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血型的那些事儿 下载:285 浏览:2699
  • 刘小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作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血型指的是血液表面的抗原类型,其与人们关系密切,在很多临床医疗活动中,都必须准确了解患者的血型。那么对于血型,我们都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呢。
  •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有效性 下载:289 浏览:2995
  • 许红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5期
  • 摘要: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疗法,分析有效性。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抽取60例入组研究,随机数表法分常规和实验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高压氧治疗,基于此,联合神经节苷脂干预实验组。分析治疗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症状改善时间短(P<0.05)。结论:高压氧干预下,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确切。
  • 基础护理结合循证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价值 下载:301 浏览:3326
  • 李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联合应用基础护理、循证护理对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77例为研究对象,32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5例行基础护理+循证护理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智力发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缺血缺氧性新生儿循证护理,可刺激患儿感官,促进大脑神经生长,激发智力发育,值得推广。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下载:328 浏览:3054
  • 李婉儿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门诊的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血糖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3.52±3.82)mmHg、舒张压(81.52±2.27)mmHg、空腹血糖(6.55±1.32)mmol/L、餐后2h血糖(9.28±1.49)mmol/L,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 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 下载:320 浏览:3250
  • 马超凡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探讨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方法:抽选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25例患儿被纳入对照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25例患儿被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的52.00%相比有显著提升,差异显著(P<0.05)。经对比两组患儿的数值可见,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过程中,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临床效果尤为明显,可有效缓解患儿不良反应,快速恢复患儿胃肠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MRI特点及临床价值 下载:298 浏览:3042
  • 高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MRI的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特点。方法:将2020年3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41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患儿作为研究,设为观察组,43例新生儿低血糖无脑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MRI的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最低血糖、低血糖持续时间、24h后血糖水平及48h后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MRI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灵敏度为92.7%,特异性为90.6%,准确度为91.7%。结论:MRI对新生儿低血糖脑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对其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下载:330 浏览:3468
  • 刘丽敏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对患有大叶性肺炎儿童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择199例患有大叶性肺炎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这些儿童进行头孢他啶以及红霉素针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研究所得,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0%。经过治疗后患者的ESR、白细胞计数以及CRP等都有所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孢他啶以及红霉素针剂对患有大叶性肺炎的儿童治疗效果显著,其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325 浏览:3715
  • 刘娜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对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所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剂进行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肺功能指标以及T 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十分突出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临床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 探讨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图像及诊断价值 下载:328 浏览:3241
  • 高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探讨新生儿肺炎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图像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观察患儿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的影像学图像特征,结合患儿其他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等。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胸部X线平片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儿胸部X线平片检查表现多样化,多层螺旋CT检查表现具有针对性。结论:多层螺旋CT及胸部X线平片对患儿进行检查,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肺炎诊断率,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 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下载:306 浏览:3387
  • 刘杰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4期
  • 摘要:
    对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在儿童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0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甲组患者仅进行西替利嗪滴剂治疗,乙组患者进行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比甲组,乙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两组之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 下载:364 浏览:3542
  • 孙小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76例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的资料进行分析,对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76例患者进行分析,感染部分分别是肺部、血液、口腔、皮肤、结膜、尿路等,百分比分别是19.7%、18.4%、13.1%、10.7%、19.7%、18.4%。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分别是基础疾病,出生体重低、羊水粪染和胎膜早破及母亲因素。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考虑到具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感染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只有了解感染的特点之后,才能进行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时进行治疗。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效果评价 下载:368 浏览:3876
  • 田园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俯卧位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34例行仰卧位通气者作为对照组,34例行俯卧位通气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通气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俯卧位呼吸机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氧合,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推广。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401 浏览:3674
  • 王爱菊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18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1月,共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初产妇脐部护理掌握率、抚触掌握率、沐浴掌握率等新生儿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PDCA循环在降低儿科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 下载:369 浏览:3277
  • 王华素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儿科标本溶血率降低措施中采用PDCA循环法控制,观察该种方法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血液标本检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到2019年12月,后两月中使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三个月血液标本检测时发生标本溶血情况。结果:10月份发生溶血率为38.74%,11月份为29.73%,12月份为18.54%,(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儿科血液检测时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效果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目标管理在提高护士执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前健康教育完整率的作用 下载:402 浏览:3579
  • 王净冬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探讨目标管理在提高护士执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前宣教完成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住院患儿的家长对照组(150例),2018年10月-2019年3月我院心脏外科住院患儿的家长观察组(15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随机实施床旁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法,以“提高护士执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前健康教育完整率”为目标,通过制作影片、制定标准流程、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等改善措施。结果①护理人员执行儿童心脏手术前护理指导的完整率由68%提升至98%;患儿父母了解护理指导知识由45%提升至96%。结论 本研究的介入措施有效改善儿童心脏手术前护理指导的完整率,使得临床护理更加落实且有效,值得推广。
  • 乐山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下儿童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 下载:354 浏览:3650
  • 王丽 王霞 吴桂 杨雪(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2019年12月至今,全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流行,儿童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越来越多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被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该病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3岁以下儿童少见,但也有出生 36 小时新生儿发病的报道。为进一步做好儿童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国家卫健委 《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好儿童COVID-19防控工作,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在医院统一布置下,成立了儿童发热门诊,做好建设和管理工作。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下载:321 浏览:3228
  • 王维雪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通过住院治疗儿科病人的填表调查与口头调查,对小儿疾病患者的家属填调查表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护理细节中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儿科进行治疗的100位小儿患者的投诉纠纷进行原因的分析,根据了解到的重点内容进行问卷的调查。结果:影响儿科护理质量,导致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原因占绝大多数比例,医院环境以及医院规章制度、社会影响因素占较小比例。结论:要想让儿科护理纠纷能够减少,就需要从细节方面入手,让护理人员的培训与防范的措施能够得到加强,在有纠纷的时候,要及时的对纠纷问题进行解决,让纠纷的可能性减少。
  • 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320 浏览:3231
  • 王雅琼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为了探寻延续性护理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在我院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一共48例,并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出院之后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出院之后继续进行护理工作,并且在出院之前进行健康调查记录(SF-36),出院六个月后在进行数据统计,这一目的是为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观察护理治疗的效果,是否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饮食是否得当、以及运动、作息等多个方面。 结果 出院半年后和刚出院时相比,观察组的综合评分明显比出院时有明显提高(P<0.05),且SF-36的总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观察,观察组的患者是否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饮食是否得当、以及运动、作息等多个方面完成率比对照组出院后的数据,这一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护理治疗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增强生活质量。
  • 腰椎穿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下载:328 浏览:3266
  • 吴光舟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3期
  • 摘要:
    研究分析腰椎穿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33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影像学检查与腰椎穿刺检查,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检查后,33患儿采用腰椎穿刺检查结果为脑膜炎例数9例,颅内感染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颅内压增高8例,影像学检查检查结果为脑膜炎例数8例,颅内感染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颅内压增高7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穿刺诊断正确率93.9%,显著高于影像学检查诊断正确率78.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椎穿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正确率,便捷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疾病,及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患者生命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