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OBE理念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62 浏览:463

倪晓丹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建立共同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关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保障目标结果一致的评估体系是实现通专融合的关键因素。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内容和教学策略,更能体现融合的本质。构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和路径,可以借鉴OBE在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应用以及体现OBE理念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和实践。

大学英语教育融合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下载:37 浏览:430

张淑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大学英语教育融合课程思政理念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下,大学英语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而是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意识相结合。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有效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新时代技工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166 浏览:2701

何威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劳动教育对技工院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技工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劳动教育存在着短板。

​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下载:165 浏览:2701

周莹莹 潘荣根 金沙沙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作为我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徽商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其在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徽商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徽商文化的内涵和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调查对象对徽商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徽商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小学英语教育融合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研究 下载:201 浏览:1988

李辰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常常忽略了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会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心理健康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融入到英语教育中。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策略与研究 下载:171 浏览:1511

程盛兰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学生要具备劳动意识与创新精神,能够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动力。“双减”政策提出后,学校和家长将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学校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要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感受数学魅力。小学数学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元素与劳动元素之间的联系,将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相融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2678

罗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学实践教育”是教育部在2018年之后对研学旅行的改称。自2014年开展研学旅行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是想要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态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要不断加深研学实践教育的成果转化,让其与校内教育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体现研学实践的教育价值。

人工智能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下载:59 浏览:414

尹中玥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需要在阐释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分析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目的、特点的基础上,从"人工智能与现代远程教育相融合"的设想出发,强化人工智能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并探索两者相融合的路径。探讨人工智能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的路径,旨在开拓人工智能与远程教育融合的新领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理念、现实与制度同构 下载:58 浏览:509

许长青1 卢晓中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2期

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提高湾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具有互补性与区位性,高等教育合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三地高等教育空间异质性明显,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存在一些障碍。要推动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国民教育、战略规划等强制性制度同构;实施教育联盟、大学集群等模仿性制度同构;建立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模式、健全制度保障等规范性制度同构。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策略与实践探索 下载:16 浏览:193

黄渊慧 《中国教育探索》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与实践路径,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结合当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促进幼儿在文化认同、审美情趣、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下的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培养 下载:45 浏览:469

王素梅 李烨 张佩佩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体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在高等教育中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论文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本研究不仅为高校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实践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事教育融合的路径思考 下载:118 浏览:1522

曾黎阳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时事新闻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设置的基本素材,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教学互动的基本平台。时事新闻与道德与法治课融合使课堂灵动起来。

民办高校财会类专创教育融合现状及专创人才培养路径 ——以广东省民办高校为例 下载:68 浏览:736

覃月明 严久欣 《财会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为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亦应积极探索专创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为国育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广东省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现状,从共生理论视角对广东省民办高校财会类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民办高校复合型财会类专创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讨 下载:47 浏览:516

涂遥 《体育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融合是新时期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大学公共体育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的融合不深入,出现体育教学边缘化、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模式老旧、创新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从课程思政与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入手,分析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调整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旨在持续推进大学公共体育改革,充分发挥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特色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研究 下载:131 浏览:2971

尹凤文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学校应该切实立足于师德课程办学,把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作为开展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和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小学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本文着重于与整合在此新的发展形势下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找到五种教育的结合点,并发展出不同的教学思想渗透每一堂课,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让“善良”真正进入学校在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对生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看法和养成良好的个性,最终会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身体、审美和劳动力充分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研究 下载:319 浏览:3263

丁飞 丛培鑫 冯铭洪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不断滋养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食粮和重要基础。而高职院校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育人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中政治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 下载:187 浏览:2336

苏萍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学科,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研究 下载:62 浏览:660

聂晓慧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方面的创新研究,强调了这种融合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创建积极的班级氛围,班主任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和想法,促进情感健康发展。同时,融合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与家长和社会资源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

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的实践样态 下载:58 浏览:625

张景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机遇。最新数据显示,世界上70%以上的高校已对人工智能进行了探索和实施,而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已经成为融合创新的热门话题。这一趋势不仅表现为智能化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也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系统等方面的全面革新。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 下载:64 浏览:665

廖艳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5年1期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创新项目及各类竞赛中开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