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科技产业链对接科技金融的长效机制与模式研究 下载:72 浏览:454

刘晶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科技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的产业链,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已经形成科技产业链与科技金融结构共生,产业互动。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成为推动知识经济腾飞的"双翼"。通过研究建立科技产业链与科技金融对接的长效机制和模式,并进行论证,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增长联盟对住房调控长效机制的影响机理研究 下载:97 浏览:499

吴梓境1 朱琳2 张波1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土地财政"背景下,以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自身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选择与房地产业结成城市增长联盟。这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长效调控机制建设的最大制度梗阻。研究了增长联盟对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阻碍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了产业升级对增长联盟拆分的两种路径:(1)产业升级导致的结构变迁会形成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导致增长导向的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业之间的增长联盟出现分化;(2)技术进步打破原有经济体的均衡,使新技术产业对土地要素的依赖程度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产业地产机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运用产业基金等金融工具等政策建议,并将其作为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重要一环。

从“红七条”到“红十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与“新常态”特征 下载:78 浏览:448

曾仲权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特征。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首次明确提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红七条"。"红七条"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一是师德建设:坚持学术诚信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二是师风建设:坚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三是师道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简称"红十条")。"红十条"是对"红七条"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红七条"到"红十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清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二是长效监督机制的建设;三是长效惩罚机制的建设。

浅谈推进煤炭企业干部改进作风常态化 下载:126 浏览:1943

关清锋 《煤炭技术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各级党政组织以及各级干部,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党以及国家的发展大计前提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认真解决目前干部作风中出现的问题,扎实推进干部改进作风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成果,推动煤炭企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长效机制—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证分析 下载:123 浏览:1466

魏巍1 杨斌1 梁潘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9期

摘要:
后疫时代,疫情防控成为常态,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文章就疫情防控常态化中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疫情防控中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云上思政”实施开展不及时、规则意识等主题教育亟待加强、安全和生命教育急需加强、思想政治隐形教育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预警机制、聚焦精神教育弘扬抗疫精神、利用网络媒体拓宽教育途径、加强生命教育护航学生成长、融入主题实践红色基因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长效机制。

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探究 下载:158 浏览:1681

张龙1 张雅青2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本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理论指导。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教育实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因此,立足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分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更好的完善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长效机制建设 下载:381 浏览:1411

邓玉勤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3年8期

摘要: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各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章梳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技术创新水平、产能过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继而提出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主要着力点,以期为政府从政策面把握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煤矿企业生态环保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 下载:162 浏览:737

​陈鹏 《当代管理》 2024年9期

摘要:
煤矿企业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者,其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煤矿企业生态环保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责任。然而,在实践中,煤矿企业在生态环保监督管理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督手段落后、企业责任意识不强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煤矿企业生态环保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促进煤矿企业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案例,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和政策措施,以期为煤矿企业生态环保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推动行业持续改进和发展。

如何构建干部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发展 下载:523 浏览:2582

韩大江 《管理与科学》 2021年9期

摘要: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指挥决策的中央枢纽,企业中领导干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是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领导机制的改革,要立足于国家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要着眼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发展方向,要把握时代契机,协调稳步发展。文章阐述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的三项重点工作:组织结构建设、激励机制、监督约束。

基于现代国有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探讨 下载:425 浏览:3494

​赵鹏 孔圆圆 《当代管理》 2021年9期

摘要:
目前来看,国有企业既有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找到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国企的安全管理水平。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安全生产管理应被作为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从安全管理责任、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知识水平等几个方面分别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优化消防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会化大消防 下载:416 浏览:3159

李晓东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近年来,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对消防安全问题予以了更高的关注度。消防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发展,也与人们生活品质及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联,是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提高消防工作质效、建立消防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便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消防工作开展的具体现状,总结了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短板,并就消防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为消防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助益。

回收利用废旧农膜保护生态环境 下载:281 浏览:2725

杨建华 《中国环境保护》 2021年1期

摘要: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膜的应用促进了生产水平的提升,但废旧农膜也造成了难以忽视的农业生产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必须落实相应的回收利用工作。本文简单分析了利用废旧农膜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难点,并重点围绕宣传教育、回收网络、长效机制、源头控制、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就回收利用废旧农膜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展开探讨。

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下载:99 浏览:1995

洪丹 《中国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摘要:
职教集团是新职业教育法下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有利于提高出综合实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新职业教育法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的新要求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探索出长效合作的路径,可以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提供借鉴与指导。

矿山企业安全环保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索 下载:310 浏览:3282

朱德才 谢桂芳 谢作鑫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1年2期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各个行业都在迅速进步,当今社会,对企业运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新形势下,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环保问题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矿山企业需要强化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85 浏览:915

胡国庆 徐敏 张原培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中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中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长效机制探索 下载:323 浏览:1448

刘碧峰 《当代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中医药高职院校承担一线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人才,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关系到中医药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成果立足中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视角,通过对成效和问题的分析,为中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对策和建议,以期取得成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