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74 浏览:305

丁会 《诊断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7238例,持续质量改进前进行常规感染质量管理的3594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36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病率(0.4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下载:88 浏览:505

甘灵玲1 陈力锋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桂东人民医院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456例,依据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其中感染组105例,非感染组35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总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结果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等指标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在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指标上与非感染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10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发生56例(53.33%),泌尿系统感染发生34例(32.38%),胃肠道感染发生9例(8.57%),其他类型感染发生6例(5.71%);感染组105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得到病因菌株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2株(60.53%),其中鲍曼不动杆菌46株(30.27%),肺炎克雷伯菌24株(15.79%),铜绿假单胞菌22株(14.47%);革兰阳性菌38株(25.00%)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2株(14.47%);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作为因变量,把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作为自变量,大小便自理情况、血管意外、气管切开术以及意识情况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大小便自理情况、气管切开手术、意识不清等因素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革兰阴性菌;可以采取减少侵入性操作、加强医院病房的空气流通、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卧床患者的护理、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等防治措施。

基层医院中医医疗技术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下载:211 浏览:2233

钱春梅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落实基层医院中医科医疗技术的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相关专家编写的《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的相关内容,自查自纠我院中医科感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结果通过我院中医科的整改措施,有效避免了院内感染的隐患。结论有效落实基层医院中医医疗技术的感染防控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以及医疗安全隐患有重大意义。

检验科采血室防范院内感染措施 下载:33 浏览:1021

曹春燕 艾娜 赵秀玲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通过对检验科采集血液标本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分析了我院采血检验实验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20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血液化验标本中符合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检验科102例病人中21例出现院内感染,占院内感染的比例为10.78%。结论:在采血检验过程中,要加强临床检验工作的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找出影响感染的关键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降低采血检验病人的院内感染,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临床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387 浏览:4124

谭茜元 冯佼 游灵玲 何恒兵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6期

摘要:
探索对临床微生物进行检验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时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抗感染预防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抗感染的基础之上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结合检测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15.0%,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可以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使抗感染预防措施更具有目标性,从而有效的降低住院期间的感染发生率。

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与对策探讨 下载:322 浏览:3959

黄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此类患者的院内感染的部位进行统计,对引发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的种类进行统计,展开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一般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一般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天数、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吸烟史、COPD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年龄,均为此类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系统、消化系统进行密切监视,对病房进行定时消毒,防止出现病原菌感染,对患者的病史以及一般资料进行仔细阅读,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额患者应该格外关注。

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55 浏览:559

魏文高 刘荣 周丽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由于很大部分疾病都有传播性,所以医院感染的防治是临床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以预防医院感染为主,逐步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文中对工作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管理与防控措施 下载:103 浏览:1049

尤莲莲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本研究针对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管理与防控,以全面分析现有方法和措施的有效性与局限性为主旨。对院内感染的定义和危害进行了概述,接着系统评估了目前各种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探讨了存在的挑战与问题。通过对多个医疗机构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创新性突出的院内感染防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策略对于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可操作性强的院内感染管理与防控方案,为改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公共卫生管理视角下医院感染防控探讨 下载:95 浏览:1053

刘方方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不仅涉及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会对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与社会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医院感染管理不当可能增加传染性疾病播散风险,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切实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才能促进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往积极向好的趋势发展。以公共卫生理论为基础,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也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长远的积极意义

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01 浏览:1053

黄小爱 李翠玲 李露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具有的作用,明确其是否可以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产生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内在消毒供应室内,且未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40名患者,将其视作对照组;另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在消毒供应室内,且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40名病人,将其分成观察组。分析两个小组的数据信息,以判断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结果 在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中,观察组的人数明显较少;在病人满意度中,观察组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人数更多。结论 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内进行工作时,通过予以护理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出现的可能性将减少,且病人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将增加,这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保证病人安全,所以要认识到该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推广使用。

基于医疗器械管理的院内感染预防策略研究 下载:99 浏览:1055

师义明 孙琦 于蕾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在医院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院内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针对医疗器械管理和院感科院内感染的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医疗器械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然后我们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医疗器械使用、清洁、消毒、检测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院感预防策略。具体包括:强化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程序,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后的检测等。最后,我们应用这套策略进行验证,并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临床结果显示,较优化前,院感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当前医疗器械管理策略的制定和优化,以及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 下载:284 浏览:3306

穆娟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服务模式中的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9年1月到12月开展本次关于神经内科的护理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遵循随机数表法方式划分为A、B两组,A组与B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服务模式与综合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B组的护理综合效果明显优于A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应用于神经内科,让患者掌握更多的防院内感染知识,值得推广。

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下载:130 浏览:1239

李海凤 马军霞 陈敏 李芳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呼吸系统危重病人医院感染的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80名老年呼吸重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40名,另一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采用医院感染的治疗方法,并将两组的住院天数、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较短,感染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两个组间的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为 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呼吸危重症病人住院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可有效地减少病人的院感,并可有效地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循证护理管理在眼耳鼻喉病房预防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 下载:177 浏览:2067

史学珍 王秀琴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管理在眼耳鼻喉病房预防院内感染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来我院眼耳鼻喉病房的手术患者7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切口愈合情况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管理在眼耳鼻喉病房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患者切口的及时愈合,保障患者的及时康复,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实际效果中的分析 下载:177 浏览:2568

孙莹 丁金超 熊建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中预防院内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为实验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随机选取两组时间内各100例患者,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有较高的护理质量评分,应用效果 较为良好,可以在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精细化理念下院内感染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作用 下载:31 浏览:724

彭芳 刘红 李娜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1期

摘要:
研究实施精细化理念下的院内感染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感染性疾病住院病人76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管理医院感染,对照组按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医院感染。对两组病人医院感染率及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例院内感染,为肺结核合并感染。对照组5例院内感染,其中结核病3例,乙型肝炎2例。观察组的医院内感染病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我院院内感染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法,对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很大,值得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加以推广。

护理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369

李冰雪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之前的100例患者(对照组)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之后的100例患者(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感染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感染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可以得到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优质护理对儿科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 下载:145 浏览:1276

王学丽 王冉 王万雨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探究优质护理对儿科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00名,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将其随机分成2个小组,每组各50名患者,针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优质护理,而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同时评价护理质量,比较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果:在评价护理品质时,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感染事件发生率为22%,P<0.05。结论:高质量的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小儿的生理损害。

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 下载:54 浏览:608

穴淑云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分析口腔科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口腔科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患者,共计人数86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处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处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机口出水、三用枪出水、漱口水出水分别为(69.92±33.50)cfu/mL、(58.55±31.68)cfu/mL、(35.32±14.42)cfu/mL,对照组患者手机口出水、三用枪出水、漱口水出水分别为(412.39±52.56)cfu/mL、(423.47±56.26)cfu/mL、(273.67±62.44)cfu/mL,观察组患者手机口出水、三用枪出水、漱口水出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卫生质量、空气卫生质量、无菌器械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分别为(96.12±5.22)、(89.22±5.38)、(92.71±6.40)、(90.87±6.54),对照组患者手卫生质量、空气卫生质量、无菌器械管理、医疗废物处理分别为(85.49±3.48)、(77.53±4.66)、(83.77±7.54)、(79.77±3.64),观察组患者各项卫生指标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科实施诊室牙椅水路冲洗与消毒可有效减少水质菌落数,提升卫生各项指标,提高患者满意度,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