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施工项目奖金设计研究 下载:54 浏览:392

侯景亮1 李远富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施工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分析表明项目绩效传递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越强,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就越积极,获得高于项目奖金标杆的奖金就越多。同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评价项目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强度信号,以项目赢得值制定项目奖金标杆,从而设计项目团队成员的奖金。并通过应用案例给出了具体算法,进一步验证了该种项目奖金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工作记忆容量对显、隐性反馈的调节机制研究 下载:36 浏览:247

廖毅1 张薇2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本研究选择汉语量词为目标语结构,考察工作记忆容量对显、隐性两类反馈不同的调节机制。105名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地区母语为英语的中学生被随机分为显性修正组、隐性重铸组和控制组,工作记忆容量采用听力跨度测试测量,显、隐性反馈的效果通过语法判断测试与引导性模仿测试分别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记忆容量有效调节了显性反馈,但对隐性反馈的调节作用不明显;(2)受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对显性反馈的调节作用就越明显。

中国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路径研究 下载:54 浏览:357

吴子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全要素市场机制,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企业技术推广和创新能力,是中国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然而,面对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劳动力价格高位运行,实体经济面对严峻的成本压力。采取切实措施降低经济发展中因政府征税、收费和其他要素垄断交易而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仅有助于健全和优化市场机制,而且可以有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权益隐性失衡及其纾解——水库移民妇女的困境与出路 下载:45 浏览:378

施国庆1,2 吴蓉3 周潇君1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因非自愿性迁移活动,水库移民妇女遭遇权益隐性失衡的困境。以《妇女权益保护法》为审视依据,可以发现水库移民妇女权益隐性失衡表征在村两委权职和准入门槛的政治权利,技能培训的文化教育权益,就业机会、同工同酬、薪酬谈判的劳动权益,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申请和承包地流转决策权的财产权益,生理心理的生命健康权益等方面权益的失衡。造成权益隐性失衡的成因有移民外来者身份和项目利益驱动型发展模式,技能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不合理,自身人力资本不足、"等闲靠"思想侵蚀、安置区雇主聘用偏好和务农收入下降,安置区土地的稀缺和高附加值,家庭生计受损和自然环境依恋,针对这些情况培本固元型和对症下药型两种策略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社会性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的隐性运作机制——以《小说月报》“百花奖”为个案的考察 下载:32 浏览:378

左玉玮 《当代中文学刊》 2018年5期

摘要:
"百花奖"的大众评选性质体现了文学评奖从权威向大众的位移,它以读者为中心,将通俗叙事美学作为价值评价尺度,从而在官方意识形态与先锋文学之间创制出一种兼顾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文学新类型。"百花奖"促成了从读者—编辑—奖励—作家环环相扣的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这一机制与政府文学奖一同构成了协同治理的文学秩序,并对不在秩序之中的写作者进行召唤。

知识型服务企业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下载:12 浏览:153

陈怀超 卢彦丞 丛贞 芮雪琴 《当代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关系到知识型服务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本文以知识型服务企业为研究对象,在依据理性行为理论明晰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方隐性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了检验,并分别调整员工自我效能、预期收益、互惠责任感和利他主义的数值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性行为理论适合于分析员工与客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知识型服务企业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的实际情形;双方的隐性知识共享对员工自我效能、预期收益、互惠责任感和利他主义有着较高灵敏度,且这四个因素分别通过共享意愿对双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员工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会对客户的共享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知识型服务企业员工与客户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建议,进而推动知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人口“隐性收缩”的特征与机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下载:77 浏览:417

刘锦1,2 邓春凤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迁移,为一些城市注入了增长动力,也使得另一些城市面临人口流出带来的发展困境。本文以传统工业城市广东省茂名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茂名人口收缩现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机理。通过研究可以看到,茂名的人口外流是户籍人口低于常住人口"倒挂"格局下,以农业人口流出为主的"隐性收缩"现象。这一过程伴随着产业、空间和财政收支持续增长的特点,与西方国家所经历的标志着城市衰败的收缩现象存在本质差异。茂名城市人口的"隐性收缩"既是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规模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自我调适的结果。在此背景下,茂名应当抓住农业人口流出的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吸引高端人才流入,推动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转型。

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分布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下载:68 浏览:344

单晨晨 温明明 冯强强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在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共识别出两种类型八条隐性断裂带,其活动性的差异导致该区隐性断裂带的演化程度不一,构造特征不同。研究区隐性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歧口凹陷和南部的孔南地区,以贯穿孔南地区南北向基底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和东西向调节构造型羊三木等隐性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隐性断裂带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活动的隐性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对烃源岩的热演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②复杂的构造活动会形成大量裂缝,可大大改善油气输导能力;③隐性断裂带延伸至深部油气储层,很好地起到了输导油气的作用。隐性断裂带对成藏圈闭类型及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演化程度与油气输导能力呈正相关,因而可以定性地确定隐性断裂带末期断面贯通时,油气输导能力达到最大,即是油气运移的最佳时间。结论认为,通过研究隐性断裂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 下载:45 浏览:354

黄志敏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替代的学科,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章主要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并分析了实行的方法,即回归生活、注重体验以及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多媒体环境下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下载:45 浏览:210

左传果1 王向阳2 《英语教学》 2018年4期

摘要:
语法教学的焦点从"要不要教"变为了"怎么教""教什么"。本文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显性和隐性教学理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语法教学的功能和效果。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视域下的语文素养建构研究——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下载:58 浏览:476

芦悦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首次使用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从义务教育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背景下,将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中学语文教学作为核心诉求,并通过"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的阐释,研究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从"显、隐性学力"视角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来探索可适用的教学方法。

高考“隐性思维”的考查呼唤历史“创生”教育—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试题为例 下载:55 浏览:562

张伟涛 陈洪义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2018年全国新课标全国卷I的历史试题关注考查课本主干知识背后的隐性思维。在这一背景下,历史教学和备考需要基于一种新视角和思路展开。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历史哲理的角度,打开思维张力;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才能把控好整张试卷。

谈语文教学中的“显”与“隐” 下载:69 浏览:456

吴文娟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显"与"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恰当选择、适当运用"显"与"隐",就能够深入分析文本深意,让语文教学的目的落到实处,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核电多项目合同执行优化 下载:94 浏览:982

夏玉娟 《核工业与技术》 2024年6期

摘要:
本文从核电设备采购合同执行工作内容作为出发点,分析多项目管理形式下设备工程师工作优化提升方案,即将设备工程师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显性化,非关键工作去除化。以程序的形式对重要工作予以明确,通过信息化优化改进,去除非关键工作。本文通过调整设备工程师工作时间和内容分配,保障核电大发展环境下安全高质量管理要求。

论林语堂英译本《庄子》中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 下载:82 浏览:857

史玉莲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摘要:
在林语堂的英译本《庄子》十一篇中,林语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使译文能够顺利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林语堂英译本《庄子》的十一篇,采取中英文平行语料对比,深入分析林语堂翻译过程中或显或隐策略的理据及其启示。总结林语堂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文学翻译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冲突与协调 下载:84 浏览:972

周宇霞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现阶段,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占据主要角色,通过教材使用、讲授等形式实现教育目标,相对来讲,较为忽视隐性教育功能,缺乏对其实施合理设计与科学控制,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两者间产生反向作用力下的冲突。有鉴于此,文章从两者在高校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内生逻辑出发,探讨两者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现实冲突本质、维度、源流,从显性教育向理性与人性转向、隐性教育向环境与资源倾斜两个方向深入性探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协调。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研究 下载:281 浏览:2584

王金岭 《电力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继电保护装置是为了电力生产安全的关键因子,发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作,促使其发挥良好的使用性能尤为重要,最为常见的维护手段就是定期的设备维修、保养以及故障排查。继电保护装置隐性故障是目前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围绕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类型及发生原因展开研究,同时结合现代化技术提出优化故障诊断与消除隐性故障的策略,期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中学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下载:241 浏览:1349

唐玉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新课标的提出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表明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语言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隐性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潜隐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英语课程隐性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个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以及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隐性故障的研究 下载:294 浏览:2902

李君豪 常艺飞 《电力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前,我国的电力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以及稳定地运行是一个地区快速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我国大力发展电力系统智能化,以期通过智能化升级来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个人经验总结等方法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提升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促使我国电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下载:153 浏览:1594

符艺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幼儿的社会性教育要靠“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环境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兴趣具有广泛性、易变性、肤浅性,面对幼儿的这些兴趣特点,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需要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创设物质环境,是提高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办法。教师对待幼儿必须尊重和爱护,只有教师主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才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