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产品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下载:25 浏览:263

刘皓1 韦淑毅2 吕春晖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4期

摘要: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也是所有酵母产品共有的、最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文章建立适合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采用稀酸提取法提取样品中的谷胱甘肽,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荧光法检测。检出限为(S/N=3)6.7μg/L,定量限为(S/N=10)22.5μg/L。在5~100 mg/L范围内,待测物浓度与荧光信号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收率在92.11%~101.35%,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6%。市售富硒酵母及硒营养补充剂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0.120±0.000)~(1.315±0.027)mg/g。市售高活性面包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为(9.805±0.516)mg/g。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可在1.5 h内完成全部检测过程)、经济、可靠,可用于各类酵母产品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定量检测。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饮料中10种合成色素的含量 下载:76 浏览:492

何林飞1 刘常凯1 唐文武2 辛丽娜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8期

摘要: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制饮料中10种常见合成色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25%氨化甲醇提取,冷冻沉淀法除蛋白后,采用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Agilent5HC-C18(2)(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和0.02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范围(190~700)nm],选择254 nm作为检测波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常见合成色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1~5.0)mg/L,相关系数为0.9996~0.9999;检出限为(0.012~0.024)mg/L,平均回收率为91.2%~101.4%(n=3),相对标准偏差为0.6%~2.4%。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性高,可广泛用于自制饮料中10种常见合成色素的含量测定。

类丹皮酚的结构修饰与在模拟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和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34 浏览:357

胡丁旺1 方权辉2 彭永练3 林友文2 陈莉敏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丹皮酚、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3-羟基苯乙酮、2-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先与1,4-二溴丁烷合成缩合物,再与酮洛芬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用HPLC考察目标化合物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降解情况,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经MS和1H-NMR确证其结构。HPLC证明其在体内稳定。小鼠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目标化合物在胃肠道pH值中稳定,抗炎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类丹皮酚的结构修饰与在模拟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和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22 浏览:238

胡丁旺1 方权辉2 彭永练3 林友文2 陈莉敏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9期

摘要:
丹皮酚、2-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3-羟基苯乙酮、2-羟基苯乙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先与1,4-二溴丁烷合成缩合物,再与酮洛芬合成系列目标化合物。用HPLC考察目标化合物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降解情况,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合成了5个目标化合物,经MS和1H-NMR确证其结构。HPLC证明其在体内稳定。小鼠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目标化合物在胃肠道pH值中稳定,抗炎活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过氧化苯甲酰 下载:93 浏览:498

宣栋樑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违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方法以Na2S2O3作为还原剂,将牙膏中的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为苯甲酸,再经MA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经XDB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缓冲液(0.02mol/L,p H=4.9)(33∶67,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本法在0~100mg/L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为0.3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8%7.9%,回收率范围为97.6%100.5%。结论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牙膏中违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质量检验的研究 下载:201 浏览:2020

陈海丹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含量测定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分离度达不到检测要求,导致测定结果不稳定。参考原标准及《中国药典》,根据试制的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的质量研究结果而制定本标准,修订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CO2泡沫剂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下载:521 浏览:3122

仉莉 《天然气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通过对流动相类型及洗脱方法进行优选,建立了一种测定CO2泡沫剂溶液浓度的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该方法采用自制的疏水型色谱柱,以甲醇/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定量测定CO2泡沫剂的浓度。利用该方法进一步测定了CO2泡沫剂浓度为10000 mg/L时,在油砂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4.5 mg/g。

盐酸特比萘芬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163 浏览:2543

贾晓东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对盐酸特比萘芬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对药物的控制方法进行建立。方法:采用的卡波姆-940,将其做为该实验当中的凝胶基质,将其使用在盐酸特比萘芬片凝胶剂中,在对其含量进行测量时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盐酸特比萘芬片的线性关系良好时其浓度范围是在0.1~2.5mg·l之间,在该范围中其回收率达到了99.0%,RSD为0.39%。结论:使用该方法对盐酸特比萘芬片凝胶进行制备其方法操作起来简单,性质稳定且其质量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食品添加剂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研究 下载:256 浏览:2912

​杨凡 《中国食品与营养》 年期

摘要:
目前食品生产加工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已经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它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气相、液相、薄层、比色法等传统色谱方法程序复杂,灵敏度不足,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同时检测。离子色谱的应用不受传统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束缚,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基于此,针对食品检测中离子色谱法的应用相关知识,本文从可行性和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验中的实施与应用探究 下载:326 浏览:3260

刘怡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2年7期

摘要: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作为当前大多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为保障食品安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更先进地检验出市面上大多数食品添加剂,以实现食品安全,通过各种检测手段与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准确性提升措施 下载:365 浏览:4548

朱贵平 李洪琴 黄小兰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食品添加剂存在致癌风险,因此针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安全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运用普遍,对保障食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准确性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光度法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效果对比 下载:165 浏览:1685

卢东 《中国中医药》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光度法(SFB)在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Ts)的效果。通过对中药材样本进行提取、净化、分离和检测,我们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操作复杂性和检测效率。实验结果表明,HPLC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是检测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更优选择。

药物检验分析中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 下载:30 浏览:785

纪洪莉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以及药物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各种分离分析技术也层出不穷。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样品组分容易吸收、样品处理方法简单、检测自动化、适用范围广、药物成分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以及分离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为监测药品及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平台。因此,本文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详细报告如下。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应用研究 下载:193 浏览:3069

赵雷 《当代中医药》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以芍药苷、甘草苷和肉桂酸类比较常见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对为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最后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更加优化的测定方法。结果: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的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合理、有效,结果可靠度高。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方法可行,值得被广泛推广。

罗红霉素分散片工艺和质量分析 下载:173 浏览:1983

吴德明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6期

摘要:
通过药品合成工艺和研究实验,对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制作工艺、药剂质量和检测情况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出最佳、最优质的药品合成方式。方法:先对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制造方法和工艺做了判断,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罗红霉素分散片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常规生产条件下的罗红霉素分散片质量基本达标,能在2分钟之内完成药物溶解,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其药效较好,也说明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罗红霉素分散片质量检验。结论:罗红霉素分散片制备工艺必须要科学、合理,检测措施要符合制备标准和需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 下载:99 浏览:3060

刘玉婕 《当代中医药》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药制剂中的消炎成分进行检测,建立中药制剂消炎成分的检测方法,明确中药制剂的消炎作用。方法:以小儿双解止泻颗粒和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的黄芩苷和异秦皮靛作为研究的消炎成分,使用的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消炎成分加以确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 下载:54 浏览:589

黄静广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探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采用Thermo C18(250×4.6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0.2%氨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设定为1.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245 nm,进样量为20 μl。在上述条件下,进行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分离和检测。结果:钩藤碱、异钩藤碱在0.01~0.0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和0.83%;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 μg/ml和1.5 μg/ml,异钩藤碱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 μg/ml和0.5 μg/ml。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均稳定。随机测定10批次钩藤样品,结果显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批钩藤药材中,带钩茎枝和叶中的异钩藤碱含量较高,而钩、无钩茎枝和主干中异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带钩茎枝和主干中的钩藤碱含量较高,无钩茎枝、钩和叶中的钩藤碱含量依次降低。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研究发现,除传统药用部位带钩茎枝外,钩藤的其他部位均含有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为钩藤药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