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浅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下载:0 浏览:35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放在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位置。并且它以独特的方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以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明。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不但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非但不对立,反而相得益彰。因此,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并加以引导,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什么、为何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 下载:49 浏览:424
摘要:
发挥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优势,推动以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发展,助力蔚县经济向前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阐释以及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结合蔚县当地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及具有鲜明实践特色三个方面为突破,不断彰显蔚县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激活蔚县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赋予蔚县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不断扩大蔚县优秀传统文化辐射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173 浏览:2759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的凝结及历史的沉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灵魂的根基,也是我国立国之本。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其价值观的树立、人格的塑造以及内在精神动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传统文化浅析中职思政教育的现状,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政教育中渗透的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中职思政教育更有效的开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的探索 下载:13 浏览:211
摘要: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重要性。书法不仅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将书法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构造与文化内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者们愈发认识到,书法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学生专注力、耐心及细致观察力的提升,同时也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书法教育的实践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推动书法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下载:30 浏览:431
摘要: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历史沿革的角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强调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接着,我们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如自身认同感、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及尊重多样性等。研究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系与发展,对于构建更和谐、公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社会,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从前瞻性角度出发,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指出,唤醒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世界性发展,加强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和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探析 下载:14 浏览:224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出去既能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此,要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意蕴、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大力开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媒体传播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简析 下载:60 浏览:673
摘要: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改变。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其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进行充分的彰显,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相应的传统文化,可以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熏陶,能指引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并且能强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发展有极大帮助。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学业质量评价一体化建构策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为例 下载:98 浏览:1107
摘要:
在小学这个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可以在这个阶段中,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出一个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在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法制观念,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本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评价一体化建构进行了研究分析。
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下载:47 浏览:559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中凝聚着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石,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书法文化交流是一种历史的、不断发展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文化的作用,政治的作用,宗教的作用,传承的作用,审美的作用,教化的作用。中国的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继承与创新中国的书法文化,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的书法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要注重消除某些产业中的弊端,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让书法融入语文教学中 下载:127 浏览:1479
摘要: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对提高学生汉语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人生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教师,教材,教学模式,外部环境等多个角度来进行书法教育。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探讨 下载:137 浏览:1469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族复兴、国家发展、个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良好意识形态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三观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二者的融合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为人处世都有着深远的作用。所以,要使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弘扬,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为此,本文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下载:226 浏览:2255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代诗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既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种体现,也是当前中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审美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古诗词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歌的美感,体会到中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经过调研,许多教师并没有积极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依然采取相对落后的教学方式,这就制约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古代诗歌教育的结合。文章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通过古诗词为教学中介的书法、绘画美术教学实践初探 ——以广西南宁市荣星艺术学校课堂实践为例 下载:239 浏览:2399
摘要:
书法、绘画等美术教育教学在当今倡导全民美育、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重视,加强对受教育者“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三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共识。如何挖掘课程教学资源,联合语文等相关学科,提升学生多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正确的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思维能力,是现今美术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作者以广西南宁市荣星艺术学校某班学生为主体,就小学阶段以古诗词为教学中介的书法、美术等科目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下载:149 浏览:1968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是德育的重要依托。小学德育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历练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及主动学习意识的引导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浅析古诗文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下载:181 浏览:2562
摘要:
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关注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运用。为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再探“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所指 下载:247 浏览:2414
摘要:
“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指宇宙人类处于宇宙大系统中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的一系列准则。包括各适人星系的人类个体、团体和宇宙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从“道”—宇宙规律;“人、地、天、自然”四个维度;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结合当代宇宙生命科学等去诠释,归纳总结为:遵循宇宙规律原则;相容相亲、和平共处原则;遵循“大宇观”原则;遵循宇宙意志——“天人合一”原则;遵循保护宇宙生态环境原则;遵循生死与共、永恒循环原则。
南充优秀传统文化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下载:192 浏览:2579
摘要:
现如今,一些中学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析其原因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部分。内在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身原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长时间的发展、沉淀过程中,我国的文化体系不断得到丰富,而且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在继承和弘扬其他文化的精髓,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我国逐步发展成为蕴含民族特有色彩的优秀文化,并且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传统。因此,教师探讨教学路径。
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探讨 下载:129 浏览:1484
摘要:
如今许多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被人们口口传颂,这些作品也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透过作品,我们能够了解古时候的民俗民风,感受浓郁的历史气息,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推广和研究汉语言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自然风水学首创房屋建筑“黄金分割法” 下载:263 浏览:3057
摘要:
自然风水学又名天地经,它是造福人类的中华“绝学”,更是中国智慧与科学精神的结晶,自然风水学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风水学》是作者在古圣先贤和正宗杨公风水基础上的伟大学术创新,这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并实现天地人合一、回归天地人本一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推动民族复兴、实现人类幸福的进程中发挥非常积极的重要作用。
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途径 下载:161 浏览:1596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探讨了新农村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提出一系列具体的传承与发展创新途径。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焕发新活力的关键措施。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