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儿童主任服务能力提升的困境和优化策略——以石家庄市P县为例 下载:44 浏览:405

赵爽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其中儿童主任在关爱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儿童主任面临着一些困境,包括参与主体的能动性不足、排斥性较强、理论性过重以及合法性不明等。这些困境主要由儿童主任身份的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的嵌入化、文化差异和部门管理重叠等因素造成。针对这些困境,研究提出了优化策略。首先,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参与意愿。其次,推动关系融入,培养内生组织和创新服务方式。此外,拓展情境学习,明确责任归属,以及确立合法地位也是重要的策略。这些措施旨在提升社会工作在农村儿童主任服务中的能力,并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骨健康关爱项目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503

曹虹1 晁爱军1 李冠楠1 毕辰琰1 赵立娟1 赵岳2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实施骨健康关爱项目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骨质疏松老年患者497例,随机分成干预组(n=246)和对照组(n=251)。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骨健康关爱项目,包括住院期间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出院患者的连续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结果:49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75±2.09)月。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继续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39例(97.15%)和153例(6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694,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分别占72.76%和3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534,P<0.01)。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管理不仅需要住院期间的规范治疗、健康教育,出院后要选择有效的随访及信息支持,实施骨健康关爱项目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探索实践的思考 下载:88 浏览:513

张鸿 王纬虹 刘玲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重庆市探索实践的"课余训练""留守儿童之家""托管家园""还原家庭教育""志愿者帮扶"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提出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需要遵循被动服务向主动引导、各自为战向统筹整合转变,着力行动主体、服务内容、组织管理等三个统筹,把握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优化关爱服务内容、创新关爱服务模式等三条路径的主要原则,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物质补偿、精神引领、思想文化输血补钙相结合,明确职能职责,强化家长责任等的对策建议。

社区学习共同体: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新模式——以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社区为例 下载:47 浏览:345

王小勇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在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现有工作模式中,寄宿制学校模式、代理家长模式、隔代教育模式、企业帮扶模式等常规模式都各自存在着某些弊端,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弥补了这些常规模式的不足,让留守儿童有了归属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了学业困难,培养了留守儿童兴趣特长,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合力,让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是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新模式。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腭裂患儿的效果观察 下载:59 浏览:382

黄香河 李建英 刘庆徐 彦彬 刘冰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次数、出院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日及术后第1天平均哭闹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可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减少术后患儿哭闹次数,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满意度。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腭裂患儿的效果观察 下载:92 浏览:523

黄香河 李建英 刘庆 徐彦彬 刘冰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另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入院的30例腭裂患儿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哭闹次数、出院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日及术后第1天平均哭闹次数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腭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增添人文关怀措施,可缓解患儿紧张情绪,减少术后患儿哭闹次数,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院服务满意度。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48

罗凤军 范维娜 刘斌 陈玉君 段姗 欧阳振波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流产后关爱服务对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门诊800例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人工流产服务,观察组在接受人工流产服务的同时给予其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续用情况、重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中高效避孕措施的应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能够促进女性选择高效避孕措施,提高高效避孕方式的使用率,降低重复流产率。

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对 下载:70 浏览:2048

芦豪 《当代艺术》 2024年10期

摘要:
在高中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负责任,但更需要赋予学生关爱,尤其是对差生的管理。差生的负面心理较为复杂,甚至有些差生会有人格缺陷,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在爱的管教中,升华学生的智慧与情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差生的心中也能够体会到爱的光芒。本文将针对高中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差生”爱的艺术展开探索。

高中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对策初探 下载:132 浏览:880

黄瑜君 《心理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本文通过: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与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真诚地交朋友;提醒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家长给予孩子永不间断的亲情;给予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亲情般的关爱;掌握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的心理动向;教育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等七个途径,初步探索高中单亲家庭子女艺术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智能家居环境下个人隐私与信息的民法保护 下载:157 浏览:2567

关爱麟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科技成果在不断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侵犯人们的隐私,特别是日渐成熟的智能家居,其形成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在方便人们实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美好愿景的同时,也会无孔不入的对于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权形成侵犯。那么怎样规避这样的不法侵害,以及如何利用2020年生效的《民法典》来进行保护个人隐私权和信息权。

共情体验培训对眼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 下载:221 浏览:2245

杨瑞 李梦(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共情体验培训对眼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关爱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2月~2019年5月我科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104名,对所有的护理人员的实施共情体验培训,观察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实施后的护理关爱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且各个学历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培训前后的理解差值和勇气差值也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讨论:共情体验培训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规范化培训护理人员的关爱能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研究流产后关爱护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1 浏览:982

吴迪清 金向天 金靓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流产后关爱护理在妇科门诊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出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人工流产的孕产妇参与,收治时间范围:2023年1月~6月,从中抽选出50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关爱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平均心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心率对比(P<0.05)。结论:在妇科门诊手术室接受流产患者采取关爱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

小学德育中尊重与关爱教育的实践探索 下载:201 浏览:2035

刘祺 《中国教育探索》 2022年9期

摘要:
我们常说“尊重”与“关爱”这两个词,但大家向来认为被尊重的人群必须是德高望重的,是比我们强大的,而被“关爱”的人群就要比我们弱小。这样的观点已经固化到人们的心中,可是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吗?在笔者所教过的学生中,有一群二年级的孩子们,他们也拥有同样的想法。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笔者深知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于是,笔者用了一个学期,来改变他们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 下载:267 浏览:2694

王秋芬 《中国教育探索》 2021年9期

摘要:
在当今教育领域,“强化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理念”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让学生懂得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本文主要深入分析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城市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策略研究 下载:68 浏览:886

白琳 《地理研究进展》 2024年9期

摘要:
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城市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关键在于策略创新。教师应结合地理知识,设计贴近留守儿童生活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家乡地理变化,增强归属感。同时,注重情感交流,通过地理故事激发情感共鸣,培养积极心态。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具,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地理素养。更重要的是,建立师生间信任桥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通过这些策略,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路径及实施研究--以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志愿服务为例 下载:283 浏览:2683

林云芸 杨亚敏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社会实践育人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把握新的发展契机,注重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发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依托边疆少数民族地域优势,将日益突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使命结合,利用教育学院师范专业优势,发挥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全面发展的特点,形成长期的教育关爱服务实践活动,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留守儿童开展服务,从而建立起一套地方高校关爱边疆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机制。

生命教育——用教育是为社会带来新的生命 下载:268 浏览:3143

杨红芝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7期

摘要: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正因为如此,教育之育就应从尊重生命开始,教人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毛泽东也曾说过,在世间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关爱生命,更加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

用心经营,培养自信 下载:220 浏览:2117

曾彩容 《当代市场营销》 2021年2期

摘要:
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教育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高中生物教学中关爱生命教育的研究 下载:93 浏览:1459

伍光健 《生物学报》 2024年10期

摘要:
当前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学习成绩也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生理意识。高中生物课就是随着素质教育进行改变的一门科目,它不仅告诉了学生生命从哪里来,还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可贵。高中生物课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在爱惜自己生命、爱惜他人生命的同时,自觉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和谐社会、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一款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造型设计研究 下载:354 浏览:2657

赵洪卫 《设计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前,我国残疾人已超过8千万人,每年新增因车祸,工伤,其他意外造成下肢伤残者约50万人。该群体是社会的弱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出行很困难,尤其需要一种适合他们心理和生理特征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具有操作简单、骑乘舒适稳定、维护方便、无污染和噪声低等优点,是腿部不便的残疾人的最佳代步工具。分析了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各部位具体的设计尺寸。在设计中考虑了安全因数,实现了无障碍设计与关爱性设计。研究了电动三轮车的造型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电动三轮车的色彩设计方案。整车造型采用仿生造型设计方法,实现了仿螳螂形态的腿障残疾人使用的电动三轮车的造型设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