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459 浏览:2673

方国庆 《法学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文章主要对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在司法鉴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先对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加以概述,明确散落物构成要素,之后对散落物信息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深究,判断散落物与嫌疑车辆之间关系,确定车辆碰撞投影位置,掌握车辆行进方向,分析散落物与本体之间联系,最后做好散落物提取与保存工作。希望以下论述能起到借鉴作用,为相关司法鉴定活动提供帮助。

保护规范理论于我国司法适用之检讨——以刘广明诉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引入 下载:564 浏览:2864

刘璐瑶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行政相对人之外的第三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是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这是判断行政诉讼中谁有资格进入法院大门的基础性规范。刘广明诉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一案中,法院首次直接援引在德国盛行的“保护规范理论”作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自此,越来越多的法院裁判运用保护规范理论以解释利害关系,然而,保护规范理论的司法适用过程中也存在如法官适用能力不足等诸多反思之处,我们应当探究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以更加贴合于我国国情。

高职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载:471 浏览:2695

张玲玲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就高职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和实践展开详细探讨,对高职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思政因素进行挖掘,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相关案例并展开,通过实际教学能够发现将该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其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学学员的认可,其不仅对高职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学员的计算思维进行了有效培养,同时还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了正确指引。

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困境与出路 下载:472 浏览:2921

张小雨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模式已成为社会各界所追捧的对象,而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也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它不仅可以做到信息处理数据化、证据分析、检索类似案例、一键生成文书,还能够辅助法官审判,从最初的金融案件的适用,到现在已普遍适用各类案件。然而,人工智能运用于司法实践不可忽视一些问题。如操作人工智能系统需要技术+司法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的介入会影响法官的自由心证;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仍未解决地域限制。因此应重申法官的自由裁量,从多维度着手去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云宇宙联动平台,为人工智能深度介入司法裁判铺平道路。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司法院校警察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和思考 下载:473 浏览:3038

邹瑛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在司法院校警察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围绕“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治理”的专业定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贯穿于司法院校警察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以思想政治工作和警魂文化塑造为引领,将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落实到了人才培养目标上,围绕“八大素养”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城乡结合部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对西安H区P镇司法所的调研 下载:477 浏览:2651

杨依璇 《法学学报》 2022年12期

摘要:
我国城乡结合部作为过渡区域,其矛盾纠纷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和城市中心区域,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群体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通过调研西安市城乡结合部H区P镇的人民调解工作,发现存在经费不足、调解员年龄偏大、缺乏相关法律知识且缺少专业培训、专业性调解委员会较少、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率低等问题。借鉴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经验,结合西北地区实际情况,应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调节组织、加大调解经费保障。

监狱司法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思考与探究 下载:493 浏览:2818

卜溪嫏 《法学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监狱作为国家的刑事执法机构,在提高执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法治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健全刑事强制执行制度,实行统一的刑罚执行制度。随着我国全面法制建设的深入,我国的法制水平日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公众对监狱执行的重视程度更高。这就给我国的监狱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化监狱执法规范化,是建设法治监狱、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同时,应对执法工作的挑战,防范执行风险,也是现实的需求。这是保障罪犯的合法权利,反映社会关注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狱安全、文明、现代化。本文就如何加强监狱司法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展开了论述。

场外股票配资研判打击与司法鉴定研究 下载:501 浏览:2917

廖志海 《法学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我国2015年股灾以来,股票场外配资违法犯罪问题逐渐被大众所了解。作者通过理论与实战经验相结合,将场外股票配资的技术形态、线索分析研判方法、勘验取证注意要点及鉴定与数据分析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剖析如何对场外配资平台实施打击和鉴定。

司法鉴定文书表达规范化研究 下载:508 浏览:2849

宋玉立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文书鉴定不仅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是一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侦察活动,而且也是诉讼过程中查明证据真实性的重要司法鉴定活动。作为文书鉴定主体的司法鉴定机构,主要是围绕政府的重点工作、面向民生领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的履行司法鉴定职能,发挥司法鉴定在司法活动中的积极功能,在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怎样促进司法鉴定文书表达规范化。

我国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下载:511 浏览:2746

高满意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环境“两法”的有效衔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但在当前的实践当中,我国环境“两法”的衔接机制中存在着行政机关内部消化、证据内容衔接困难、检察监督过于虚化等诸多问题。为破除以上阻碍,必须从消灭行政机关的利益保护并建立追究机制、健全证据转化细则、加强检察监督等层面来保障“两法”衔接机制的实际运行。

新民事诉讼法的民商事调解司法确认探讨 下载:519 浏览:2529

王雨楠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修改后的《民诉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对商事调解协议明确规定了其法律地位、司法确认及可执行性。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出台的《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针对民商事在线调解补充规定了具体操作细则,本研究围绕新民事诉讼法的民商事调解司法确认进行了初步探讨。

浅谈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现状与挑战 下载:499 浏览:2587

李智 乔颖硕 石磊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类型,已经涉及到很多新型的网络案件中了,而且对传统案件的研究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电子数据的司法鉴定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存在着认知度不足,影响新型犯罪调查、技术标准发展相对滞后、电子数据鉴定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发展构想。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517 浏览:2957

石磊 乔颖硕 李智 《法学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在司法鉴定领域,计算机技术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计算机,就是一种现代的电子设备,司法鉴定是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专业的鉴定知识,借助科学技术,来判断诉讼案件一些专业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给予最终的鉴定意见和结果的一种活动。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运用MIP和VR等技术,就可以非常清晰做出相关的诊断。因此在司法鉴定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在特定空间内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司法认定——以相关案例为切入点 下载:524 浏览:2838

陆明明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发生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有些驾驶员乘人不备强行拉走行李,从而引发刑事犯罪风险。司法实践中围绕如何依法合理处置此类案件,存在不同观点,关键取决于如何认定主观故意、占有状态以及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

家庭暴力中的司法社会工作 下载:522 浏览:2889

孙威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家庭暴力大多被认为是家庭内部的矛盾,是道德的表现,并没有被法律所明确的规范,这也使得家庭暴力频繁的发生在我们的视野中,因为我们大众仅仅认为这是违背道德的体现,并不会把他上升到对人性的伤害的程度上。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针对家庭暴力这件事上,我们正在不断的改变我们的观念,我们对家庭暴力有了新的认识。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家庭暴力很显然是披着家庭的外衣来对人性进行着践踏。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何为家暴,家暴为什么会发生,女性面对家暴时为何不敢反抗,以及家暴发生时,司法社会工作应当如何去做。

浅议清末检察厅之司法检验职权 下载:528 浏览:2768

胡云波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清末检察厅是随着西方法律制度一起引入的新型法律机构,属于完全从国外引入的舶来品,其与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有着质的区分。清廷花费心力引入检察厅这一机构的同时,赋予其代表国家对一切犯罪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权力。其中检察厅的一项重要权力即是司法检验职权。何谓“司法检验”?“检验”即是对尸骨、活体、现场、物证等进行勘验和检查的行为,而“司法检验”则是赋予其司法活动的意义,是在诉讼活动中,有关人员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所做的认定和判断。旧时司法检验人员称为“仵作”,宣统元年,清政府颁布法令,决定建立检验学习所,改仵作为检验吏并给予其出身,并陆续规定了检察厅对于司法检验的一系列职权。

催收非法债务罪的司法认定 下载:526 浏览:2780

王倩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寻衅滋事罪后新增独立轻罪催收非法债务罪以整治民间催收乱象,是积极预防性刑法观的体现,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司法必要性。司法实务中存在扩张适用此罪的倾向,但并非任何涉及非法债务的不当催收行为都可以此罪兜底。
刑法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不仅满足了司法实践的需求,更能弥补相关理论的缺憾。应当明确催收非法债务罪的社会秩序法益可主要理解为个人生活安宁或稳定,主观罪过形式仅为故意,非法债务的认定不可脱离对高利贷的判断,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在刑法分则一般认定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本罪具体行为方式进行明确。

我国关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司法适用研究 下载:528 浏览:2685

谢逸萱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为充分保障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而设计的制度。尽管该制度实施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公司法人独立人格被企业管理层所滥用的风险,但对于关联公司这种新的公司关系类型,现行的《公司法》中并未对其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明确,相关实践亦停留在探索阶段。为改变这一现状,亟需以《公司法》为依据,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对关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进行研究、补充与完善。本文对关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由唐山打人案件引发对司法鉴定中损伤程度的思考 下载:536 浏览:2853

杨志勇 刘亮 吕柠灸 《法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唐山打人案件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许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对案件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本文从法医角度结合案件情况分析司法鉴定中的重伤、轻伤、轻微伤与医疗过程中所称的伤情、诊断的差异,认为司法鉴定中的轻微伤和轻伤对应的是有罪与无罪,轻伤和重伤对应的是刑法上的轻罪和重罪,与临床上理解的损伤轻重有本质上的不同,,司法鉴定中的轻伤与重伤多了法律上的内涵。通过本文让人们对司法上所讲的损伤程度及鉴定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人工智能带来的司法影响 ---浅析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问题 下载:542 浏览:2975

张艳慧 《法学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秩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因人工智能产生的争议纠纷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之下也需要法律为其作出相应的规制。而人工智能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刑事责任体系,对于人工智能能否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刑事责任主体,理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但就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实践以及司法水平来看,现阶段将人工智能纳入到刑事责任主体之中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