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38 浏览:328

颜小香 饶克瑯 陈晓青 曹琼璐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健脾益肾法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肾病科就诊的慢性肾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慢性肾炎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运动及生活指导;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予心理干预,并采用健脾益肾法穴位按摩,两组均观察1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结束后对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F-36评分中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与试验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HAMD、HAMA评分与试验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结论:健脾益肾法穴位按摩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69 浏览:454

张晨 靳萍 姜尤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抑郁治疗(口服黛力新,每日1次,每次1粒,晨服)并进行情志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P<0.05)。结论: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可使肝郁脾虚型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赋能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下载:158 浏览:1493

郑江燕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对初产妇,分析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赋能教育对其产后泌乳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分娩的6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行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赋能教育)与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后1 d,两组泌乳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 d、产后3 d,观察组泌乳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行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赋能教育,能有效改善产后泌乳情况,增强母乳喂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数据挖掘的便秘患者选穴规律分析 下载:21 浏览:387

陈丽坚 萧鲲 肖明月 张翠玲 2018年12期

摘要: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便秘的选穴配伍规律,为便秘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便秘""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按揉"为关键词,从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穴位频次描述性分析和选穴规律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1篇,包含89个穴位,针对人群多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的患者;最常见的选穴依次为天枢穴(18.52%)、中脘穴(10.44%)、足三里穴(10.25%)、支沟穴(6.22%)、气海穴(5.72%)、关元穴(5.47%)和大横穴(5.16%);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选穴位置不一。结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便秘患者是常见的穴位按摩人群,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穴位配伍治疗便秘效果较好,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应该选择不同的穴位按摩。

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联合中医循证护理对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35 浏览:2235

梁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评价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腹泻患者(2022年6月~2023年1月)为研究主体,总例数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分为2组,对照组施以腹泻常态化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循证护理,比较效果(症状缓解用时、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①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在腹痛、大便次数及性状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功能: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G及补体C3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活质量:立足于精神、活动、睡眠等因子上,观察组所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脱水、感染等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比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家属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康复效果:观察组止泻、大便及食欲恢复用时相比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辅以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结合中医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迅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免疫功能,规避不良反应,利于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在心衰病人的护理应用分析 下载:304 浏览:3240

董丽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讨论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在心衰病人的护理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接诊收治的52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6例,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应用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衰患者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心功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对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意义 下载:26 浏览:438

钟兵华 黄晶 郭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在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方法:本文所选研究对象为产妇72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母婴结局、产时疼痛程度、不同产程时间、负面情绪、自我效能感以及分娩控制感等。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SDS评分、SDS评分、新生儿窒息率、脐带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均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自我效能感评分以及分娩控制感评分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予以中医穴位按摩联合拉玛泽呼吸法与导乐分娩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减轻分娩疼痛感,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36 浏览:488

邱清芳 汪筱佳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对睡眠障碍患者开展中医穴位按摩护理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能积极改善睡眠质量,探讨此项联合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抽取64例,均在住院后因环境或手术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失眠,在相同治疗措施后,分2组安排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穴位按摩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通过各项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SQI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护理联合耳穴压豆用于失眠患者治疗,能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可于临床推广。

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康复护理阐述 下载:221 浏览:2262

李洁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6期

摘要:
中风也叫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而中风其实也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学统称。中风发病急骤,进展快速,而且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以老年人为主,容易复发,并发症多,这些特点都导致其成为老年人晚期“杀手”之一,成为冠心病、癌症同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型。中风(中经络)与西医某些可导致一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的疾病类似,比如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发病后患者会有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肢体麻木,而最主要的特征是无意识障碍,但进展出意识障碍,则属于中风中脏腑范畴。中医治疗重视辨证论治,而中医将中风(中经络)辨证分为五种类型,除了提出辨证治疗,还认为需辩证施护,且配合有效的中医康复护理,才能更好地改善预后。本文就中风(中经络)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借鉴。

中医穴位按摩在老年便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244 浏览:2164

徐晓燕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中医穴位按摩的应用效果,观察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0月中医内科门诊收治的8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对比护理有效率、便秘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护理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便秘症状积分较低,P<0.05;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SF-36量表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便秘患者护理中采取中医穴位按摩可改善其便秘症状,提高总体疗效,建议推广并临床广泛应用。

15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3015

苏国盈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对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就诊的100例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复眠、头蒙欲睡、睡而不实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化裁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严重失眠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临床症状。

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55例疗效观察 下载:24 浏览:220

李军 熊小兰 赵吉奎 陈博儒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将11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治疗组采用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低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上下肢肌力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步行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药棒穴位按摩联合电针治疗脑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穴位按摩联合益生菌辅助干预在小儿便秘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 下载:89 浏览:716

杨淑红 李彬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益生菌辅助干预在小儿便秘中的应用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4年4月接受治疗的82例小儿便秘患儿,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为41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益生菌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穴位按摩联合益生菌辅助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胃肠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排便疼痛、排便不尽感、腹胀腹痛及排便困难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G-II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G-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益生菌辅助干预在小儿便秘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胃肠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穴位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在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 下载:145 浏览:1891

张宁 柴晓风 李洁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观察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血透病人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维持性血透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连续观察1月。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和肾脏疾病相关生存质量(KDTA)的得分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 PSQI的各个维度得分明显降低, KDT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紊乱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提高生存品质。

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研究 下载:141 浏览:1585

严敏 《中国中医药》 2024年7期

摘要:
观察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本院7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基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对比基础组更高,有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料与穴位按摩联合针灸理疗可提升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使患者不适感减轻。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带状疱疹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97 浏览:809

黄波 王倩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在治疗带状疱疹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疱疹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3d、7d以及14d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病人进行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痛苦,加快水疱的消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中医情志护理加穴位按摩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下载:148 浏览:1725

刘俊杰 《当代中医药》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中筛选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下载:182 浏览:1548

龙灵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2月至2023.02月医院收治的产妇,入选对象共7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39)与研究组(穴位按摩+中药热奄包外敷,n=39)。对比两组的产后恢复效果。结果:在产后恢复总有效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中药热奄包外敷用于产妇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穴位按摩辅助参梅草含漱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疗效研究 下载:134 浏览:1403

金水英 潘缙莲 黄映秋 张小明 胡爱映 朱伟群 王聪 章静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辅助参梅草含漱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22年9月一2023年4月前来缙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心力衰竭合并口渴患者100例作为研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温开水含漱法,观察组50例予以穴位按摩辅助参梅草含漱液含漱。比较2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口渴感困扰量表评分(TDS-HF) 、 数字评分法(NRS) 、 静态全唾液流率(UWS)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临床疗效。 结果 2组干预后TDS-HF、 NRS评分下降 , 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干预后UWS值上升, 观察组UWS值、 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穴位按摩辅助参梅草含漱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口渴感的疗效突出,能显著改善囗渴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