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kan9@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期刊菜单
2025年 »
2024年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食管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280 浏览:3069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食管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0例食管梭形细胞肿瘤标本c-kit蛋白(CD117)、CD34、肌间线蛋白(Desm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及S-100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根据检测借故可知,20例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CD34的阳性/阴性表达比例为5/15,S-100的阳性/阴性表达比例0/20,肌间线蛋白的阳性/阴性表达比例13/7。C-kit蛋白中有8例呈阳性,包括3例局部胞膜阳性细胞和5例梭形细胞胞质阳性,其余12例为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中19例细胞呈程度不一的弥漫阳性。20例食管梭形细胞肿瘤中平滑肌瘤和间质瘤的例数分别为13例和7例。结论:免疫组织学化学染色能够有效判断食管梭形细胞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能够为临床医生在患者手术后制定合理的靶向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89 浏览:3135
老年肿瘤患者系统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90 浏览:2993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肿瘤患者系统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共计126名患者被选为受试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以常规护理、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对比分析来看,对照组患者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47.62%;11.11%),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5.55±1.13、5.46±1.13;5.12±1.51、6.43±1.04;7.46±1.14、7.22±1.55)、满意度低于对照组(68.25%、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阶段针对老年肿瘤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方式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价值,未来可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下载:287 浏览:3001
调强放疗及适形放疗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分析 下载:312 浏览:3067
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290 浏览:2984
摘要:
目的:探究在恶性肿瘤护理治疗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所接收的84例患有恶性肿瘤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不同,平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前者接受我院的传统护理服务,而后者则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患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根据SF-36的生活质量评量表得出,护理治疗后两组病患的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探究组病患的平均评分为78.89±6.6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1.74±4.46(P<0.05)。根据SAS及SDS评定量表得出,护理治疗后两组病患的心理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探究组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6.76±5.43、34.56±4.32),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45.12±6.34、43.30±5.31)(P<0.05)。结论 恶性肿瘤症状患者的护理中,应当加设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进而使护理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351 浏览:2956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8例患有肿瘤症状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参照组与优质组,前者接受我院的传统护理服务,后者为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患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病患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经过护理治疗后,两组病患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优质组病患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7.45±4.43、35.54±3.78),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4.32±5.10、43.63±5.01)(P<0.05),另外优质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率为93.88%(46/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7.55%(38/49)(P<0.05)。结论 在肿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可使病患的负面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89 浏览:3285
摘要:
目的 探究靶向治疗中采取肿瘤护理计划可行性与有效性,以此来提升癌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方法,将来我院进行癌症治疗的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Ⅰ组与实验Ⅱ组。基于靶向治疗模式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实验Ⅰ组采用普通的医学护理,实验Ⅱ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对病人的肿瘤护理计划干预。选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19年11月,选取人数为60人,实验ⅠⅡ两组人数相等,均为30人(P>0.05)。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恶心、呕吐、腹泻、脱发、食欲不振)、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观察护理工作,实验Ⅰ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0%%,实验Ⅱ组为90%(p<0.05)。实验Ⅰ组与实验Ⅱ组患者康复效果较为良好的人数分别为:实验Ⅰ组13人,实验Ⅱ组25人。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脱发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实验Ⅰ组要远远高于实验Ⅱ组(p<0.05)。结论 在靶向治疗模式下,对癌症病人实施良好的肿瘤护理计划,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康复效果。对于缓解病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的全面推行与实施。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下载:290 浏览:3274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对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分组的方法,选取80例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这一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的患者为观察组(n=40例),从心理状况和便秘程度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中度便秘人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轻度便秘人数上,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心理护理联合饮食指导的临床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便秘程度,让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内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作用 下载:289 浏览:2957
换位思考在肿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11 浏览:3049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肿瘤护理工作中,采用换位思考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收治患者的资料显示,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共有102例患有肿瘤症状的患者在我院进行护理治疗,根据采用的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参照组病患接受我院的传统护理措施,而思考组病患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设换位思考服务,比较两组病患的疼痛VAS评分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病患的VAS评分经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思考组病患的VAS评分为2.14±0.34,明显低于参照组病患的4.17±0.66(P<0.05);参照组病患的护理满意程度为70.59%(36/51),明显低于思考组病患的90.20%(46/51),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肿瘤症状患者的护理治疗中,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可明显改善护患关系,降低病患的疼痛程度,并且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 下载:318 浏览:3013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甲状腺肿瘤CT诊断技术以及诊断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方法:从某院选择25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这些患者疾病均经过手术病理进行证实。而后采取CT诊断方式,利用全身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结果:腺瘤平扫后,扫描结果显示其边界清晰,且增强扫描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扫描后,发现3个病灶均呈局限型,存在多发或单发囊性低密度影,其边缘处较为光滑,但是囊壁不完全完整;恶性甲状腺肿瘤平扫结果显示,其边界并不清晰,而且增强扫描强化存在不均匀的情况,还逐渐侵犯邻近的组织。结论:CT诊断方式可以准确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人员提供准确参考。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下载:290 浏览:3149
探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制剂的研究思路 下载:310 浏览:3001
精细化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 下载:290 浏览:3132
摘要:
目的 探析精细化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化疗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n=47),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另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接受化疗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n=47),给予精细化管理,将2组间护理管理质量与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通过将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文件书写、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急救品管理、三基考核、健康教育知晓均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实行精细化管理,不仅使护理人员管理质量提高,而且有利于肿瘤患者预后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复发再程放疗疗效 下载:290 浏览:3092
摘要:
文章主要研究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复发再程放疗的疗效,并对其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对2018年1月份至2020年4月份在江苏省放射治疗中心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再程放疗的11例病患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靶区计量与正常组织计量进行设定,95%PTV处方计量40-60Gy/2 Gy/20-30f,其中心脏V40<20%,两肺V20<28%,脊髓<16Gy,经过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对再程放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并定期随访,期限是1年,对患者的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研究结果,其中1例病患在接受8次放疗后放弃再继续治疗,10例病患顺利的通过并完成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的一个月,进行综合评价,症状得到缓解的几率为20%,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的比率是50%,即5例,而具有稳定性缓解的占20%,即2例,有缓解进展的1例,占10%,最终计算出总效率是70%,另外有1例病患的生存率为60%,同时伴有轻微的不良反应,最终得出结论,食管癌的再程放疗具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并且缓解效果十分明显,副作用相对较小,是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复发患者治疗技术的首选。
观察延续护理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22 浏览:3113
柔性管理在结直肠癌手术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下载:290 浏览:3095
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观察 下载:308 浏览:3008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290 浏览:3141
摘要:
目的: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其对预防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52例在我院接受肝胆胰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运用随机均分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人数各为26例。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其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发生率低,发生率差异有(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护理后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时,运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价值大。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