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培育民族精神 下载:67 浏览:286

陈旭彬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探讨如何搭建德育工作平台;在和谐、有序的德育工作环境中,如何弘扬及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研究 下载:1427 浏览:1451

汪良琴 《当代音乐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音乐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价值给予了高度关注。这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重视德育的必要性,并将德育教育渗透、融入音乐教学之中,以发掘音乐的德育优势,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和实施研究 下载:156 浏览:2660

寿家丽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新时代下,感恩教育作为当前学校德育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教师应当深入探寻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价值,并要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使感恩教育完全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助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从感恩教育的内涵和应用于小学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入手,通过感恩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感恩课程主阵地的建设及家校联合共同助力三方策略,使小学生感恩教育更加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全面性,为促进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核心素养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下载:172 浏览:1463

王艳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与小学德育教育的关系、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

小学德育教育思路研究之我见 下载:165 浏览:1526

刘佳伟1 刘冬妮1 矫泽泓2 杜明月3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的教育方式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小学教育中,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德育,运用多种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个性,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实施德育工作中,要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德育的渗透,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从而达到德育实效。

用童心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 下载:57 浏览:501

刘维花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特别强调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体验、感受和探究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认识与理解,从而培养其正确的社会态度。到社会中去学习是本课程的特点。所以,品德课程的教师应该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兴趣,提升活动的价值。

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究 下载:79 浏览:261

邹维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德育一体化是针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知识教学灌输式、活动开展零碎化、整体统筹不到位这三个基本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将德育知识和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实现。一体化德育以系统论为方法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一个中心""两块内容""三大活动"。学校落实一体化德育,需要协调德育师资力量,合理安排德育课时,出台配套的德育评价体系,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等。

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以中山市三乡镇大布小学德育课程构建为例 下载:57 浏览:1277

简艳 《中国城镇》 2025年4期

摘要:
选择责任课程作为学校的课程主题,一方面是学校厚重的历史,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大布村形成了共和米基、大布村文化长廊、郑少康、孙一之故居为一体的三乡革命文化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沟通艺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117 浏览:1425

欧素芬 《中国艺术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教育行业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培育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的质量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身兼数职,其不仅需要教授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再加上教育方式的偏差使得部分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处于相对忽视的状态,进而对小学德育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对此,本文将对沟通艺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小学德育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小学德育课堂中伦理叙事的作用 下载:271 浏览:2846

江朝东 《国学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健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德育教学,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学,伦理叙事故事对德育教学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德育课堂中伦理叙事的作用 下载:218 浏览:2662

江朝东 《国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健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重视德育教学,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学,伦理叙事故事对德育教学十分重要,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基于传统茶道的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探究 下载:218 浏览:2713

肖蓓 《国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传统茶道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当代小学为了融合中国传统与德育教育,在传统茶道文化的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进步,针对传统茶道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理解,促使传统茶道文化成为推进小学生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谈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策略 下载:97 浏览:1005

廖敏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结合,可以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对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炼,以紧扣时事、建构平台和开展研学等为教学策略,做好结合、拓展、深化的文章,力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教育的路径研究 下载:367 浏览:3964

胡广宝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推动班级管理成效,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重要的教学任务。班主任要及时转换教学管理理念,结合小学生的天性特点和学习理解能力,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班级管理活动中,这样不但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参与热情,增进师生互动交流频率,更有助于学生德育水平及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体现出良好的班级管理实效。本文结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一些相应的德育对策。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172 浏览:2081

郑利香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班主任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去,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小学德育课程中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72 浏览:751

李娜1 李利君2 冯成新2 王艳艳2 张璐1 张金凤1 刘志华2 李俊1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中的情感教育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小学德育课程中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分析情感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在小学阶段的特殊性,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融合策略和实践方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创新策略探索 下载:66 浏览:684

展静静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8期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品质培养,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创新策略势在必行。为此,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爱国”与“文明”教育策略探索 下载:132 浏览:810

陈齐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德育课程中“爱国”与“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通过深入分析这两个主题在小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结合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本论文旨在为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音乐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策略研究 下载:115 浏览:1168

黎一飞 《中国教育探索》 2023年7期

摘要:
新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应当认识到,在音乐课程中,蕴藏着各种德育方面的内容,校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使学生们在德育方面的知识获得强化与丰富。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并未将德育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教师应当充分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来开展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从自我到社会:小学德育中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责任感培养 下载:78 浏览:942

杨敏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自我认知,是德育的基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定位都在不断地深化和重塑。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德育的引导,他们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认知的过程,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为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