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下载:3 浏览:95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在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将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龄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功能锻炼知识掌握及肩关节外展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无论是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活动能力各个方面,观察组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引导下的护理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预后的效果研究 下载:10 浏览:121
摘要:

目的:本地研究分析了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于提高和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以及患者预后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了我院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名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入院时间随机划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5名乳腺癌化疗患者和接受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的实验组75名乳腺癌化疗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等指标。结果:在护理开始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随着护理是时候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开始护理前两组乳腺癌患者在生理状态方面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MDASI各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期间,实验组患者的FACT-B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种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状态的改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疾病适应水平的影响 下载:13 浏览:154
摘要:

目的 研究叙事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疾病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叙事护理。并对比两组在应对方式、疾病适应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的评分上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在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以及躯体疼痛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的应对方式和疾病适应水平,并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54 浏览:283
摘要:
探究乳腺癌患者在实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干预后处于降期再开展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方法:项目研究划分30例对照组及30例观察组均来至2021.01至2022.01时间段(年龄31~54岁),治疗方式依次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就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偏高,治疗总有效率高,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偏低,安全性与生存率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至关重要,经治疗后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强化最终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与生存率,预防恶心呕吐、脱发或者是心脏毒性等并发症出现,保障患者个人良好权益。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降期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下载:54 浏览:590
摘要:
探究乳腺癌患者在实施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干预后处于降期再开展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价值。方法:项目研究划分30例对照组及30例观察组均来至2021.01至2022.01时间段(年龄31~54岁),治疗方式依次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就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偏高,治疗总有效率高,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偏低,安全性与生存率均显著偏高,(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术后辅助化疗+放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至关重要,经治疗后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强化最终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与生存率,预防恶心呕吐、脱发或者是心脏毒性等并发症出现,保障患者个人良好权益。
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效果 下载:92 浏览:1220
摘要:
目的:分析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后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资料,按搜集资料顺序。将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对照组(40例,已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接诊的患者资料标记为观察组(40例,已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结合比较两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两个方面的结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的负性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资料显示患者对护理人员及医院的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分段式护理结合个体化康复训练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与满意评价,让患者对护理过程更放心,在临床护理上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下载:177 浏览:2018
摘要:
目的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01月-2024年01月纳入的7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比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其肩关节向上及水平外展较大均大于参照组,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较小;观察组护理后其面对评分较高,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参照组;参照组皮瓣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患肢功能,减少不良事件,能够确保患者安全,加速病情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 下载:124 浏览:1611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锻炼,观察组实施早期功能康复锻炼,比较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生活质量(QLQ-C30)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周径差、上肢体积差均有所降低,上肢淋巴流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肢周径差、上肢体积差低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能够缓解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156 浏览:2094
摘要:
目的 分析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2例,研究时间范围:2022.03-2023.03,并将抽签法作为分组依据,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康复效果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169 浏览:2195
摘要:
目的 分析在乳腺癌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研究时间:2022.01-2023.01,入选患者共计:40例,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疼痛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术后恢复用时,观察组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880
摘要:
在中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它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及放射治疗所致的上肢淋巴水肿一直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病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与会变成残废。根据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在6%-62%之间,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的数值也在逐年上升。有研究表面,手术后3-6月的发生率由4%增至10%,75%的病人在手术后3年出现上肢的淋巴水肿,而且之后的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增加1%。
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48 浏览:2538
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癌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选择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对照组低,(P<0.05)。结论: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提高满意度。
互动达标理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36 浏览:3059
摘要:
目的:此次针对乳腺癌病患术后进行康复护理过程当中应用了互动达标理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论述。方法:选取院内确诊并接受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乳腺癌病患,共计97名为主要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两年时间内。将其分作两组之后,分别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康复指导。结果:两组病患接受差异性康复训练后的相关指标数据比对见正文表格处。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均是应用了互动达标理论的观察组数据占优势。结论:通过此次研究中两组病患应用差异性康复护理,最终的指标数据比对可以看出,应用了互动达标理论的观察组数据占优势,更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态,值得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以期更好为乳腺癌病患的术后康复护理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撑。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下载:23 浏览:809
摘要:
目的:对比保留乳腺手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术式不同划分两组:对照组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实验组采取保留乳腺手术。对比治疗有关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同时实验组远期癌症转移率2.2%低于对照组19.6%,美容效果满意度87.0%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乳腺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均佳,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下载:29 浏览:811
摘要:
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筛选出3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时间选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19例,采取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d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中医药三黄煎剂加减方以平稳患者病情,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96 浏览:1078
摘要:
分析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对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治疗,对结果分析。结果: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在临床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中效果突出。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多柔比星纳米递药系统实施治疗,对正常组织损害比较小,有重要的作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 下载:232 浏览:1073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时间段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象取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有50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为观察组;另有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情况与术后的心理状态。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各时段体温水平要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评估得分均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于手术过程当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体质体温,且对患者心理状态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54 浏览:1078
摘要:
目的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老年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手指爬墙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能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10 浏览:782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完整的心理护理模式,可以分析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系统性需要,并且满足患者在护理周期内的有效性。
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症状群及心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83 浏览:1757
摘要: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症状群及其心理变化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确诊为乳腺癌并完成了全周期化疗的10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化疗后的相关症状进行统计。结果:本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坚韧维度、自强维度及乐观维度均处在中等水平。脱发、疲乏在症状群发生率中占比最高,均超过90%;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VT、PF、SF、MH、BP评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容易受到各种症状困扰,从而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干预,重视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对减轻乳腺癌化疗相关症状群带来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