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57 浏览:259

程华 张侠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8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斑块检出率、斑块发生部位、斑块类型、血流参数及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斑块检出率、IMT、软斑及混合斑发生率均较高,硬斑发生率、阻力指数、舒末流速、峰值流速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发生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判断斑块类型及血管内膜厚度,显示血流参数,对早期疾病诊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主体功能区划细分研究 下载:47 浏览:372

鲁的苗 朱晓东 吴成建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6期

摘要:
文章选取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相关文献及政策的基础上,以自然要素斑块为基本单元,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3个方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数理方法对主体功能区进行初分和细分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可进一步细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强限制开发区、弱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结果为规范武汉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线性文化遗产现状特征及其保护路径——以徽州古道为例 下载:32 浏览:333

储金龙1 李瑶2 李久林3 《中国城镇》 2019年12期

摘要:
徽州古道蕴含历史与文化底蕴,对徽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通过GIS平台选取遗产斑块密度、β系数、空间整合度指标,以徽州古道为例,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量化分析并总结出徽州古道现状特征,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徽州古道与沿线村落密切相关;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从整体出发。并从斑块更新与活化、廊道连接与优化、基质保护与提升三个方面探讨了徽州古道线性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途径。

基于生灭过程的多斑块毒杂草入侵模型及空间模拟 下载:43 浏览:332

刘华1 杨鹏1 谢梅1 冶建华1 马明1 魏玉梅2 《数学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将生灭过程模型应用到多斑块毒杂草入侵问题中,研究毒杂草与周围有限数量斑块的可食牧草之间的入侵关系.借助生灭过程理论,利用全期望公式构建微分方程,计算出毒杂草的期望值.通过讨论极限期望,分析得出毒杂草成功入侵至周围斑块的条件.采用元胞自动机理论将入侵模型扩展到空间网格进行模拟研究,分析毒杂草属的空间分布类型,为毒杂草的控制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若毒杂草的内禀增长率大于死亡率且内禀增长率和死亡率之差大于毒杂草的入侵率时,毒杂草成功入侵至可食牧草的概率变大,增加了可食牧草灭绝的风险,不利于可食牧草的续存;(2)若毒杂草的内禀增长率小于死亡率或内禀增长率和死亡率之差小于毒杂草的入侵率时,毒杂草没有足够的生物量向可食牧草入侵,毒杂草成功入侵至可食牧草的概率变小;(3)毒杂草的入侵作用影响了毒杂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加快了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

降脂治疗对冠心病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94

张孝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降脂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指标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斑块数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 pro tein,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 pro tein,HDL-C)升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斑块总数、软化斑块、中间型斑块数目与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CAC)积分较低,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脂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血脂水平。

年龄和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05

张晓苹 朱晓东 崔玉玲 李效丽 刘科卫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年龄和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IR)对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行动脉超声的3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糖代谢是否异常分为观察组(糖代谢异常,200例)和对照组(糖代谢正常,100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颈动脉斑块者占59.00%(177/300)。对照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OR=1.06,95%CI:1.01~1.12,P<0.05),而观察组患者是年龄(OR=1.07,95%CI:1.03~1.10,P<0.01)和HOMA-IR(OR=1.53,95%CI:1.16~2.01,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可增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而糖代谢异常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HOMA-IR。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五聚素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下载:95 浏览:518

郜俊峰 曹建 秦延昆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五聚素3(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11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55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颈部斑块特征及狭窄程度患者的Lp-PLA2、PTX3及MMP9水平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的Lp-PLA2、PTX3及MMP9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43、9.293、18.339,P <0.05);不稳定型斑块的病例组患者的Lp-PLA2、PTX3及MMP9测定值均高于稳定型斑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05、5.364、11.707,P <0.05);轻度、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的Lp-PLA2、PTX3及MMP9测定值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38、16.854、20.641,P <0.05);脑梗死患者的Lp-PLA2、PTX3及MMP9测定值与患者IMT测定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581、0.556、0.602,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Lp-PLA2、PTX3及MMP9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且与颈动脉斑块特征及狭窄程度有关。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12 浏览:2691

罗静 王玫 周宇 李小双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脑梗死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估。方法:纳入2021.3~2022.5期间收治的48例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48例未患有脑梗死的患者(常规组),对两组斑块显影分级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斑块显影程度为I级与II级数量低于常规组,III级与IV级数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脑梗死间相关性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清热解毒法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主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498

魏伟超1 金政2 李俊龙2 皮建彬2 褚庆民3 吴伟3 《中国中医药》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研究清热解毒中药对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氯喹组及立普妥组。干预后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外弹性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和斑块负荷(PB);计算斑块的不稳定性指数(Ⅵ)。结果 IVUS检测EEMA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A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及氯喹组增加(P<0.05),而氯喹组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PA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较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PB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低于模型组(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在LA、PA、PB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与立普妥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减小PA及PB,增加LA及降低Ⅵ,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稳斑效果越好,其效果与立普妥相当。

中风康复胶囊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形成相关因素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338

赵平丽1 吕哲1 秦合伟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风康复胶囊治疗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对斑块形成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风康复胶囊。4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血流变和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ET-1、MDA和vW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且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LDL-C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风康复胶囊能够抑制斑块进展,改善血管内径,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发生,这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流变指标和调节血脂有关。

老年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多模态超声与常规超声对比研究 下载:157 浏览:1657

​杨青 冯银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通过研究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超声特征,对比多模态超声与常规超声对老年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86例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有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多模态超声和常规超检声,以HRMRI检查结果为影像学金标准,对比分析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86例患者斑块的内部主要回声、结构、表面形态、斑块内低-无回声区、斑块内钙化强回声、有无形成血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RMRI为影像学金标准,多模态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结论 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常规超声成像技术对识别颈动脉易损斑块有局限性,多模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

颜乾麟衡法论治冠状动脉斑块临证思维 下载:91 浏览:523

范俊飞1 刘珺1 王博2 颜琼枝1 韩天雄1 夏韵1 颜乾麟1 《当代中医药》 2018年4期

摘要:
总结颜乾麟教授以衡法稳定、逆转冠状动脉斑块临床经验。认为冠脉斑块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衡,同时肝失疏泄、脾虚失运亦为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故以衡法为基本治疗准则,力求恢复气血平衡为要。总结临证分期辨治思路,初期以肝气郁滞为主,治以疏肝解郁;中期气滞血瘀,治以清气活血;中后期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后期阳虚血瘀,治以温阳活血。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及其与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下载:34 浏览:409

朱香妮1,2 黄莹山3 邵亚军1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及其与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6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对受检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类型进行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斑块与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中具有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硬斑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软斑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软斑块患者(P<0.05)。结论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检测颈动脉情况及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干预研究 下载:414 浏览:4186

杨虹 陈苏云 吕萍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探究于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有效机制分析。方法: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医院收治于2017年11月到2019年10月于门诊体检检出动脉易损斑块老年患者,共计80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划分小组,40例设为参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40例设为研究组,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hs-CRP、TG、TC、LDL-C等指标均低于参照组数值,HDL-C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几率均衡(P>0.05)。结论:于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方案,应用价值高。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876

王安琼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前来我院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n=30),再选取3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均于2023.03-2023.12参与研究,且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检查结果,观察组内膜毛糙、回声增强以及管壁增厚率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IMT值,观察组左侧、右侧的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检查指标,观察组的内径高于对照组,舒张末期流速、峰值流速以及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