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无线信号的博物馆定位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276 浏览:2907

任磊 陈美燕 黄泽宇 程翔 刘国庆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博物馆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大型博物馆,如何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展示展品,一直是很多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智能感知技术的出现,让智能导览服务成为了提升场馆智能化的有效手段。室外导航定位技术是智能导览的重要功能,由于展馆内部展列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动更替,若使用传统方法,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进行重新测量与绘制等。本文提出一个基于SLAM的自动地图生成平台—MapTracker,该平台可以根据自身的映射构建环境的位置标记地图,允许智能手机访问环境地图,并估计其相对该地图的位置,极大提升定位的准确性。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适宜性、可展示性与可持续性——以昙石山遗址为例 下载:147 浏览:1185

陈蓉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5期

摘要:
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并未所有考古遗址皆适宜,需要综合性地对遗址的价值条件、区位、本体进行考虑,充分地探究公园建设的适宜性、可展示性、可持续性等,保障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成效达到预期,使得考古遗址公园得到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昙石山遗址”为例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和作用。

新时代下博物馆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下载:152 浏览:1184

于敬伟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4年4期

摘要:
博物馆事业的欣欣向荣,一方面见证了新时代百姓生活富足,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的的需求,一方面也对博物馆突破原有模式、实现新的创新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博物馆文化如何掌控“人气爆棚”与“门可罗雀”之间看不见的隐形开关,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多元化创新,是博物馆适应新时代时代特点、迎合百姓高质量、高品位文化需求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 下载:129 浏览:1499

肖娟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渴望转向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传统教育方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因此博物馆教育创新有其必要性。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为例,新时期博物馆教育可以采取举办跨界展览、开展特色活动、设计文创产品、开展专题讲座和拓展宣传模式等创新路径,使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作用。

大数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下载:302 浏览:2987

刘速 《电力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博物馆”等概念相继兴起,藏品数据库建设、文物数字化展示加工、多媒体信息储存利用等逐渐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智慧博物馆”,更倡导博物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共享与智慧应用,形成以数据的获取与应用为中心的新运维模式。博物馆以各类文物为载体,向公众进行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传播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正经历从传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转型升级,博物馆数量在不断增加、博物馆形态逐渐呈现多元化,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兴起与融入,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与应用也在不断完善。对博物馆的智慧保护作用和智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促进博物馆事业稳步发展。怎样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充分管理和利用好数据,成为国内外博物馆普遍关注并重点研究的课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大数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浅议博物馆的新媒体传播推广方法 下载:210 浏览:2233

刘艳 《中国新闻传播》 2023年1期

摘要: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应用优势,探索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了各行业均需着重考虑的问题。以下本文以博物馆为例,对其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业务传播推广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下载:232 浏览:2458

谭秋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因此我国要加工作重点放在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建设上,博物馆是我国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教育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由此可见,对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中的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下载:230 浏览:2460

谭秋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8期

摘要:
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但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还是有待加强的,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必须要加强博物馆和青少年的交流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浅析国内博物馆线上社会教育的现状 下载:179 浏览:1991

杜广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2年9期

摘要: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9.04亿,“互联网+”正在对零售、金融、教育、医疗、汽车、农业、化工、环保、能源等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博物馆是一个区别于家庭、学校并具有开创性及充满活力的非正式教育机构,是除家庭、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目前博物馆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正不断被互联网思维颠覆、重构,尤其是因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各类“云直播”“云手工”“云课堂”等,进一步拓宽了博物馆的教育渠道。文章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就博物馆如何开展线上社会教育活动,谈一谈个人的思考。

建设西昌学院彝族传统体育博物馆可行性研究分析 下载:236 浏览:2368

李林城 吴勇 《中国体育科学》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及西昌学院地理、人文历史、彝族文化资源、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文旅发展需求、组织保障与人才支持,探析建设西昌学院彝族传统体育博物馆的可行性。

电气设备的能效评估与节能策略探讨 下载:67 浏览:685

郭浩 《电气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电气设备的能效评估与节能策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在现代社会,电力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能源,其使用效率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对电气设备的能效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节能策略,对于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播研究 下载:381 浏览:352

刘艳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摘要:
作为重要的展示媒介,博物馆不仅能够展示文物,还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公共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基于此,博物馆要与时俱进,在建设和管理中要重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 真正实现数字化展示,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本文就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和传播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新时期深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策略探究 下载:413 浏览:3643

梁月婷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当前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宽泛,传统博物馆的运作方式必须进行改变以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本文针对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服务活动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新时代符合群众需求的工作方式,旨在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湖湘非遗文化导向的展示艺术设计课程创新研究——以《博物馆展示设计》为例 下载:137 浏览:1465

胡毓轩 龚轶奕 《设计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随着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蕴藏巨大生产力的湖湘非遗文化传承越来越需要高校为之输送更多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将湖湘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与高校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进行融合是两者实现内涵提升的重要创新手段。

人工智能时代下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思考 下载:214 浏览:2843

郭宸熙 《人工智能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大数据时代,我们亲身经历信息技术为社会带来的变革,这是一个数据无处不在、网络无处不在、计算无处不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博物馆亦不能置身事外,智慧博物馆建设是必然选择。智慧博物馆作为一个以核心业务需求为导向,创新科技发展的有机体,必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迭代演进,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突飞猛进,智慧化已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最新趋势。尽管各博物馆在不同的领域进行了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探索尝试,但尚未形成系统、完善、开放的智慧博物馆建设标准体系。

基于“研学”的中职红色历史课程建设 下载:398 浏览:4027

梁云炳 《历史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湘西中职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利用湘西红色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研学”是丰富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展州博物馆半日研学,重点学习湘西红色历史文化。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场景中学习、体验、提升,既丰增加了人生体验,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中职生的革命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融合陶仓楼元素与焦作市博物馆IP形象的创新设计研究 下载:179 浏览:640

王紫莹 《中国教育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以焦作市博物馆为例,总结当下中小型博物馆发展现状,将焦作市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与地域特征结合起来,开展焦作市博物馆IP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其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焦作市博物馆文化IP开发设计及衍生品设计的方案。旨在挖掘焦作市博物馆的教育意义,为同类型的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采用中药汤剂六和汤加减治疗作用分析 下载:88 浏览:1025

曾福银1 邱晓柳2 李向林3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在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中应用中药汤剂六和汤加减,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慢性复发型UC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六和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粪钙卫蛋白(F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慢性复发型UC治疗中应用六和汤加减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 下载:187 浏览:1637

杨贺军 《中国教育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日益凸显。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面临着新契机和挑战。因此,在推进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图书资料管理行业要充分认识到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主动与信息时代接轨,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本文讲述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现状,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的优势,提出了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创新措施。以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保护图书资料安全,推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健康、稳定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