备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60

仝铁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66例,根据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各22例。三组均在围手术期血糖监控下实施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三组血糖水平、术前准备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术后感染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和中水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优良率高于高水平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

柿单宁-还原型氧化石墨烯-Pt-Pd无酶血糖传感器研究 下载:10 浏览:400

薛叶薇 曾俊祥 赵乐 李昊远 黄勇 李桂银 《传感器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柿单宁(PT)为原料,利用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柿单宁-还原型氧化石墨烯-铂-钯合金(PT-RGO-Pt-Pd)纳米复合材料。然后用滴涂法将PT-RGO-Pt-Pd修饰到金电极表面,构建了基于PT-RGO-Pt-Pd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无酶血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对葡萄糖氧化有出色的催化能力,具有0.01~0.40 mol/L(R=0.998 73)的宽线性范围,其检测限(S/N=3)为1.43μmol以及具有稳定性高、快速响应时间(<3 s)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构建的新型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有用于临床血糖检测的潜力,可为糖尿病中的血糖检测提供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设计 下载:72 浏览:482

张浩1 霍峰2 《生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一节教学中,对教材资源进行了取舍、加工、整合,通过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模型构建等过程,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12

​石进德 《生物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花生根茎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0.1 mL/10 g四氧嘧啶溶液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按相同体质量、雌雄各半原则选择一组正常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和4组糖尿病模型小鼠: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水煮液高、中、低剂量组(30 g/kg、20 g/kg、10 g/kg)。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花生根茎水煮液按每只0.2 m L灌胃,连续14 d。测定空腹血糖、2h糖耐量(2 h OGTT)。结果:花生根茎水煮液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性(P>0.05),花生根茎水煮液中、高剂量组测得的空腹血糖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剂量增加差异性显著性也逐步提高。结论: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可能对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有一定影响,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

“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463 浏览:490

马燕 邹雪琴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实施"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管理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血糖、高血糖、黎明现象、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患双达标"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能力,稳定患者血糖,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66 浏览:430

李琳 全贞玉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血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9月于某医院体检的3 093位男性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谱、血清Cys C、FPG等指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血糖间的关系。结果年龄、BMI、TC、TG、LDL、FPG、Cys C水平随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P趋势<0.05)。调整年龄、BMI、血压、血脂等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Cys C正常的1级高血压患者中Cys C与FPG呈负相关(r=-0.182,P<0.05),Cys C正常的1级高血压患者中Cys C是FPG的影响因素(B=-0.107,P<0.001)。结论在血清胱抑素C正常的男性1级高血压患者中,FPG随Cys C增加而轻度下降,1级高血压患者可允许Cys C在正常范围内适当升高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81 浏览:430

王佑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和心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临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给予多样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每组49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和心功能状态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心功能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专病一体化与常规护理的效果 下载:57 浏览:349

郭银华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各血糖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r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健康宣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探讨 下载:54 浏览:379

吴木娣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住院护理同对照组,出院后对其实施为期半年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行为依从性及血糖、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血糖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可提升其行为依从性,有助于日常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65 浏览:393

王婷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低血糖、低血压和感染情况。结果:护理组低血糖、低血压和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疗养院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下载:65 浏览:443

付晓超 赵辉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疗养院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给予疗养院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疗养院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于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2 浏览:323

张慧君 樊宽 鲁宋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结果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64. 87±7. 4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情绪状况、文化水平、系统化健康教育为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偏低,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下载:74 浏览:328

张敏 史文莉 陆影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6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病程≤10年患者高(P<0. 05);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高(P <0. 0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高(P <0. 05);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高(P <0. 05);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联合应用降糖药的患者高(P <0. 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患者血糖基本情况,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非常重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246 浏览:2306

段学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糖尿病治疗方式,而在高血压治疗上观察组单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则是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3周对两组血压血糖水平变化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上均是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配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57 浏览:286

张慧君 樊宽 鲁宋红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结果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64. 87±7. 4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情绪状况、文化水平、系统化健康教育为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偏低,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