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66 浏览:398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早期仍存在干眼、流泪等眼表症状,但该症状是短暂的,通常术后3个月会恢复。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47 浏览:410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早期仍存在干眼、流泪等眼表症状,但该症状是短暂的,通常术后3个月会恢复。

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 下载:68 浏览:442

刘婧 邓吉安 夏桂兰 董云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后眼表改变。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28例(28只眼)患有单眼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的患者,年龄在56~75岁,将28例(56只眼)患者双眼分为手术组眼与非手术组眼,其中手术组眼为患有老年性下睑内翻合并眶脂肪脱垂眼,行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去除术;非手术组眼为同一患者另一只健眼,无需处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观察眼表变化。结果手术眼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1个月OSDI量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与术前OSDI量表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眼组与非手术眼组在术前、术后7 d及1个月BUT、FL及S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手术组眼仍存在眼表症状,但在术后3个月时再次比较上述指标发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行老年性下睑内翻矫正联合眼袋

多元化切口个性化矫正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 下载:57 浏览:357

闫丽钱勇赵娜刘菊段文静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多元化切口、个性化矫正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的手术方法以期获得最佳临床矫正效果。方法按照老年人不同的个人意愿,依据眉的位置和形态、睑缘位置及上睑提肌肌力、上睑臃肿及凹陷、眼睑的皱纹等,选择多元化切口和有针对性术式,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1例(182只眼)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者85例。满意者共70例,占82.35%;较满意者共12例,占14.12%,其中4例眉上切口瘢痕评分>1分,1例眉尾下垂,术后重睑线不流畅1例,4例重睑皱褶不对称,2例上睑皮肤松弛改善不明显;不满意者共3例,占3.53%,其中2例眉上瘢痕评分>1分,1例重睑皱褶不对称。满意率为96.47%。结论对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的患者,应采用多元化切口,根据个性化特点和个人意愿,选择适合的切口和术式,不仅改善了患者症状,同时也获得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17

林云志 赵伟 姚勇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7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35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B组35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7 d、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各时间点术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角开放程度与术前相比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角度比较,A组较B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365,P=0. 000)。各时间点B组手术并发症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探究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 下载:113 浏览:1189

范燕丽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80例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估、VAS量表评估及膝关节功能评分(KS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膝关节功能。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2 浏览:677

张英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9月-10月所接收的发生老年性脑梗塞的患者(7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展开分组,最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5例,将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大便(6.69±0.73)分、小便(6.06±0.48)分、修饰(3.84±0.25)分、用厕(6.86±0.38)分、进食(6.28±0.49)分、转移(8.38±1.22)分、活动(8.03±0.85)分、穿衣(7.94±0.55)分、上下楼梯(7.97±0.65)分、洗澡(4.37±0.36)分,高于对照组的(5.31±0.48)分、(4.84±0.35)分、(2.34±0.16)分、(5.01±0.26)分、(4.94±0.37)分、(6.67±1.04)分、(5.94±0.63)分、(5.54±0.26)分、(6.85±0.53)分、(2.53±0.27)分(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的干预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较好的恢复。

PVP和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下载:65 浏览:370

杨琳 魏冬霞 杨璞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d、3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变化,且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VP和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下载:68 浏览:385

杨琳 魏冬霞 杨璞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和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视觉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 d、3个月、6个月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变化,且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15

李臣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84 浏览:367

袁桂影1 陈丽欢2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压疮、肌肉萎缩、肺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HAMD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与精神负担,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496

朱丹丹 张午寅 程伟 刘莹 吕春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超临界提取黑龙江类叶牡丹果实中脂溶性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其组成,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应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类叶牡丹果实,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对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0个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离子流成分的94.24%,脂肪酸酯类占38.707%,其中甲酸异戊酯(isopentyl format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2.536%,脂肪酸类化合物占36.88%,脂肪醇占8.005%,烷烃占5.51%,尚含醚、酮类、烯烃类、生物碱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对各菌株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CO2提取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酯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本方法为类叶牡丹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且提取物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511

蒋鹏飞1 彭俊2 曾志成3 姚小磊2 沈志华4 陈向东2 彭清华1 《当代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的疗效。方法 70例w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51眼)和对照组35例(50眼)。对照组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ml治疗,每个月1次,共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散血明目片,每次2.4g,每日3次,共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电图(a波、b波振幅及潜伏时),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眼部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测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与本组前一时间点比较,两组治疗1、2、3个月后BCVA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1、2、3个月两组患者BCVA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a波、b波振幅,RI、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3个月a波、b波振幅及RI、C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对照组治疗1个月PSV外,两组治疗1、2、3个月PSV、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3个月PSV及治疗1、2、3个月ED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出现结膜充血1眼,对照组出现结膜充血2眼,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治疗组复发4例(5眼),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11例(15眼),复发率为34.0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能促进wAMD患者视网膜渗出及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对wAMD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护理干预和治疗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30 浏览:1309

刘星勤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1期

摘要:
老年性阴道炎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疗程长的特点,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为缺少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帮助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更好的改善相关症状,增强治疗效果,本研究在既往临床研究基础上对护理干预和治疗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中的护理进行综述。

山茱萸及其复方在老年性痴呆治疗中的作用 下载:53 浏览:480

甄蓉蓉 张立敏 安红梅 《中国中医药》 2020年10期

摘要:
围绕老年性痴呆行为学、病理学、发病机制等环节综述了山茱萸有效成分及其复方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研究现状,为补肾益精生髓中药在临床防治老年性痴呆中的使用提供依据。

从阳论治老年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思想 下载:89 浏览:501

范彬歆1 林丹红1,2 《当代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通过分析古代文献,总结阳气对老年性痴呆的影响以及从阳论治原则在老年性痴呆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从阳气功能的角度探讨老年性痴呆病机,认为阳虚温煦不足,精血不充,神明失养;阳虚推动无力,痰瘀丛生,阻滞脑窍,均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从阳论治老年性痴呆的中医康复思想,具体包括以调理督脉、激发阳气为核心的针灸康复法,以补益心气、振奋心阳为核心的药物康复法,以动而生阳、平衡阴阳为核心的运动康复法。

老年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多模态超声与常规超声对比研究 下载:157 浏览:1650

​杨青 冯银星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通过研究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超声特征,对比多模态超声与常规超声对老年性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86例定西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有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多模态超声和常规超检声,以HRMRI检查结果为影像学金标准,对比分析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86例患者斑块的内部主要回声、结构、表面形态、斑块内低-无回声区、斑块内钙化强回声、有无形成血栓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RMRI为影像学金标准,多模态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结论 不同的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常规超声成像技术对识别颈动脉易损斑块有局限性,多模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检出率。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下载:162 浏览:1726

朱烨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究老年性肺炎患者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5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以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则以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结果 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炎症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FN-γ、IL-4、PCT水平更低(P<0.05)。肺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更高(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治疗中,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康复,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老年性阴道炎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下载:163 浏览:1734

付立娜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老年女性阴道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对老年女性阴道炎有一定的疗效,但容易复发,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反复的治疗还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中医药在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应用上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但是,该治疗方法也有一定缺点,就是起效缓慢。中医和西医对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治优缺点各不相同,未来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出各种治疗的优点,达到优势互补,改善病人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目前,对于老年性阴道炎,需要继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其疗效及安全性。

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全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131 浏览:1301

高瑞 王治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采用全科护理服务内容,评价其对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全科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全科组采用全科护理服务内容,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全科组患者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常规组,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全科护理服务内容应用于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普及。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