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质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79 浏览:2532

石利云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接受介入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6例,其入院时间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儿分为人数相等的试验组(n=23)与参照组(n=23),其护理方法分别为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SCL-90、SAS、SDS评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医治期间予以优质护理能改善疾病症状与负性情绪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上有推广的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中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下载:143 浏览:1775

罗怡 潘越婷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评析个体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个体化护理,比较组间护理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对症护理干预,从而有助于患者血压和血糖水平的改善,能够有效预防妊娠期并发症的出现,应用价值较高。

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46

王素敏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路径在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征求患儿家属意见后,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整体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结果 护理5 d后,研究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CRP白水平优于参照组。结论对小儿川崎病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临床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下载:176 浏览:2524

王宏焱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小儿腹泻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泻患儿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分析 下载:173 浏览:2062

李桂芳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支持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进行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实验样本,分组所参照的依据为奇偶数法,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则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营养指标上两组的不同。结果:两组HB、ALB、PA、GLB、TP各项营养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且均为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对营养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具有在临床中普及推广的价值。

试析如何进行小儿川崎病分期护理 下载:176 浏览:2532

王芳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种,其主要患病人群是2-4岁的幼儿,这一时期的幼儿身体发育刚刚开始,这种全身性血管炎会对幼儿造成严重的伤害,会侵犯到幼儿内脏器官,如心脏、肾脏、消化道等,甚至影响大脑。。本文中观察组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20例小儿川崎病的患儿,使用分期护理,对照组中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20例小儿川崎病额患儿,使用常规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浅谈小儿川崎病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下载:181 浏览:2520

亢小方 《国际护理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川崎病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以抽签法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组,常规组(n=28)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n=28)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差异。结果试验组川崎病患儿CRP含量、退热时间、白细胞含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对,有组间数据验证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家长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69 浏览:2056

何秋坪 岳雪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在2018.2-2019.2期间,抽取130例免疫检验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常规免疫检验)与试验组(全程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均65例,对比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变异指数均比试验组高(P<0.05)。对照组患者免疫检验后治疗总有效率66.1%,低于试验组患者95.3%(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检验准确性,为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实施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下载:191 浏览:2351

卫秀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100例医院产科收治产前检查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采取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孕期保健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在孕妇产前保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预防效果分析 下载:187 浏览:2564

冯英艳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目前孕检环节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观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新生儿缺陷的观察效果,旨在为产科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了某医院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妇为181例,在征得孕妇以及家属同意之后将这些孕妇列为研究组,其余119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和研究两组孕妇胎儿的出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缺陷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孕妇检出率情况为:乙肝等传染病19.89%、妇科疾病14.92%、乳腺疾病8.84%、内科疾病1.1%;研究组新生儿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6%,这些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应用能够及时、提前发现孕妇身体疾病,让临床工作人员能够及时针对母体疾病展开治疗,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出生缺陷,保证了初生儿健康的同时,明显降低了新生儿身体缺陷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下载:191 浏览:2556

杨横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日到2021年4月22日就诊新生儿肺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法,实验组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一周后,实验组的湿啰音指标、吸痰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研析 下载:189 浏览:2711

郭小凤 《国际护理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年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和麻醉诱导开始时体温对比常规组患者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临床意义,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30分钟、术中90分钟、手术结束时体温比常规组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可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状况,减少寒战、躁动、延迟苏醒等并发症,提高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延伸护理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后腰痛中的影响 下载:187 浏览:2613

何晨 《国际护理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开展延伸护理对其术后腰痛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案,以随机信封法对其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参比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n=30),对比两组患者腰痛发生率、腰痛持续时间、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患者术后腰痛发生率低于参比组,腰痛持续时间短于参比组(P<0.05);(2)出院时两组患者SAS量表、SDS量表评分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两项量表评分结果均低于参比组(P<0.05);(3)出院时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参比组(P<0.05);(4)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将延伸护理模式用于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的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腰痛发生率,并缩短腰痛持续时间,且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患者对此护理模式满意度更好,值得推广。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下载:186 浏览:2548

黄娜 《国际护理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后对患者是否有促进治疗的效果及能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将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疗效;焦虑精神状态。结果:两组通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满意度49(98%)比对照组40(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有效率49(98%)比对照组39(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HAMD、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象的HAMD、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整体护理,为患者进行心理指导、环境护理、用药指导及生活指导等,能够提高治疗疾病的效果,稳定患者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使用。

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干预效果 下载:181 浏览:2631

曹苗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接收的100例产妇及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将最终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产妇产后发生的焦虑情绪较轻,产妇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均占据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妇产科新生儿采取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管理质量,减轻产妇产后焦虑情绪,提升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子宫腺肌病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下载:189 浏览:2369

陈玮璐 王娟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方案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时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程度减轻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已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实验组执行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身体恢复用时、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完成本研究。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用时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12h、干预24h、干预36h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法时,运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进行辅助,利于保障患者取得理想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减轻,身体恢复用时减少,住院治疗天数缩短,是患者满意度高的优质护理措施。

健康知识护理宣教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77 浏览:2078

刘丽湘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进行健康知识护理宣教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时进行常规检查以及解答患者问题,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知识护理宣教。对比两组在宫颈癌早期筛查时统计筛查人员对该疾病的知识掌握度;宫颈癌早期筛查时的焦虑情绪评分表(HADS-A)、抑郁情绪评分表(HADS-D)干预前后比较;两组宫颈癌健康知识得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掌握度48(96%)比对照组38(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HAMD、HAMA评分比较,观察组对象的HAMD、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传宫颈癌健康知识教育能够使女性了解疾病的发生、危害,缓解女性对宫颈癌的焦虑情绪,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了解及重视,使其能够自主进行相关检查,提高女性预防意识,做到早诊早治,值得推广。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172 浏览:2079

王娟 陈玮璐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剖宫产护理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价值。方法:研究开始的时间在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这期间在我院某一产科住院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干预,实验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和常规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常规组75%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剖宫产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会加快产妇产后恢复的速度,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产妇的术后疼痛,值得运用。

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下载:179 浏览:2060

舒红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产妇相关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且存在抑郁情绪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设置成以优质护理为主的观察组和以常规护理为主的对照组。将两组产妇自护能力、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自护技巧、自我概念、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自护能力评分指标中,观察组产妇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SDS、SAS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中,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在十分满意、满意 、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有效改善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和提高自护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91 浏览:2367

姜雪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护理子宫肌瘤(UM)患者中应用护理质量(QIC)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试验病例共60例,疾病均为UM,就诊于2019.01~2020.12内,按排号均分为2组(30例/组),即双号-乙组和单号-甲组。甲组护理时应用常规措施,乙组护理时应用QIC持续改进。对比生活质量(QOL)评分、QIC评分及满意率。结果:试验后对照QOL各因子评分、QIC各项评分及总满意率,结论中乙组各项数值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护理UM患者中应用QIC持续改进的效果突出,可改善生活质量,提升QIC水平,且患者满意水平较高,可持续推广和借鉴。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