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 下载:62 浏览:804

黄玉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8月-2024年8月时间段内,选择62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入院时间为划分依据,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获得研究结果。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发生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发生例数为14例,发生率为45.16%,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与其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采取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感染指标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减少VAP(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用促进患者痊愈,减轻患者接受治疗的经济压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重症医学科失禁性皮炎中的实践效果评价 下载:61 浏览:931

李莉 田俊华 皮启露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重症医学科失禁性皮炎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此次纳入本院在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之间,总人数为68例,通过护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和常规护理。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失禁性皮炎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效果显著,不但能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组织工程口腔黏膜移植治疗重症眼表烧伤 下载:55 浏览:363

杨子建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组织工程培养自体口腔黏膜代替角膜上皮细胞治疗重症眼表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化学伤和热烧伤患者7例(8只眼),取自体口腔下唇黏膜约10 mm×5 mm培养21~38 d,培养方法:新鲜标本用氯霉素冲洗3遍,PBS充分洗3遍后,将标本放入dispase中消化,4℃过夜,第2天将口腔黏膜上皮与皮下组织分开,将上皮组织剪碎后放入酶中37℃消化10~20 min后离心1000转5 min,弃上清,培养液重悬细胞后接种。手术方法:冻干羊膜为载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面向下,羊膜面向上平铺于眼球上并填塞于结膜下,术后每日点滴0.1%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绷带加压包扎,共2周。2周后术眼点滴人工泪液治疗,未使用抗生素、抗排斥等药物。结果 8只眼术后角膜炎症浸润反应减轻,角膜光滑,荧光素染色无着色。但随访显示所有角膜最终仍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化。1例患者半年后行角膜移植术,切除角膜组织病理检查报告:纤维组织内多量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区可见成排毛细血管,部分区可见条状红染匀质物,部分区域有少量复层鳞状上皮覆盖。结论组织工程自体口腔黏膜移植在治疗重症眼表烧伤和眼表重建中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改进培养技术,才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28例临床观察 下载:47 浏览:366

王法明1 丁晓媚2 黄飞波3 毛平安1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采用中枢性促进(Brunnstrom)技术训练,每次训练30~4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为78.57%(22/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临床痉挛指数(CS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GMFM、ADL评分显著升高,CSI评分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盖塞尔发育量表(GDS)评分中的适应功能评分、粗细动作功能评分和语言社交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痉挛症状,提高运动及生活能力,改善大脑发育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33 浏览:344

曾月 赵成广 吴玉斌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儿童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现状。方法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讨论并制定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参与研究的22家单位住院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27例重症SLE患儿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数据127例,其中男28例、女99例,年龄4~16岁,63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PE)治疗180次,41例患儿应用DNA免疫吸附(DNA-IAS)治疗106次,11例患儿应用血液透析(HD)治疗112次,12例患儿应用血液灌流(HP)治疗32次。PE和DNA-IAS治疗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ANA滴度、抗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补体回升;HD用于肾功能不全患儿治疗效果显著;HP能够清除炎症因子,使患儿临床症状缓解。PE、DNA-IAS、HD、HP的好转率分别为87.30%、87.80%、72.73%、75.00%。结论 PE和DNA-IAS疗法可迅速清除重症SLE患儿血液中的免疫性物质,缓解病情;HD治疗主要用于重度水肿及肾功能不全患儿;HP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炎症因子,缓解临床症状;对于重症SLE患儿,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各异的血液净化疗法。 还原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下载:88 浏览:491

蔡晓林 涂忠宇 倪荣 陆俊 王莉 闫萍 吴志伟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60冠心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狭窄组(38例)和非狭窄组(12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支架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其保护因素。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技术在早产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44

陈正 杜立中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救治技术的日益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呼吸支持作为早产儿急救的重要手段,其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进步。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辅助呼吸模式,利用膈肌电活动(EAdi)控制通气,使呼吸触发和辅助通气保持最大程度同步。目前NAVA技术已在国内外临床逐步开展,文章就其原理和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研究 下载:62 浏览:276

覃松 《诊断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动脉血气情况以及肺部功能指标,分析甲基强的松龙与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情况(除PH值)以及肺部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与硫酸镁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噻托溴铵辅助治疗对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气指标的影响分析 下载:68 浏览:417

李琳 田丽晓 陈龙 《诊断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辅助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3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41例和参照组42例。参照组给予舒利迭治疗,试验组给予噻托溴铵辅助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气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PH值、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HMGB-1和PaCO2水平明显降低,PH值和PaO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IL-6、HMGB-1和PaCO2水平低于参照组,PH值和PaO2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辅助舒利迭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436

董玉任 段宝民 王卫民 《诊断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临床结局。方法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9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组(77.78%)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SpO2相较于对照组均较高,PaCO2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病死率较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诊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确切,有效缓解哮喘症状,抑制呼吸衰竭,并改善动脉血气,降低病死率。

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45

姚雪英 熊佳静 《诊断医学》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重症脑卒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质鼻饲饮食,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预后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OACHEII和CP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和预后。

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下载:54 浏览:504

屈媛媛 孙艳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总结150例神经重症患者使用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置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改良三向瓣膜式中长导管在置管时使用B超引导下的塞丁格技术,日常维护时每日进行评估,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保证敷料清洁、干燥,使用正压接头并严格冲封管,治疗结束尽早拔除导管。其具有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的特点。能满足神经重症患者的治疗需求,可以为神经重症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静脉通路。

3例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74

牛维维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总结3例冠心病合并肺癌患者行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肺癌根治术手术前后的护理。术前做好病情观察、心理评估以及积极的术前准备,术后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护理措施,进行病情观察,出院指导,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514

郑军 杨爱春 朱芳芳 经燕 吴雯菲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探讨医护、护护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制定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病情变化标准化沟通模板,运用于医护病情汇报、护护床边交接班中,在实施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前后评价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结果: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医护、护护SBAR标准化沟通模板,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应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规范医护、护护沟通内容及流程,明确重点,可提高护士病情观察、沟通表达及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安全隐患,提升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下载:77 浏览:452

何绍吾 陈怀宇 李玮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治的30例SAP患者纳入观察研究中,基于乱数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联用中药清胰汤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并掌握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SAP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更好改善症状和体征,促进病情转归,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 下载:70 浏览:392

江春霞 张燕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ASVMC)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ASVMC合并ARF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与观察组(预见性护理,30例),比较两组心、肾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平均动脉压(MAP)、血尿素氮(BUN)、肌酐(Cr)]、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7 d后CK、CK-MB、cTnI、MAP、BUN、C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7 d后TFN-α、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改善ASVMC合并ARF患者心、肾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67 浏览:388

袁丛丽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7月-2018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心理组(3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住院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心理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常规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康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重症监护室心脏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策略 下载:72 浏览:408

孙静静 杨文文 车蕾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ICU)心脏手术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ICU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42例和B组42例。B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A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及VAP发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高于B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均短于B组,VAP发生时间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ICU心脏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酚妥拉明辅助常规疗法在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流动力中的作用 下载:82 浏览:428

周佳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索酚妥拉明辅助常规疗法在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早期血流动力中的作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21日-2017年5月21日收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100例为试验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疗法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酚妥拉明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乳酸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乳酸清除率、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EVLWI、各时间段的血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死亡率低于对照组,ITBVI、SVRI、CI、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实施酚妥拉明辅助常规疗法,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恢复血乳酸水平,降低死亡率,提高乳酸清除率。

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49 浏览:341

陈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人工气道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人工气道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理念为依托的针对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1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