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 下载:241 浏览:2140

杜平平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100名,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结束时间为2023年6月份,分对照组、实验组,各组50例患儿,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更佳,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期间提供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其配合度,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研究 下载:262 浏览:2434

朱丽君 《地球科学探索》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收治的100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的依从性高,经过统计分析,P<0.05具有较为突出的差异化。结论 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给予小儿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将其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方面的满意度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47

宗克静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及其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开展于儿科门诊,选取78例在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纳入至观察组,对其实施系统化风险管理,每组39例,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据数据分析看,观察组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及作用分析 下载:231 浏览:2050

张灵芝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作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共计选取60例在中心医院儿科门诊中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已经征得了患儿家属同意,愿意参与实验。为保障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0例分配至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30例分配至观察组,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出现4例、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于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可有效防范各类不良事件,对保障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帮助。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下载:203 浏览:2506

左冬妮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探讨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需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情况和留置针时间、风险事件、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留置针时间2d、3d的患儿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1d患儿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出现渗液、堵管、静脉炎、皮下血肿的总发生率为6.97%,对照组为23.26%,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护理技术,专业操作,医患沟通,健康宣讲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新生儿输液质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儿童药物外渗的护理进展 下载:241 浏览:2446

李娜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静脉输血是临床护士必需掌握的一种重要技术,如何快速、稳定、准确地给患儿输血,是护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儿童的护理过程中,静脉液体渗出现象比较普遍,为了不让患儿受到伤害,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儿童静脉液体渗出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在神经内科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02 浏览:1188

王璐 吴晓洁 叶益珍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安全护理对神经内科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研究。方法:遴选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100例的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别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护理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安全护理对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患者应用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全程规范化护理在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下载:177 浏览:1693

徐吉艳 王凤 梁梦璐 《肿瘤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 对于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分析给予其全程规范化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出(2020年4月~2023年4月)两组卵巢癌患者,其均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每组有26例研究对象,各组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全程规范化护理,比较这两种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结果 SAS、SDS,观察组评分最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最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卵巢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病人给予全程规范化护理可获得显著的实施效果,值得应用。

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下载:254 浏览:2382

李欢欢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儿科门诊输液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儿科护士应有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而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及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是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的前提;护士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同时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减少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是输液安全的保证。

健康教育用于急诊输液患者中对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57 浏览:560

殷丽萍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提高急诊输液患者依从性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3年1月至6月于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输液患者20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包括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和健康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在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和健康行为依从性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25 浏览:2298

顾月兰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21年6月以后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化疗,B组采用常规方法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生活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减轻了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为可行的化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非化疗药物致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的研究进展 下载:241 浏览:2610

赵莹莹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从非化疗药物致儿童输液渗漏的现状、输液渗漏的处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非化疗药物致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配药技术对静脉输液中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探讨 下载:59 浏览:591

孟庆永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静脉输液中配药技术对微粒污染的影响及预防效果。 方法纳入实验研究的210份药剂均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配置,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优化配药技术(实验组,n=105)及常规配药技术(对照组,n=105)开展静脉药液配置,分析微粒污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输注药液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微粒污染影响因素,并采用优化配药技术方式干预,可降低微粒污染。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075

赵亮亮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从2022年8月起到2023年5月份期间需要在本院进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的儿童患者中随机选取64名,依据具体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数量一致的两个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干预后的具体效果。结果:加用预见性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在操作成功率、具体留置时间、患儿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中能有效帮助患儿更好接受急脉输液治疗,并提高家属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儿的治疗与康复。

沟通技巧降低急诊护理纠纷的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959

王艳玲 周豹 陈巧艺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研究在急诊输液室内,如何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降低护理纠纷。方法:从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我们对急诊科的护士进行了一次护患交流技能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非语言交流技能和语言交流技能。同时对急诊输液室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病人的满意度以及对护患交流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护士对病人的满意程度、护患交流技能的得分、护患纠纷的比例明显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内开展护患交流技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病人之间的纠纷。

浅谈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下载:102 浏览:1098

胡雨婷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而健康教育作为静脉输液护理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为了更好的提高静脉输液护理的效果,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急诊输液护理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研究 下载:126 浏览:1252

张艳云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急诊输液是急诊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操作简便、迅速有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临床救治的工作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急诊输液护理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本文研究了急诊输液护理中常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旨在提高急诊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循证护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75 浏览:2479

李坤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开展对于提高静脉用药调配的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接受静脉用药治疗的患者和23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对于循证护理实施前后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用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67%<10.67%,χ2=3.857)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循证护理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的审方打印质量评分[(96.53±1.82 )分>(91.02±3.17)分,t=7.229]、贴签摆药质量评分[(97.04±2.37)分>(92.49±2.85)分,t=5.887]、成品核对分装质量评分[(95.67±3.42)分>(91.75±3.08)分,t=4.085]、成品配送质量评分[(98.02±3.02)分>(92.36±3.39)分,t=5.979]高于实施循证护理前(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期间,循证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进一步加强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

化疗患者应用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探讨 下载:177 浏览:2084

夏薇 姚蕾 杨晓梅 李源源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化疗患者采取PICC和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8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4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而给予对照组患者PICC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34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4.12%,而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仅为73.53%,由此看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无论是采取PICC 护理还是采取静脉输液港护理,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但是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要远高于PICC 护理,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儿童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 下载:189 浏览:2554

楚翠翠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儿童输液患儿共100例,将其纳入对照组,分析儿童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儿童输液患儿共10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该阶段采取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儿童输液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儿童输液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儿童输液护理安全隐患原因较多,通过及时分析和采取改进预防措施,可明显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