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对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临床效果 下载:193 浏览:2555

王莹 李志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探究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02月~2021年02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100例,根据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例数分别为试验组2例、参照组10例,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6.00%(48/50)和80.00%(20/50),以试验组效果更优(P<0.05)。统计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试验组(98.00%)明显高于参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住院治疗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高,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观察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手术病理对胃癌诊断的效果 下载:261 浏览:2542

张冉星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疑似胃癌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外科手术病理检查,将外科手术病理检查作为对照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作为观察组,收集分析两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检查方法的胃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胃癌病理类型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疑似胃癌患者可采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并用外科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病理类型,有效提高临床胃癌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455 浏览:3784

兰长敏1 李玉霞2 《诊断医学》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6月到2019年10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查与治疗方式,研究组予以呼吸内镜诊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两组数据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非常显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提升,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下载:451 浏览:3644

兰长敏 李玉霞 《诊断医学》 2021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9年6月到2019年10月。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与研究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查与治疗方式,研究组予以呼吸内镜诊疗。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两组数据差异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呼吸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内镜的价值非常显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提升,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完全胃肠外营养在普通外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4 浏览:1051

徐东会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完全胃肠外营养在普通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这项研究精心筛选了适宜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他们身处普通外科范畴,遭受甲状腺疾病困扰或腹股沟区域存在缺陷。接着,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不同队伍,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组接受了常规治疗,科研集体取得全方位经脉营养补给。检测项目包括术后副作用发生几率、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术后痛感评分等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小组术后并发风险率为8.3% ± 2.1%,稍微低于对照组的12.5% ± 3.2%,然而,通过数据分析,二者间无明显区别。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平均康复期为9.6±2.3天,而参与研究的患者群体术后康复期约为8.3±1.8天。比较组参与者均值康复期为9.6天,变动区间为2.3天;实验参与者集体修补的平均耗时为8日3时,其复原时段的变动区间为一点八日;患者手术之后通常逗留医院的时间平均为5.2±0.9天,该数值略低于同类对照组,他们住院的平均时长达到5.7±1.2天;手术后感受的痛感等级评定为5.1±1.2,这略低于对照组的6.2±1.5。然而,在概率论领域中,这些不同之处是明显的。结论:全身性肠外营养支持在一般外科手术过程中,尤其是甲状腺切除手术与腹股沟疝修复手术的明确效果,该一致性检验还未彻底结束尚未全部完成。全方位的体外营养补给于普通外科病患治疗过程中,特别是摘除甲状腺手术及修补腹股沟疝手术的明显疗效,对该一致性评价尚未完全结束。尽管调研团队成员术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减少,康复期的住院时间被削减,康复期间痛感缓解,但未表现出明显区别。因此,持续开展需不断监控的包含众多样本以及多家独立机构协作的科研工作,用以验证全方位营养强化在加速术后复原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深入剖析适用范围、制定详尽计谋、预测潜在影响等关键议题。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在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08 浏览:1117

朱霞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在胃肠外科患者术后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肠胃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改善患者各项机体营养指标,保证患者机体维持在良好的营养状态下,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饮食营养的研究进展 下载:96 浏览:1049

刘丽君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2期

摘要: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指患者吞咽食物或液体时咽下困难,临床表现为进食时咳嗽、误吸、咀嚼无力,吞咽后食物残留于口腔内或从口角漏出,或吞咽完毕后反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37%左右。卒中早期的吞咽障碍明显影响患者营养物质的摄入及利用,易致营养不良,使卒中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升高,所以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筛查有无吞咽障碍。并且,早期合理地给予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支持,对预防营养不良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营养支持是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科研数据管理实践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下载:318 浏览:2998

王威1 庞海燕2 《数据与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通过文献调研方法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实践经验,得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数据管理方面的一些启示。高校图书馆在本机构可以充当科研数据管理中的协调中心、存储中心、共享中心的角色,在科研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提供数据收集、组织加工、数据分析等服务。

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护理 下载:254 浏览:2488

潘颖慧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3年7期

摘要: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急性应激期时患者机体代谢水平极高,往往伴发蛋白质大量消耗、血糖应激性升高、胃肠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同时因患者处于昏迷状况无法自主进食,极易诱发营养不良,影响患者恢复。基于此,本文就神经外科中老年重症患者早期滋养型肠内营养干预护理进行简要探讨。

整形外科手术中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研究 下载:120 浏览:1256

毛亚峰 《材料科学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整形外科手术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涌现,新技术与新材料在整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仅为整形外科手术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方案,还能够改善手术效果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论文旨在探讨整形外科手术中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研究。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下载:99 浏览:914

岩兴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口腔颌面外科治疗中,为患者实施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分为常规组(骨间钢丝结扎术)12例和观察组(坚固内固定技术)12例,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和口腔颌面功能损伤程度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区别。结果:本研究之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腔颌面功能损伤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时候,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方式,可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加快骨折的愈合速度,降低患者的口腔颌面功能的损伤程度,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推进中小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178 浏览:1750

钱向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3期

摘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该门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设置的课程,且是以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试析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在神经外科护理的应用 下载:325 浏览:3259

赫丽达 赵爱萍 张禹辰 韩笑 蔵影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临床营养辅助支持决策模块,并将其应用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决策的正确性、依从性。方法:构建了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的五大模块,其中包含风险评估、提醒指引、护理会诊、护理记录以及质量管理模块,将这些不同的模块应用到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比较该系统使用前后神经外科临床营养护理质量情况。结果:通过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的建立,医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升,营养护理开展效果较好。结论:信息化营养辅助支持决策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有着风险评估率高、评估结果准确、恢复效率好且营养护理记录及时准确的优势,大大减少了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值得推广。

神经外科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下载:425 浏览:4237

朱尚文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针对在手术之后出现高血糖病症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以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选我院神经外科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诊的400例术后高血糖鼻饲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且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来进行调整,将治疗与护理重点放在患者水电解质以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上,在治疗的同时需要依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来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研究中,需要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效及护理效果来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无管路扭曲堵塞问题发生,只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症状为腹胀,在排查原因之后发现系潴留物过多所引起。结论:对在术后出现高血糖的神经外科鼻饲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及病情发展情况来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之后,其机体抵抗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应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早期肠内营养配合护理对策对消化系统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452 浏览:4556

赵莹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象以60例消化系统重症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6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30例)。采用肠内、外营养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研究组基于前组行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营养指标、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结果:2组对比转铁蛋白、总蛋白等水平、后遗症率、并发症率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消化系统重症患者护理对策配合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显著,即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可做进一步推广借鉴。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452 浏览:3298

余盈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方法:择取到院治疗并行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患者共90例进行治疗,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液护理,观察组行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更低,(p<0.05);观察组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及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值得推广。

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下载:521 浏览:4283

李红星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象以80例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将80例对象经随机法分为2组(各组40例)。所有对象均接受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基于前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2组并发症率及恢复情况。结果:2组对比并发症率、住院及置管时间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组更优,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结论: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后的加强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且可缩短住院及置管时间,利于患者恢复,可做进一步推广。

中医艾灸护理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220 浏览:2340

冼秀玲 林洙宇 滕青琳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2期

摘要:
分析中医艾灸护理措施,探究这种护理方法可能对大肠癌术后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并为医护人员拟定护理方案提供支持。方法 选择院内58名患有大肠癌,且进行手术的患者,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在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内。运用抽签法进行分组,使病人成为两个小组,组名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包含的人数都是29人。参照组别,以不同方法对两组提供护理服务。通过传统护理服务对照组,并通过中医艾灸护理服务观察组。结果 在疗效方面,观察组相对更加优异;在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艾灸护理效果显著,其可以对疗效产生积极影响,提升病人的肠胃功能恢复速度,所以要认识到这种护理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推广使用。

浅谈牙槽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93 浏览:1332

李瑞芳 任建岗 赵吉宏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牙槽外科门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①培养实习生对牙槽外科的兴趣,端正实习态度;②加强实习生对牙槽外科临床思维的培养;③在牙槽外科门诊教学中对普通内外科知识进行巩固;④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