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意义和内在机理 下载:65 浏览:770
摘要: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二者结合具有的重要意义,继而阐述了二者结合的内在机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保障。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析 下载:85 浏览:989
摘要:
在中职教育中,《哲学与人生》作为培养学生哲学素养和人生观念的重要途径,课程中坚持“两个结合”,对用优秀的意识形态占领中职生的思想阵地、促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达成起到重要作用,课程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教研教改任务。对此,本文针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路径研究---以《哲学与文化》为例 下载:128 浏览:1381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对于滋养广大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目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的价值进行探讨,进而优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教学的路径。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载:132 浏览:1579
摘要: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政治意义的命题。开辟新境界迫切要求我们立足中国,面向时代探寻中国发展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超越时间性的精神内涵始终是影响时代发展的主要诱因。因此,通过优秀传统“两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得到新的时代诠释将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好“两个结合” 下载:131 浏览:1564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在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必须做好“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融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下载:110 浏览:1322
摘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了对民族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识。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教师必然会在优良的传统教育中培养出优良的行为习惯和德育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把优秀的传统和价值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本文试从几个角度阐述自己的认识。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下载:130 浏览:1555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是历史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在其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吸收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吸纳了其中的精髓,做到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它结合了时代的特色,符合实际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以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就必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探究二者之间相互结合的实现路径,这些对于发展文化自信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下载:125 浏览:1404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相结合的重要支撑两方面展开论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学理探究 下载:150 浏览:1778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相融相通使两者能够相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应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和立足当代中国现实,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原则,从而把两者深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依据与路径 下载:142 浏览:1743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融合性,实现两者的有机和有效结合是时代发展需要,对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有其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必然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差异性、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认知偏差和全球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给这一“结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要通过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主体作用、辩证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来破解“结合”障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探析 下载:147 浏览:1781
摘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突出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入文化相结合”这一命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二者“相结合”具有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应依靠群众力量,助推民族伟大复兴;坚持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解决世界难题,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思考 下载:145 浏览:1753
摘要:
我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两个结合”论断。该理论写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成为重要的历史决议。“两个结合”论断是党中央在理论创新发展研究上获得的重要成就,让我国人民深刻认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历史新征程上为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创造新理论新见解,也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打造了一盏明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理论指导,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具体条件结合相融,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撞与融合,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坚持真理、与时俱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进步,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出现。下文将从“两个结合”论断带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新时期新理论的发展。
当代书法教育的研究及思考 下载:62 浏览:552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我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它的继承和发展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文章以当代的时代为背景,对中国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性探析 下载:180 浏览:2191
摘要:
一粒思想的种子要想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就要与土壤有一定的契合性、融通性,否则,无论这粒种子看着多么光鲜亮丽,对于这片土壤而言也是无用的,这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这片土壤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先进分子曾尝试过多种思想,但最终都失败了,直到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迎来了新局面。这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融通性。基于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两者的融通性。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 下载:9 浏览:226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发展历史中,传统文化势必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助于调动全民族的创造力,推进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将立足城市社区的发展现状,阐述一种适合普通居民的教育模式,期望能够为强化社区居民的传统文化观念、普及传统知识和思想观念、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参考。
山东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下载:210 浏览:4007
摘要: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实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山东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创新研究 下载:319 浏览:3332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不断滋养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食粮和重要基础。而高职院校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育人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有机结合 下载:186 浏览:2180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之根与魂,深刻影响着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中职思政教育的核心课程《哲学与人生》中,将这一宝贵文化财富有机融合,对于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巧妙融合儒家思想、道家智慧等传统文化精髓,这不仅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能引导学生以历史为镜,审视人生哲理,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从而在心灵的土壤中播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思想之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的意义研究 下载:107 浏览:865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见识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之一,承担着为新时代中国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价值观认同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德育视域下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 下载:78 浏览:865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在德育视域中融合并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托人教版教材,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与自主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培育他们的自我价值与社会责任感。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