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97 浏览:778

邢聚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成为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策略,分析融合实践的意义,评估融合效果,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通过实施一系列融合策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思政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下载:74 浏览:761

李松艳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8期

摘要: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学科教学和思政教育应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具体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初中地理学科教育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地理学科思政教育潜力巨大。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与提炼,在教学中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寻求落实思政教育的方法。而且,地理思政教育还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融于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POA理念构建《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的研究 下载:107 浏览:736

​徐付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办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以文秋芳“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课程教学中挖掘、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讨POA理论在该课程思政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路径,反思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方式,尝试构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创新体系, 助力教学实践, 发挥课程思政内涵价值,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语文课程中思政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究 下载:108 浏览:739

焦语杰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尝试将思政一体化教育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领,让学生的价值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的树立。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及观念的指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且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本文将思政一体化实践融入班级教育教学的积极意义,提出了思政一体化融入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践与探究。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下载:65 浏览:669

李伯侠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7期

摘要: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将初中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初中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教学对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和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既适应了新时期新课程的要求,又有利于培育“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故事融入高中思政教育路径探索 下载:81 浏览:839

王亚男 唐华燕 郭龙飞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6期

摘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把握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应当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革命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把革命文化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定内容。革命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刚健激越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的精神主轴,也是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历史性存在的文化形态,革命文化依赖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给予的宣传、唤醒。继承、弘扬革命文化是摆在高中思政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

民族声乐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下载:75 浏览:773

骜登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6期

摘要:
民族声乐作品之中蕴含多种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精神,如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勤劳勇敢等民族优良品质与品格,又如文化自信,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工作之时,可融入这些思政元素以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目的,以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为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首先应当明确融合教学目标并体现学科自身及思政特色,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尝试以多样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度,并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研究 下载:95 浏览:1028

鲍婷婷 《国际护理学》 2024年1期

摘要:
贯彻课程思政教育,在三全育人的新格局下,以培养具备良好品行和道德观念的高素质护士为目标,实施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为其主要手段,从而落实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的根本任务。其中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政治价值和育人价值在红色革命文化中均有体现。《内科护理学》课程蕴含红色革命文化元素丰富。结合护理学专业特点,总结出红色革命文化该如何融入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及其意义,从而摸索出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护理学专业除内科护理学外其他核心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技工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探究 下载:68 浏览:715

朱静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4期

摘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技工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因此,在技工院校中,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技工院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融合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思路探究 下载:63 浏览:652

石秦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4期

摘要:
伴随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提高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衍生了多种新型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课程思政便是其中之一,倡导在不同学科中提炼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使其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为了能够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高校音乐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在音乐教育中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切实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下载:120 浏览:784

​周启官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作为一线初中体育教师,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通过在体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改革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结论表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209 浏览:2861

茶辉 《中国电力技术》 2023年4期

摘要:
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主要依靠于思政课程教师,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负责讲授专业课知识,侧重点是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较少,缺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设计。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高职大二学生,授课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多方位的学习,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内容,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完善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活动,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充分结合,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学习过程,让思政元素贯穿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造的整个过程中。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理念的探索 下载:73 浏览:760

李倩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3期

摘要:
课程思政致力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赋予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念,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应充分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借助思政元素,创新开展情境式的化学教学。

高校审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究 下载:126 浏览:810

李梦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体系, 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发凸显,要求审计人才既具备审计专业技能,又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法治精神。本文主要分析了审计课程思政的意义、现状问题、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认为高校的审计课程需要结合审计课程专业知识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

健美运动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154 浏览:874

​李伟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健美运动作为一项全面性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在健美运动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探讨了在健美运动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包括培养体育精神和运动道德、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和健康观、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强调终身学习和创新精神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这些策略有助于将思政教育融入健美运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

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理论研究 下载:151 浏览:865

​王家裕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重点研究课题,探究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吻合的。现阶段课程思政已在大学形成很大的思潮,但中学阶段,尤其初中阶段的课程思政研究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将结合初中学段信息科技课程特点进行课程思政的问题分析,以及课程思政的对策与实践研究,落实信息科技课堂的育人功能。

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研究 下载:89 浏览:901

李振源 《体育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需求。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已经成为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一体化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思政教育对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塑造作用 下载:76 浏览:947

张辉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思政教育在培养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接着分析了思政教育在塑造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实践路径。文章最后强调了加强思政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中职班主任思政教育探索 下载:145 浏览:1483

杨丽娟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9期

摘要:
中职班主任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贯穿于学生职业成长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学生学业生涯中,班主任应当秉承全过程、全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借助数字化媒体、信息化工具,整合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期间存在的思想认知缺陷和不足,为其推送定向化的学习课程,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 下载:163 浏览:893

徐珲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深入运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事业也随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可以灵活地运用,并将其融会贯通,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应用价值,而在教育界中,信息技术的价值最能体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这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推动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现实要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