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 下载:297 浏览:2942

张叶叶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探究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I期压疮人数及压疮总发生率更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压疮护理小组早期介入干预,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更快康复。

疼痛护理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下载:291 浏览:2959

李薇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疼痛评估使用数字疼痛量表。结果:观察组腹部无痛感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微痛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56 浏览:3141

毛启碧 曾艳 郭琴 周兴玮(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好,且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实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 下载:296 浏览:2874

耿桂琴 刘涛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母亲在分娩后会面临许多问题,并且可能会出现心理抑郁症,这会对身体机能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母乳喂养的顺畅度。因此,本文探讨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对照组产妇施以常规检查与护理,对观察组产妇施以延续性护理模式加以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更高,母乳喂养时间更长(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从而促进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245 浏览:2516

李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43.24±7.16)、(44.15±7.2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改善了患者病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强化护理干预效果,提高了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加速患者康复。

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261 浏览:2317

沈晓红 陈田田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4期

摘要:
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对患者透析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2月,临床研究对象为6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乙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及依从性。结果:甲组患者HbAlc、Scr、FBG、BUN水平较乙组均更低,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和透析依从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观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并发症及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 下载:216 浏览:2101

陈田田 沈晓红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4期

摘要: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分析对患者并发症及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3年8月~2019年8月76例需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使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内瘘成熟时间低于对照组,内瘘使用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内瘘使用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及推广。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载:357 浏览:3647

张叶 《教学管理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偏向实践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也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发展完善。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极大创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227 浏览:2104

陈冬卫 洪虹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4期

摘要: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4月,临床研究对象选择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强化健康教育,B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A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较B组更高(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载:354 浏览:3905

任瑾钰 《教学管理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加,高校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影响之下,也更加容易接触了各种负面思想,进而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塑造。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重点就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实践教学创新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积极影响 下载:246 浏览:2508

宗艳玲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效果的积极影响。方法 在本院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就诊的孕产妇中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孕妇,根据其年龄、孕周数以及经产次数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2%,实验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极大的提升了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同时也使得患者在院期间满意度上升,于护患双方均有利,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加以运用。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下载:258 浏览:3889

黑朵朵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分析影响其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主要对神经内科护士,开展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评估,旨在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究临床沟通能力提升的对策,切实提升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对本院神经内科30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护理人员间的沟通评分最高,为(22.04±6.59),护患之间的沟通评分次之,为(21.18±6.72),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评分最低,为(20.26±5.36);数据提示显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文研究及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神经内科护士学历、职务、护理经验及工作年限等因素,与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方面要提升对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视,定期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内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性,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下载:231 浏览:3171

谢木友 《中国中医药》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200例医院内科收治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使用未经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炮制后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炮制后的中药相比于未炮制的中药,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少,可在实际治疗中推广使用。

护理管理干预对危重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254 浏览:2579

吴春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探究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抽取我院42例危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42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护理。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护理差错事件有4例、并发症人数8例,抢救成功率为71.43%、急诊停留时间为20.68±3.55min: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有1例、并发症人数2例,抢救成功率为90.48%、急诊停留时间为9.54±2.19min;对照组的满意率为76.19%,其中满意者6人,基本满意者10人,不满意者5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24%,其中满意者11人,基本满意者9人,不满意者1人。两组数据比较有一般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护进行护理管理干预,其临床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载:235 浏览:2300

王琳璐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社区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机体功能、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关系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血压水平,改善患者消极、抑郁的心理状态,增强其面对疾病的信心,并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下载:254 浏览:3812

刘春丽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分析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社区96例高血压患者,选取期间是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抽签方式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各组纳入48例病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不同方式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均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采取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推荐。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下载:223 浏览:2462

高娟 《会计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及工作的各个方面。会计工作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探讨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 下载:423 浏览:3260

袁霄(通讯作者) 袁霄 解林清 孙俪霞 《中国中医药》 2021年6期

摘要:
围绕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中心,观察中西护理干预对其遵医行为、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限定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参与本次研究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90例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5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中医护理干预,集中就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加以对比,观察具体效果。结果:完成护理后,两组均呈现出明显的血糖得以控制情况,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针对遵医行为评分,两组患者均呈现出明显上升情况,就提升范围而言,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将中医护理干预融入到整个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可推广。

中医护理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 下载:198 浏览:3111

李盼 《当代中医药》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技术,观察该种方式对患者的腹胀便秘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骨科基础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

精液质量对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的影响 下载:202 浏览:2381

杨慧 高萍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2期

摘要:
探究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男科接收的原发性不孕男性样本150例,依照精液质量进行分组,可分三组:正常组(精液正常组)、少弱组(少弱精子症组)、无精组(无精子症组),各50例,对比三组男性心理压力[由不孕不育夫妇生育相关压力量表(FPI量表)测量],并分析精液质量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少弱组、无精组,少弱组男性FPI量表得分低于无精组,差异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育男性心理压力与精液密度、精子存活率、精液正常形态、a级精子等呈负相关。结论 精液质量与原发性不育男性心理压力存在相关性,精液质量越差,其心理压力越大,需引起重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