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探究 下载:252 浏览:2253

杨春辉 崔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科抢救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安全隐患与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主动来院就诊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再将我院急诊科实施抢救并开展安全防范措施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消极心理情绪、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I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急诊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抢救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能显著提高对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

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185 浏览:1272

李晓姣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探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我院门急诊就诊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氧气雾化吸入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评估联合疗法的优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家长满意度更高。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门急诊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速症状缓解,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心肺脑复苏抢救用于急诊内科的临床研究 下载:299 浏览:3500

兰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脑复苏抢救用于急诊内科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53例急诊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实行心肺脑复苏抢救,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显著提高,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往常也缩短了不少。结论:联合将心肺脑复苏应用于急诊内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可在急诊内科抢救方面推广使用。

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下载:398 浏览:3861

李蓓蓓 蒋华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钠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力衰竭指标值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早期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策略 下载:188 浏览:3771

蒙燕 文冬香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被列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患者心理上难以接受。本文重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确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以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损害。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下载:311 浏览:3467

王晓侃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美观、舒适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其本身的力学性能及矫治力的力学分析尚未明确,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无托槽矫治器的力学性能相关研究等做一简要综述。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正畸患者对矫治过程的美观及舒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建立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快速成型技术的基础之上,并与固定矫治器之间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拟就其力学性能做一综述。

心理护理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下载:142 浏览:1448

朱婷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讨论及研究心理护理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18年3月份至2018年10月份,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常规护理,乙组提供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明确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明显得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非化疗药物致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的研究进展 下载:241 浏览:2598

赵莹莹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从非化疗药物致儿童输液渗漏的现状、输液渗漏的处理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非化疗药物致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漏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气道集束化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 下载:222 浏览:2938

​余朝伟 陈历国 雷小红 林建红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对气道集束化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102例,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事件为3例,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的不良事件为11例,总发生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气道进行集束化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降低了肺部感染、反流等不良事件风险,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加的舒适,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研究 下载:63 浏览:682

王琼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5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心肺复苏率、存活率: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优化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提升抢救效果,还可改善患者预后,该护理流程值得推广。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载:109 浏览:1080

唐棠 单慧中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预后的影响展开探究和验证。方法 研究对象为75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组,一般组(n=38)和研究组(n=37);机械通气期间,一般组以常规化护理干预为主导,研究组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导;观察、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合规性,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7月-2022年7月。结果 研究组较之一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干预后,血气指标更优;治疗时间更短,护理合规性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治疗中,辅以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有积极意义,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切实保证患者康复效果。

强化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下载:49 浏览:432

刘静 《法学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强化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在避免护理纠纷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一年的200位护理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结果 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数量。并提高了医院信誉。结论 加强急诊护士法律和服务意识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强化护士相关理念,实现护理能力的提高,为解决医患矛盾做出贡献

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效果 下载:97 浏览:1016

向炼 《国际护理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3~2023.3期间我院急诊科接收的5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0.05),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降低,并可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22 浏览:1549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两组都是3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仅仅在对照组使用,而在观察组中除过使用常规护理,也会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I指数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治疗中,通过对高压氧舱进行使用,患者意识恢复速度较快,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产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98 浏览:1021

陈城1 徐旦铃2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宁波市杭州湾分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的护理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抢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高压氧舱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18 浏览:1538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舱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两组都是3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仅仅在对照组使用,而在观察组中除过使用常规护理,也会应用高压氧舱治疗。结果:在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I指数等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治疗中,通过对高压氧舱进行使用,患者意识恢复速度较快,生活自理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产生的效果非常显著,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85 浏览:917

沈世奇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综述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应用中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探索有效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方法。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20 浏览:1337

胡宾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医院急诊救治的急性脑卒中者8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40例予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予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比两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等待救治时间、入院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的短(P<0.05);研究组护理后患者NIHSS、APACHEⅡ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而其GCS评分则较对照组的高(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并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疾病危重程度,值得推广。

大承气汤加减在预防胃肠功能衰竭中的疗效分析 下载:121 浏览:1540

谢世君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对大承气汤加减在预防胃肠功能衰竭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的胃肠功能衰竭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连续服用该方剂7天,期间腹胀、纳差症状明显得到缓解,食欲好转,进食量恢复发病前状态。其中3例患者有便秘症状,均无腹胀、腹泻情况发生,气喘症状也有明显缓解。结论:大承气汤加减在预防胃肠功能衰竭中的疗效显著。

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叙事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下载:143 浏览:1883

张春芳 于帆 张翠梅 董叶子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采用个性化的叙事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48人为本次研究对象,实验时间是2022年1-5月。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叙事心理干预法,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症状自量表的评分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前,同时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