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CD147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245

唐小乔 桑剑锋 张寅 史先彪 苏磊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在乳腺癌细胞表达及对癌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诊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和癌旁组织样本,CD147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乳腺癌细胞HCC1806中转染siRNA后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TGF-β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CD147蛋白表达明显上调(χ2=54.958,P<0.001)。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中CD14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F=10.841,P<0.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CD147-siRNA后第2d和3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t=5.029和5.316,P=0.007和0.006),同时TGF-β、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和转录因子E2F(E2F4)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7.934,10.427和9.985,P=0.001,<0.001和0.001),而Myc家族蛋白c(c-Myc)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10.137,P=0.001)。[结论]乳腺癌中CD147表达明显上调,CD147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乳腺癌中CD147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miR-145靶向Glut1调节Akt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16

王敬1 邢惠海2 徐书方3 白雪3 荆娇3 贾丽丽3 张玉清3 《肿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miR-145)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和丝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20例乳腺癌样本及其癌旁组织样本进行Glut1的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组织样本中Glut1和miR-145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Glut1蛋白的表达,选择Glut1表达量较高的MDA-MB-231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5对Glut1的转录调控,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Transwell)实验验证miR-145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验证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Glut1蛋白和基因表达明显提高(t=7.230,P=0.002),而乳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下降(t=4.246,P=0.013)。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Glut1表达明显下降(t=7.664,P=0.002),并且miR-145对Glut1基因转录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应依赖于Glut1基因的3′-UTR区域。乳腺癌细胞中转染miR-145后细胞在3d和4d的增殖能力(t=7.746和8.086,P=0.001和0.001)以及迁移能力明显下降(t=4.960,P=0.008),并且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t=5.406,P=0.006)。[结论]在乳腺癌中Glut1表达和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能够被miR-145所抑制,并且miR-145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乳腺癌放射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215

狄文忆1,2 张煜婕1,2 陈涵波1,2 陈薇1 孙丽1 牟忠德1 何侠1,2 尹丽1,2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放射性心脏病的危害逐渐凸显。全文就乳腺癌放射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从分类、机制、影响因素、预防、监测和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Pannexin1通道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下载:51 浏览:254

宋炬东1 丁云贞1 张超1 孙远远2 刘号峰3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Pannexin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100、200μmol/L甘珀酸(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检测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使用100μmol/LCBX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后,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p-ERK1/2、ERK1/2、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而100μmol/L CBX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集落克隆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和2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Pannexin1通道功能(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CBX抑制Pannexin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ERK1/2、p-ERK1/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200μmol/L CBX抑制Pannexin1通道后,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减弱,而100μmol/L CBX可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量下降有关。

放疗所致心脏疾病的机制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 下载:61 浏览:342

王升晔 封巍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心脏疾病的风险近年来被日益重视,如何减少放疗所致远期心脏毒性成为普遍共识。全文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等多个角度,探讨精确放疗引起心脏疾病的放射生物学机制,尤其关注其在乳腺癌中的相关研究,上述机制研究与影像学、剂量学研究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放疗计划。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25 浏览:231

那子悦 邵华 荆慧 周明岩 程文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经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图像资料。记录淋巴结的长轴及短轴长度、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长短径之比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VTIQ测量的剪切波横向速度(SWV)平均值。[结果]对52例患者的55枚淋巴结进行了检测,术后病理显示前哨淋巴结53枚(除外2例非前哨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19枚(35.8%),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枚(64.2%)。淋巴结的长轴及短轴长度、淋巴结长短径之比诊断SLN是否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良性与转移3.24±1.34mm与5.95±3.35mm)和SWV平均值(2.10±0.35mm与2.55±0.55m/s)诊断SLN是否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SWV平均值及两者联合的ROC曲线,诊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49和0.830;诊断转移的准确率分别为83.0%、69.8%和84.9%;敏感度分别为63.2%、68.4%和63.2%;特异性分别为94.1%、70.6%和97.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7%、56.5%和92.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80.0%和82.5%。[结论] VTIQ技术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性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合常规超声应用可提高对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TOPⅡ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39 浏览:339

陈巍1 田燕妮2 张毓1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A(TOPⅡ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OPⅡ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OPⅡA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8.1%和62.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OPⅡA高表达与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WHO组织学分级、ER、Her-2、Ki-67表达水平有显著性相关(P<0.05)。截止至2018年1月31日,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75.0%,其中TOPⅡAm 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28%和90.91%(P<0.05)。经多因素Cox风险比模型分析,肿瘤体积(HR=2.040,95%CI:1.132~3.675)、淋巴结转移(HR=1.028,95%CI:1.005~1.051)、WHO分级(HR=1.520,95%CI:1.069~2.162)、TNM分期(HR=2.115,95%CI:1.385~3.231)和含蒽环类化疗药物方案(HR=1.985,95%CI:1.094~3.601)是影响TOPⅡAmRNA高表达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TOPⅡA表达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表型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eta分析 下载:62 浏览:229

鲁英1 丁佳吉2 刘佩2 茆智翔2 李兴旺1 陈秀3 李建4 唐金海2,3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截止在2017年6月以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文献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983例患者。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相比,前者在术中出血量(SMD=-4.71,95%CI:-6.15~-3.27,P<0.01)、术后腋窝引流量(SMD=-4.26,95%CI:-5.10~-3.42,P<0.01)、住院时间(SMD=-1.24,95%CI:-1.75~-0.74,P <0.01)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0.22,95%CI:0.11~0.42,P<0.01)均少于后者,两组方案在手术时间(SMD=-0.47,95%CI:-1.42~0.48,P=0.34)、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SMD=0.10,95%CI:-0.05~0.24,P=0.18)、住院费用(SMD=1.65,95%CI:-1.32~4.63,P=0.28)及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OR=0.75,95%CI:0.33~1.71,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证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前提下,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该微创技术在我国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影响及监测的研究进展 下载:28 浏览:476

李羽禾 何玥 吴玉梅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等类药物。他莫昔芬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等并发症。新型抗雌激素药物托瑞米芬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与他莫昔芬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子宫内膜病变。B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监测有重大意义。全文对抗雌激素药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这两大类药物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子宫内膜病变的监测作一综述。

乳腺癌分类治疗日新月异 下载:45 浏览:314

王晓稼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正>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其发病率仍然呈现快速增长,死亡率居高不下,成为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数十年来,由于开展了早期筛查、早诊早治,重视循证证据、规范诊治和个体化治疗策略,引入新技术、新型药物、新理念,乳腺癌总体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方面,临床专家围绕着提高治愈率和保证生活质量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与探索,建立了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使各分子亚

罕见类型乳腺癌的诊治 下载:88 浏览:497

乔恩奇 陈道宝 金菊 杨红健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对于少见组织学类型的原发性乳腺癌,由于它们独特的本性,在临床实践指南中并没有提及,从而给临床医生在治疗方案制定上带来很大挑战,包括腋窝分期、手术方式、辅助治疗以及告知患者疾病的预期病程和预后。全文回顾一系列少见类型原发性乳腺癌的病案报道和发表的文献,为这些少见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疗依据。

循环肿瘤DN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检测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下载:34 浏览:270

李伟 李文杰 钱诚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复发率高、总生存率低的高侵袭性疾病。TNBC具有高度异质性,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决定了其临床预后较差。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不仅可以监测TNBC的新辅助疗效与微小残留病灶,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转移性疾病,进而指导TNBC的个体化治疗,改善其临床预后。全文就ctDNA检测技术作一介绍,并重点阐述ctDNA在TNBC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纳米炭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下载:50 浏览:280

史曼曼 陈创 李娟娟 宋俊龙 孙圣荣 《肿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临床的广泛开展,纳米炭因在前哨淋巴结示踪方面展现了特异性淋巴结染色、显影迅速、检出率高等独特优势而在乳腺癌临床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纳米炭可吸附化疗药物进行靶向化疗,提高化疗疗效同时减少全身副反应,展现了其在药物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全文就纳米炭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肿瘤学安全性 下载:23 浏览:224

翟洁 王靖 《肿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乳腺癌患者对形态要求增高及外科技术的发展,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切除术联合Ⅰ期或Ⅱ期乳房重建,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并维持乳房外观。但是,其安全性一直广受争议,手术适应证也未完全明确,亟须进一步探讨。

miR-31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48 浏览:372

王江坤 郭宝良 《肿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多篇文献报道miRNA可通过特异性结合靶基因,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转移、凋亡等进程。miR-31因介入乳腺癌侵袭-转移级联活动的多个关键步骤而成为研究热点。全文就miR-31在乳腺癌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496

臧传鑫1 刘瑞娟2 赵文歌3 孙月3 唐世锋2 孙长岗2 《肿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组织中少数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与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乳腺癌治疗后易转移、易复发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乳腺癌干细胞信号通路在激活乳腺癌细胞功能、乳腺癌调控细胞分化以及控制乳腺癌细胞分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打破其平衡状态将导致乳腺癌细胞失控性增长及肿瘤发生。针对相应通路进行阻断性靶向治疗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视角。全文主要就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CaSR及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27 浏览:433

韩雪 林杉 赵子伟 《肿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组织中钙敏感受体(calcium sensitive receptor,CaSR)及E-钙黏蛋白(E-calciummucin,E-cadherin)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经手术切除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0例(A组)、同期10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B组)和40例乳腺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灶边缘5cm)(C组)。入院确诊后未经治疗前,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A组、B组血钙离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组、B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三组均实施E-cadherin及CaSR免疫组化。[结果] A组血浆钙离子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CaSR阳性率高于B组、C组(P<0.05);A组E-cadherin阳性率低于B组、C组(P<0.05);乳腺癌Ecadherin、CaSR、血钙、25-羟基维生素D表达与TNM分期、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钙离子、25-羟基维生素D、CaSR及E-cadherin与乳腺癌病变密切相关。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UBB3基因表达及与化疗疗效间关系 下载:60 浏览:468

孔天东 段方方 王留晏 陈露 周寒丽 刘丹娜 刘萌萌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TUBB3基因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化疗疗效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7例,检测患者肿瘤标本TUBB3 m RNA表达量,分析TUBB3m RNA与临床特征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TUBB3 m 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转移部位、Ki67指数及P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组织学分级相关。TUBB3 m RNA表达水平与紫杉类疗效关系密切,低表达者疗效好。Logistic分析表明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与腋窝转移状态、Ki67及TUBB3 m RNA表达相关。[结论]TUBB3基因有望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基因,值得进一步研究。

密集AC序贯密集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下载:39 浏览:272

胡利敏1 陈述政2 周毅2 周斌2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密集AC序贯密集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经空芯针活检及免疫组化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7例。术前给予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4周期化疗,之后序贯密集紫杉醇4周期新辅助化疗方案。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及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疗效,依据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评价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47例患者中均完成全部周期化疗,总有效率为85.1%(40/47),临床完全缓解率为46.8%(22/47),病理完全缓解率为42.6%(20/47)。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Ⅰ度、Ⅱ度、Ⅲ度分别有21、6、3例,胃肠道反应Ⅰ度、Ⅱ度、Ⅲ度分别有25、5、2例,肝功能异常4例,心脏毒性2例,神经毒性27例,脱发40例,感染10例,无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密集AC序贯密集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应用2013年ASCO/CAP指南对Her-2IHC2+乳腺癌患者进行Her-2FISH分类 下载:53 浏览:396

刘思诗 陈可心 耿敬姝 《肿瘤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2013年ASCO/CAP指南对IHC2+乳腺癌患者Her-2FISH分类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173例Her-2免疫组化2+的乳腺癌患者的Her-2基因的状态并应用2013年ASCO/CAP指南的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2007年检测指南相比,使用2013年检测指南使36例患者发生了变化,取得了较高的阳性率(28.3%vs.23.1%)和不确定率(16.2%vs.4.0%),阴性比例下降(55.5%vs.72.8%)。[结论 ]2013年指南的使用提高了阳性率和不确定患者的比例,从而提高了Her-2靶向治疗的病例数。FISH对于IHC2+的患者能够起到最后分类的作用,而17号染色体多体在FISH不确定的患者中占很大的比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