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检查与X线检查对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肺癌患者35例和肺部良性肿瘤43例为观察对象,均行CT检查和X线检查,比较检出情况。结果CT检查对肺癌、肺部良性肿瘤确诊率为94.29%、90.91%,均高于X线检查的65.71%、66.67%(P<0.05);CT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29%、96.97%、95.59%,高于对照组的65.71%、75.76%、70.59%,CT检查诊断肺部良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91%、94.29%、92.65%,高于X线检查的66.67%、68.57%、67.65%(P<0.05)。结论CT检查诊断肺癌与肺部良性肿瘤的效能优于X线,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优先选择CT检查。
摘要: 基因检测技术作为将人类基因数据转化为可为科学研究与医疗诊断提供科学参考的高技术行业属于“精准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基因芯片技术就是顺应这一方向科学法发展要求的产物,其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而肿瘤基因芯片检测属于基因芯片检测的重要应用方面。本文对肿瘤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专利申请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摘要: 研究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的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病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病人则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一段时间以后,将这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人从治疗结果的各方面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进行常规护理的病人总依从性显著低于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病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分组护理之前,这两组患者各方面评分差异不大,在分组护理之后明显观察到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病人出现的不良情绪显著比常规护理的病人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恶性肿瘤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具有显著优良效果,治疗依从性也提高了很多,证明了人文关怀护理确实值得被广泛学习应用。
摘要: 目的:对腹腔镜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某院最近两年收治的妇科肿瘤疾病患者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为采取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组,实验组为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本次试验发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的实验组患者,无论在手术时长还是在术后恢复效率等方面,表现都要优于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结论:腹腔镜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中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应当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 腮腺肿瘤为头颈肿瘤外科较常见疾病。其中约80%为良险肿瘤,主要包括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等。恶性肿瘤约20%,主要有郭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癌等。腮腺肿瘤的主要、疗方式为手术。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在保留面神经的基础上的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总结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经验。
摘要: 目的:了解X射线胸片和螺旋CT两种不同的放射诊断方式在临床诊断肺癌患者与肺良性肿瘤患者中哪类效果更佳。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的肺癌患者和肺良性肿瘤患者82例,对82例肺癌患者和肺良性肿瘤患者使用X射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X射线胸片和螺旋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肺癌和肺良性肿瘤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使用X射线胸片进行诊断的82例肺疾病患者中,肺癌(+)62例,肺癌(-)20例,肺良性肿瘤(+)66例,肺良性肿瘤(-)16例(P<0.05);使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82例肺疾病患者中,肺癌(+)67例,肺癌(-)15例,肺良性肿瘤(+)74例,肺良性肿瘤(-)8例(P<0.05);对比两组影像学分析肺癌和肺良性肿瘤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显示,螺旋CT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皆高于X射线,其中X射线的肺癌特异度82.75%,肺癌敏感度84.87%,肺良性肿瘤特异度82.98%,肺良性肿瘤敏感度85.23%(P<0.05);螺旋CT的肺癌特异度91.83%,肺癌敏感度92.39%,肺良性肿瘤特异度91.64%,肺良性肿瘤敏感度93.77%(P<0.05)。结论:螺旋CT在临床诊断肺癌患者与肺良性肿瘤患者中效果更佳。
摘要: 目的:探究肿瘤放射增敏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双数法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放射治疗的50例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放射治疗基础上联合肿瘤放射增敏剂的50例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放疗效总有效率88.00%大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放射不良反应(皮肤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期间,联合应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可提升放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摘要: 目的 对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肿瘤骨转移性疼痛 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共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化疗(常规组)和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为92.00%(23/25),常规组的疼痛缓解率为68.00%(17/25);经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之间对比,并未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患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肿瘤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间段收治的20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在其术中采集其肿瘤核心部位的标本分别为进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观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冰冻切片诊断和石蜡切片诊断结果完全符合率为97.00%,基本符合率、诊断误差率和延迟诊断率分别为1.00%、1.00%和1.00%。结论 在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治疗带来良好的指导价值,可推广。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灵敏度方法,以供参考。方法 实验组筛选在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接受肺癌辅助诊断而且满足入选标准的肺癌患者80例。对照组则选择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受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肺癌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等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结论 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辅助价值,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减少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