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 下载:82 浏览:485

王颖1 白桦1 张凤芝2 窦姗姗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综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预防措施"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以"High risk factor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Prevention measure"作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结果孕前BMI、高龄、糖尿病家族史等是GDM的高危因素;现有的预防措施:风险评估、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基于网络平台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干预。结论应尽早的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GDM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模式及依从性的研究概述 下载:97 浏览:514

田云1,2 郑艳3 黄玉兰4 邓平基5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初级和二级预防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治疗存在早期缺乏预防,治疗后缺乏干预等问题,而心脏康复可使患者体力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有助于延缓和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心脏康复的临床重要性虽已得到多数国家认可,但患者依从性普遍偏低。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本文就心脏康复的治疗模式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期望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心脏康复中获益提供新的视角。

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影响的系统评价 下载:63 浏览:422

何书萍1 石静华2 罗昌韦3 李颖1 郭晓霞1 周复霞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康复路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CNKI、VIP、Wang Fang及Pub Med、the Science Dicrect、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后,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5篇,共1 307例患者(对照组639例,试验组668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运动功能明显得到改善[SMD=0.86, 95%CI(0.70, 1.02),P<0.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SMD=-0.85, 95%CI(-1.21,-0.49), P<0.001],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得到有效提高[RR=1.24, 95%CI(1.12, 1.37), P<0.001],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心房颤动患者症状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31 浏览:426

葛红玥 林梅 许志英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群特征,并分析影响症状群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多伦多心房颤动严重程度量表的症状分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律失常门诊的203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提取症状群,并通过卡方检验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及疾病特征对症状群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心房颤动患者存在3个症状群:心脏症状群(心悸、胸痛)、疲劳症状群(休息时呼吸困难、疲乏、眩晕)和运动症状群(活动时呼吸困难、运动无耐力)。性别、心房颤动类型、BMI、血栓危险度评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症状群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应加强女性、永久性心房颤动、合并疾病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识别,提供症状管理措施,改善疾病预后。

河南省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与评估的现状调查 下载:2 浏览:474

马珂珂1 郭园丽1 董小方1 杨彩侠1 张盼1 王敏2 高欢欢2 2020年12期

摘要:
调查河南省护士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与评估的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抽取河南省55所医院的965名脑卒中相关科室的护士,调查问卷通过专家咨询法制订,Cronbach'sα系数为0.832,内容效度为0.751,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29所三级医院、26所二级医院脑卒中相关科室的965名护士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4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62%;知识部分,10个专业相关判断题中,护士正确回答的题目数为(8.36±1.46)个;态度部分,93.71%的护士认为自身专业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其吞咽障碍情况,98.34%的护士认为有必要组建多学科团队进行吞咽障碍管理;实践部分,仅36.52%的护士按照最新指南推荐,在患者进食第一口食物、水或药物之前进行早期吞咽功能筛查;64.97%入院后早期吞咽功能筛查由责任护士执行。结论河南省护士对吞咽障碍的基础知识水平及态度尚可,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筛查与评估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护士未采用指南推荐的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提示护理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推行循证转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 下载:20 浏览:428

冯梅1 王茜2 苏洁2 曹晓翼3 王文秀1 吴小玲1 吴颖1 朱晶1 张焱林1 李玲利4 蒋艳3 2020年11期

摘要:
探索联合救治模式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中应急护理管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通过对病房环境、医疗条件、患者病情和护士结构现状进行评估后,对武汉市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联合救治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重构三级责任制护理管理,进行护士优势组合排班、多形式规范培训、"两手准备"保障物资供应、"双保险"供氧、落实网格化督导防控措施等方式对隔离病房实施应急护理管理。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合作下,联合救治模式开展顺利。2020年1月27日—3月15日,病房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97例,治愈出院84例(86.59%),病死1例(1.03%)。无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开展联合救治,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的人力资源、医疗物资和专业技术支援,为患者成功救治赢得时间,同时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 下载:122 浏览:432

王伟1 张晓曼2 孔冬3 周文红3 金琳3 魏民3 杨丽娟3 2022年11期

摘要: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管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从数量控制、风险筛查、疫情调查告知、身份证和陪护证双证管理、辅助检查陪检服务、医保预审核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时点稽查法评价措施落实效果,用信息化手段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2020年1月28日—3月2日,综合管理实施前1周及实施后第1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为1∶1.083和1∶1.002;实施后第2~4周,患者与陪护人员比值分别为1∶0.988、0.932、0.918。3次时点稽查结果显示,实行门禁管理、陪护人员签署告知书、每日2次常规体温监测并登记、无外出就餐等多个项目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陪护人员电梯入口处双证管理落实率为23%~46%,在医院入口、电梯入口口罩佩戴规范率较高(91%~100%),但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3次稽查结果分别为58.76%、61.54%、77.69%。结论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综合管理措施落实有效,电梯入口双证管理落实率、住院病区内口罩佩戴规范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与应对策略 下载:20 浏览:430

王霞1 王贞慧1 孙超1 张颖惠2 袁晓宁3 李敏敏4 赵培玉5 苗苗6 2020年11期

摘要:
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某重症病区进行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管理现存的风险,明确应急管理方向。方法以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为指导,结合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制订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于2020年2月21日—25日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指标风险值和矩阵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风险值提示,以下事件需重点关注:C8护士发生针刺伤(0.447 6)、B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抢救(0.413 0)、C10护士被感染(0.411 0)、B2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0.407 4)、C9医生被感染(0.359 8)、E3氧气压力不足或中断(0.329 1)、D9药品供应短缺(0.324 2)、E2职业防护装备不足(0.317 9)、C12医护人员因急患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0.309 1)、C7医生发生针刺伤(0.298 2)、E1工勤人员不足(0.293 5)、B6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0.292 4)、C6护士心理调适不良(0.289 1)。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价,进而指导分类施策;同时,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身心健康。

兰州市37例境外输入性不同文化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下载:11 浏览:410

张志刚1 蔡小林2 马芳丽3 吴雨晨1 陈可4 付晓燕5 贺菊芳6 魏花萍5 2020年11期

摘要:
分析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护理37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方法 2020年3月5日—14日,对兰州市定点医院收治入境的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分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问题,制订综合护理计划,尊重患者的信仰,经过精准的护理,确保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多方面的需求。结果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满足37例患者的多元文化需求,治疗期间未发生配餐失误、祷告相关冲突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没有护理纠纷和投诉,在尊重患者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境外输入性不同文化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准确评估患者的需求,需注重提供多元的、基于文化需求的个性化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1例3月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 下载:21 浏览:356

黄国兰1伍晓青1屠丹丽1诸纪华2周红琴2叶盛3徐红贞2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1例3月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做好隔离病房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调配,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重视患儿的心理活动和家长的心理护理,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患儿住院21 d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后出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下载:21 浏览:428

汪晖 王颖 吴欣娟 郑一宁 2020年10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热门诊管理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专家共识、期刊文献,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管理实践经验,整理形成草案,经过5轮线上会议及专家咨询,修改形成终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果《共识》包括管理基本要求、环境与布局、护理人员配备与管理、预检分诊、患者管理、物资管理6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 浏览:312

许湘华1 谌永毅1 李旭英1 欧美军1 何瑞仙2 吴婉英3 刘东英4 张曦5 关琼瑶6 2020年10期

摘要: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大五人格和工作接纳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抽样,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工作相关接纳行动问卷、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国内6个省市的6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856份,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48.55±18.39)分,条目均分为(3.24±1.23)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与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感人格和工作接纳呈正相关(r=0.347,0.237,0.284,0.288,0.541,均P<0.01),与开放性人格呈负相关(r=-0.077,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岗位、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工作科室、用工性质、适应性和利他性人格、工作接纳是工作投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7.7%。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接纳在大五人格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1%。结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处于中度工作投入状态,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质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通过增进工作接纳来提升其工作投入程度。

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下载:22 浏览:334

王励飞1 孔骞1 米元元2 汪冕3 冯志仙4 吴亚美5 李睿明1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与评价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Embase、Pub Med、Psyc INFO、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1月,采用2016版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提炼44个结果,归纳成9个新的类别,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1)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负性情绪表现,心理应激来源;(2)照顾者的正性心理感受:心理弹性增强,照顾角色强化,享受照顾过程,转变生死观念;(3)照顾者的心理支持需求:专业人士支持,同伴亲友支持,精神信仰支持。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的负性心理问题,发挥正性心理效应,帮助照顾者强化社会支持系统,满足其心理支持需求,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非药物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下载:21 浏览:439

朱文敏1 魏小龙2 2020年9期

摘要:
对多种用于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使用Review Manager 5.3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STATA 15.0展现各研究之间的网状关系,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进行收敛性评价,建立贝叶斯模型,通过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呈现每个干预方法成为最佳干预的可能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 739例乳腺癌康复期患者。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是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方法,概率分别为72%、59%和4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可优先考虑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乳腺癌患者症状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11 浏览:237

卜晓繁1 谌永毅2 韦迪3 李双双1 金彩4 洪文静4 刘翔宇5 2020年9期

摘要: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种类、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疲乏、疼痛、认知功能障碍、淋巴水肿等症状的管理效果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2 浏览:268

马玉芬1 邓海波2 王晓杰3 徐园4 汪晖5 王磊6 王钰7 朱丽筠7 鲁乔丹8 孙建华9 刘戈10 吴欣娟7 2020年9期

摘要: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1移2精3零”预检分诊管理 下载:12 浏览:442

陈彦芳1 谢日华1 熊紫玉1 张颖兰2 周乐鹏1 罗静兰3 王洁1 刘靖萍1 郭丽兴4 李曼曼5 李伟健6 刘春华7 2020年9期

摘要: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管理及培训 下载:2 浏览:309

冯梅1 曹晓翼2 龚姝2 魏申毅2 王磊2 李进2 蒋艳2 李继平2 2020年8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背景下,强化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和关键环节管理,保证疫情救治、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的多重需求。方法通过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强化管理、培训、防控3大环节,进行合理纵深分工,协同网格管理;科学评估疫情,动态人力调整;专项在线培训,保证全员覆盖;及时评价考核,注重实战演练;实时动向管理,有效隔离管理;充分重视人文,做好心理调适。结果疫情防控期间完成4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科室调配;完成专项在线培训4场,平均培训参与率≥90%,课程满意度≥95%,指导完成19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有效隔离,做到规范化培训护士院内零感染。结论疫情期间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可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安全,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衰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良健康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下载:4 浏览:421

赵妹1 张强2 聂立婷1 孙红3 2020年7期

摘要:
系统评价衰弱对COPD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Wiley Onli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EBSCO、CINAHL、Springer Link、Scop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8月,收集关于衰弱与COPD患者不良健康结局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根据研究类型选择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或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视纳入研究情况进行Meta合并或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2项研究,包括7项队列研究和5项横断面研究,总样本量4 196例。基于整合衰弱模式对健康结局进行分类,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衰弱可导致COPD患者失能风险升高,失能程度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医疗资源使用增加和死亡风险升高。结论衰弱与COPD患者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国内学者应提高对衰弱的关注度,早评估、早识别、早干预衰弱,有利于预防或延缓衰弱的进程,改善COPD患者的健康结局。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8 浏览:239

宫玉翠1 陈洁雅2 李平东1 张国龙2 曾秋璇2 李佳颖2 2020年7期

摘要:
编写《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推动我国肺康复护理的规范化发展。方法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5名专家进行访谈、对19名专家进行函询确立《共识》的一级、二级主题,邀请10名该领域护理专家对形成的《共识》初稿进行同行评议,对《共识》内容进行修改及完善。结果通过专家函询,确立了14个一级主题和40个二级主题,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895,熟悉程度为0.839,权威系数为0.867;2轮专家函询一级、二级主题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1、0.151和0.205、0.149,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轮专家函询一级、二级主题变异系数为0.197、0.200,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二级主题变异系数为0.202、0.237,均<0.25,表明专家的判断结果相对一致。结论《共识》融合了19名临床护理专家的建议,结果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该《共识》不仅能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指引,还为该领域指南、标准的制订奠定了基础,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验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