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下载:339 浏览:2671

肖丽敏 《计算数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数学教学日渐成熟,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数学计算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的认知上。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认为数学计算教学只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即可,并没有认识到计算能力培育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计算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影响后续的数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下载:327 浏览:2862

蒲海燕 《计算数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相比各类定理的教学传输,在正确计算习惯上的培养更加重要,数学教师需要在师生互动中提升教学质量,利用自身深厚的知识底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计算习惯、推理习惯,并且为学生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在知识量和计算习惯方面增加教学品质,使学生自主钻研和思考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载:361 浏览:2687

汪晓峰 《计算数学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当前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中,关于运算能力这一素养,占据整个小学阶段数学体系非常重要的位置。运算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与计算,二者相辅相成。计算又是学生掌握知识有效的载体,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就核心素养方面要求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以浅谈。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探讨 下载:136 浏览:1318

胡月琼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预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让学生形成一个好的自学的习惯,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他们在每天的学业和生活中都能形成一种非常活跃的自学方式,这对于他们的终生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了一些探索,期望能够给有关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借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为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全面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学前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 下载:64 浏览:1092

于茗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3年4期

摘要:
幼儿学前教育是幼儿们步入学校的重要启蒙阶段,同时更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关键。所以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意识到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作为教师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幼儿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为幼儿们后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怎样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好行为习惯呢?我们也必须对之加以深入研究,并循序渐进的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 下载:38 浏览:885

​黄孟梅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教育是一个充满互动与共鸣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更是双方相互倾听与回应的双向交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着重强调了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初步掌握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技巧,发展合作精神的价值。“听”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生理过程,而“倾听”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命活动,它要求不仅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深化理解的关键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为日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研究 下载:107 浏览:1529

马晓丽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3期

摘要:
学前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 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之后素质教育的基础前提,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幼儿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开始,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积极地从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两个方面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也是为了幼儿今后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促进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养成教育培养研究 下载:145 浏览:1617

曹宁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一举一氬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 的地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开始,抓好学生 的养成教育。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克服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习惯培养策略,提高小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下载:221 浏览:2153

张芸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影响,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灌输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注意灌输学生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行为和习惯,使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幼儿教育,以身作则。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行为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相应的教育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下载:98 浏览:1534

其格乐更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2年1期

摘要: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品质和素养的直接表现形式,学前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新时期对幼儿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试析新时期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路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下载:606 浏览:3284

吕小福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动,没有形成对待学习的自主性,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进步与成长,也阻碍了教育教学趋势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从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出发,本着尊重学生的教学态度创新有效策略,以求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形成积极态度,以恰当的点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实现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究 下载:244 浏览:2155

金建桥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当代的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更深层次地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当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把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纳入主要教学任务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坚持,并慢慢形成习惯。

核心素养下音乐学科 “3+X”习惯培养的研究 下载:152 浏览:2342

阎茜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6期

摘要:
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理念指导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明确艺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树立自信的人格,让艺术课堂成为孩子们心中向往的乐园。制定音乐学科“3+X”习惯培养计划。1.“倾听”的习惯。2.“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3.“说完整话”的习惯。4.“拍击稳定节拍”的习惯。

小学生言行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下载:202 浏览:2159

张厚乾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用 “日检制度”约束、矫正班级个体的不良言行习惯,通过坚持“日检制度”,将传统的“人管人”转化为“制度管人”,让小学生心中有制度,坚持每天对照制度检查,逐步养成文明的言行习惯。

探讨小儿推拿联合排便习惯训练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下载:98 浏览:665

林志贤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期

摘要:
观察探讨小儿推拿联合排便习惯训练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到2019年3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F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排便习惯训练,对观察组联合小儿推拿,评价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P<0.05);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1,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排便习惯训练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小儿FC症状体征,疗效确切,易于推广。

线上教学的学生管理 下载:361 浏览:4099

辛秀丽 《教学管理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开展线上教学,要积极对学生开展管理。学生的管理立足学生身心健康、高效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