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下载:87 浏览:310

郑志聪 陈垚 叶文峰 《诊断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296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及观察组(25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良性肿块切除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乳腺良性肿块均全部成功切除;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3.87±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1±1.22)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相比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安全有效、微创效果好,临床价值显著。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下载:63 浏览:655

张倩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25%<28.13%),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763

宋毓晖 郭海刚 《老龄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根据随机方法将入组的患者进行分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研究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麻醉恢复相关指标、各类药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MAP、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皮时、假体植入即刻及移除喉罩时研究组患者MAP、HR水平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后2h、6h、12h、24h的N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丙泊酚、肌松类药用量及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药用量均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5例,占14.29%,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0例,占28.57%,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痛效果显著,麻醉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推广应用。

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下载:13 浏览:157

吕工音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在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镇痛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镇痛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VAS评分分别为(5.06±0.94)、(4.23±1.00)、(1.29±0.55),对照组术后12h、术后24h以及术后48hVAS评分分别为(6.09±1.11)、(5.16±1.13)、(2.45±0.69),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比较方面,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5.51±2.34)、(9.62±2.89)、(496.69±57.71)、(401.42±50.47),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分别为(8.31±3.46)、(15.29±3.11)、(437.44±49.77)、(349.57±51.82),观察组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中,患者的麻醉效果得到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性更高,术后生活水平有所保证,VAS评分显著降低,神经阻滞效果更好,值得参考。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 下载:93 浏览:934

张俐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时间范围作为实验时间参考范围,抽取该时间段内开胸手术患者90例患者,且均分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实施硬膜外神经阻滞方法,一组为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干预方式进行术后镇痛,统计观察镇痛干预后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2、6、12小时之后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及镇痛满意度。结果:镇痛干预后常规组患者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2、6、12小时VAS评分指标均高于观察组,P<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干预后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常规组数据较差,P<0.05;镇痛满意度两组统计数据结果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数据较优,组间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利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术后镇痛干预后,患者临床不适感大幅度降低,同时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康复质量。

探究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在高龄危重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价值 下载:104 浏览:1166

吕虎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针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高龄危重患者,本文研究在于分析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6-2023.6我院收治的110例接受股骨头置换手术的高龄危重患者,以麻醉方法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n=55)实施常规全麻,观察组(n=55)实施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神经的起效时间均更短,维持时间则更长,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SBP、SDP两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全麻相比,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整体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分析 下载:289 浏览:3007

缪国莉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来自本院的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进行了肩关节镜手术的66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全麻组和联合组,全麻组采取全身麻醉法进行手术;联合组则利用超声进行神经阻滞采用局部麻醉法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8h、12h的VAS评分。 结果 联合组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中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显著。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306 浏览:3082

朱毅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下载:300 浏览:3090

​邵明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上肢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两组对象均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研究组则接受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对象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接受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将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对心肌保护的作用 下载:530 浏览:5251

马明华 吴丽 杨滨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对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到2020年1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30例胸科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1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而研究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心肌功能指标、心电图st段、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等数据。结果 在术后研究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有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此外,术后研究组心电图st段、心率、血压恢复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为患者进行麻醉的工作中通过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对患者心肌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应当在实际的治疗中积极推广使用。

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分析 下载:273 浏览:3291

乔长青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分为实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记录两组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用时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amsay 3分和4分比例高于对照组,1分和2分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证实超声引导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具有较佳的麻醉效果,同时镇痛作用更为明确。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诊断腹部结核 下载:322 浏览:4202

姚振强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腹部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临床疑似腹膜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包括影像学显示有或无腹水的网膜增厚患者、在影像学上存在肠系膜或腹膜后腺病、回盲部增厚和腹部实性器官受累。用23G吸引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评价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对诊断腹部结核准确率、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35例可疑患者行大网膜细针抽吸,病例报告恶性肿瘤8例(22.8%)。其余27例患者中,19例(70.4%)结核病阳性结果。19例细针抽吸阳性患者中,中位年龄33岁(10-63岁),其中男性8例(42.1%)。腹水14例(73.7%),腹腔淋巴结肿大9例(47.4%),回盲部增厚3例(15.8%),腹腔脏器受累4例(21%)。肉芽肿性炎症17例(89.5%),抗酸杆菌阳性10例(57.6%)。对两名患者进行Genexpert分析,其中一名患者为阳性。结论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细针抽吸检查有助于诊断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的腹部结核。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温针灸对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下载:183 浏览:660

肖福君 何静(通讯作者)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治疗冻结肩时应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冻结肩患者7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关节松动治疗,观察组35例,接受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CMC量表评分及肩关节前举及外展活动度。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CMC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M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前举、外展活动度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前举及外展活动度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联合温针灸治疗冻结肩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

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与常规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324 浏览:1888

杨丽萍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与常规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110例人工流产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无痛人流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比较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吸宫不全、胎盘残留、宫颈粘连、凝血功能粘连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27%均低于对照组34.55%(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与常规无痛人流术均能应用于临床中,但采用超声引导下可视无痛人流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患者子宫内部结构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患者的影响 下载:214 浏览:1795

韩淑平 何红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况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有效缓解,实现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控制,应用效果显著。

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造影引导支架置入在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31 浏览:1319

张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不同影像学技术引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本次从我院冠心病急性期患者共选取90例入组,将采取双盲法分组对比,单一小组45例。探讨组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参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引导支架置入,对比两组支架植入率、支架植入合格率、治疗后患者病变血管最狭窄部位血管直径、病变血管斑块负荷百分数、直径狭窄率指标结果。结果:探讨组支架植入率、支架植入合格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有统计学比对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最狭窄部位血管直径、病变血管斑块负荷百分数、直径狭窄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期患者临床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引导支架置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植入成功率,降低直径狭窄率。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下载:117 浏览:1174

唐转钧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上肢骨折患者的最佳麻醉方案。方法:从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所有上肢骨折患者中筛选出124人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两组患者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一致,但需要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定位技术(超声引导、体表异感)进行神经阻滞。记录患者围术期间的各项临床指标,并根据观察所得指标来评价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第一两种麻醉手术所花费的时间间有明显差异,第二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开始20min、手术结束、拔管后10min这四个时间段内的MAP变化以及RP变化情况都较参照组患者而言更加平稳;第三在术后试验组患者2h、6h、12h以及24h这四个时间点的VAS测评结果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第四试验组患者在术中使用舒芬太尼的含量以及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均要明显少于参照组;第五试验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发生的不良症状人次要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利用超声引导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不仅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还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泵使用量,提升患者舒适感,镇痛时间更加持久,有利于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推广运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