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12例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49 浏览:388

任勇刚 赵媛媛 李曼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12例临床诊断的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致病原因、检验结果以及诊疗方案和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病灶主要在前节的2例给予眼内注射两性霉素B,10例较重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术后3个月视力均提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植物性眼外伤是真菌性眼内炎最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尽早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是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论述羊流感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与治疗 下载:10 浏览:450

张子荣1 齐亚银2 《当代畜牧兽医》 2018年10期

摘要:
羊流行性感冒临床较为多见,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羊发病后多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死亡;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母羊能造成流产;根据临床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可初步诊断本病,要想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查;本病重在预防,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病羊可采用广谱抗生素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案尝试进行治疗。

让“失真”的课堂“归真”——课堂教学病理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94 浏览:523

陈晴晴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逐渐唤醒传统充满顽疾的沉睡课堂,但实际教学中却与最初的目标貌合神离。现实的课堂把关注点放在"怎样学"的同时,忽视了"学到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当下课堂存在"失真"现象,过度的课堂导入,模糊的问题设置,同质化的评价方式,表层热闹的课堂互动等,成了课堂中新的弊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功利化导向普遍存在,实践模式机械套用,角色意识淡化模糊教师作用是课堂"失真"的桎梏。强化教学目标,发挥问题的内隐作用,回归评价的真实特性,彰显互动的功效,保障基础知识的地位是课堂"归真"的路径。

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价值 下载:97 浏览:512

吴冰1 俞芳2 张勇1 周云涛3 石璐3 田卫1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DRR)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价值及最佳临界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22例,其中PA临床确诊患者33例(CPA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醛固酮及肾素浓度,并计算ADR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RR对PA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高血压患者中PA患者的比例为14.86%(33/222)。PA组卧位和立位的血浆肾素浓度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ADRR则明显高于高血压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ADRR诊断PA卧位和立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和0.908;ADRR卧位的最佳临界值为31.3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97%和73.54%;立位的最佳临界值为27.5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和86.77%。结论血浆ADRR是筛查PA的有效指标。建议在PA初筛时采用25作为立位ADRR筛查的最佳临界值。

基因组医学技术革新对临床医学诊断与治疗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770

黄子煜 《诊断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基因组医学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人类基因组的认知,还深刻影响了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方式。本文旨在探讨基因组医学技术革新如何重塑临床医学领域,特别是在疾病诊断的精准度、治疗方案的个性化以及疾病预防策略的制定等方面。通过深入分析高通量测序、基因编辑、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本文揭示了基因组医学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实现个体化治疗及推动精准医疗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也关注了伴随技术革新而来的伦理、法律及隐私保护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意义分析 下载:231 浏览:2327

蔡远凤 谌业娟 陈会金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肝硬化(62例)和非肝硬化(62)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非肝硬化患者,n=62)和观察组(肝硬化患者,n=62),应用生化检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检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BIL(总胆红素)、DBIL(结合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和ALP(碱性磷酸酶),以及ALB(白蛋白)、CHE(胆碱酯酶)和TP(总蛋白)与γ-GT(γ-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B、TP和CH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患者的TBIL、DBIL以及ALT、ALP和γ-GT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化检验方式,能有效检测多项机体指标水平,能判断患者是否为肝硬化疾病患者,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价、早期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

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诊断与治疗策略 下载:69 浏览:801

李尚宁 《诊断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是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诊断脓毒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辨识,常用的指标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治疗策略包括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必要时进行血液培养以精确定位病原体。液体复苏是关键的支持性治疗,有助于纠正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炎症调节剂和免疫调节治疗在控制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而言,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诊断需依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应综合考虑抗菌药物、液体复苏和炎症调节等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与治疗 下载:94 浏览:966

叶晨1 毛建华2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病因复杂,治疗手段多样,但目前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对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泌尿系超声、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从而实现早期干预。除了清洁间歇导尿、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保守治疗外,骶神经调控、膀胱扩大成形、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等手术方式也常见于临床。本文就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特征、近年来的常见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帮助患儿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进展 下载:200 浏览:2127

卢亚琼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因其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因而具有极高的误诊和漏诊率,本文综述了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情况,为本病的科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

口腔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下载:89 浏览:909

郭新艳 王素 徐婷 《肿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包括牙龈癌、舌根癌、唇癌、颊癌、口底癌、软硬腭癌和颞下颌关节癌等。由于口腔内缺乏痛觉神经末梢,早期口腔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慢性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临床症状逐渐显现出来,如:张口受限、溃疡反复发作、麻木感、咽喉异物感、咀嚼无力等。目前口腔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疗、中医药等综合治疗方法。本文就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口腔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下载:120 浏览:1210

孙玉枝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内窥镜和超声造影等。此外,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受益于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以提供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

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下载:132 浏览:1337

王奎生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神经内科作为内科学的分支,主要在于诊治神经系统相关性疾病,其中包括脑血管、脑部炎症与偏头痛等等。近年来,我国神经内科的临床诊疗率逐年升高,且严重神经内科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危险程度高,因此在临床上始终遵循早诊断早干预的治疗原则。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对确定患者病情有着重要作用,而临床治疗主要在于严格控制患者疾病发展并达到有效治疗、治愈的目的。目前针对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较多,于本文中对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合性讨论。

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探究 下载:184 浏览:2481

成先萍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于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找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水平 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0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35-85岁,经检验符合昏迷症状特性,符合研究症状标准(所选取对象中排除抑郁症以及其他假性昏迷患者)。结果 本次研究过程中,据相关资料可知,选取的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成功抢救过来,并脱离了危险,现已经能够进行常规生活,抢救成功率达到93%,其中2例患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未能够抢救成功。结论 当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疑难病的机会。本文结合当前实际医疗情况,就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优化措施,对于提升神经内科昏迷患者临床治疗水平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究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68 浏览:706

胡俊伟 《当代畜牧兽医》 2024年8期

摘要:
畜牧养殖行业中,养牛规模较大,一方面牛肉市场较为火爆,另一方面基于养牛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但从实际的养殖工作来看,存在牛病诊断和治疗难的问题,一定层面上而言,也影响了畜牧养牛行业的发展。故此,本文对牛病治疗难的原因、疾病诊断、疾病预防等进行了探究,提出了提升牛病治疗效率的具体措施、方法,包括做好预防工作、合理选择用药等,对于促进养牛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希望能够为有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于牛羊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下载:126 浏览:1298

艾力江·吐地 《当代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摘要:
牛羊寄生虫病在牛羊养殖过程中危害性极高,严重的会直接引发牛羊死亡,所以牛羊养殖户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案,从而提升牛羊养殖质量,为养殖户带来可观效益。牛羊寄生虫的种类繁多,而且变异性较强,所以在它的诊断和治疗上需要养殖户打破传统治疗观念,与时俱进相处针对性手段,保证牛羊健康成长。

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重要作用 下载:294 浏览:2892

彭波 《肿瘤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根本任务就是探讨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目前,我们开展的病理研究主要是各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病理标本,通过病理分析做出疾病的病理诊断,我们称之为诊断病理学,也叫外科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大分支,包括各种活体标本、细胞学及尸体解剖的病理诊断,其能指明一些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作用;此外,通过病理学检查,能够对某些癌前病变以及其生物学行为进行了解,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积极处理恶变危险性较大的癌前病变等医疗活动提供依据及临床指导,是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肿瘤诊断的最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一次梳理。

鸡白痢病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183 浏览:1879

张晶 《当代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摘要:
鸡白痢病在家禽饲养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一个传染性病害,传染性非常的高,一旦被传染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甚至会引起鸡大量的死亡,对养鸡场和饲养户来说是非常巨大的一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饲养过程当中的各项情况以及鸡白利病发生的病因及其表现的各项特点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并在预防处理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上做出了相应的研究,希望可以对鸡白痢病的预防以及处理带来一定的帮助,减少病害出现的几率,降低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为鸡养殖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提供一定的帮助。

寄生虫病在牦牛养殖中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下载:268 浏览:2751

尼玛 《当代畜牧兽医》 2021年12期

摘要:
在牦牛养殖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牧民的饲养,高原牧民需要提高其饲养的技术水平,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寄生虫病害进行诊断。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有效的控制在饲养过程中寄生虫病的蔓延,为高原区域的牧民提供更多的保障,增加其经济收入,促进牦牛畜牧业的发展。

上消化道出血在基础卫生院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263 浏览:2666

王燕 《诊断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基层卫生院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从本院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讨论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通过结合患者症状以及其出血量、血压、脉搏、血象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后,所有患者均确诊。在该病的治疗上,及时止血以及补充血容量是基层卫生院主要的治疗方法。在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因出血严重转入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基层卫生院来说,其医疗条件有限,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中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的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重症肺炎患者诊断与治疗中应用肺部感染评分的临床价值 下载:287 浏览:2882

赵凌燕 《诊断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诊断、治疗中应用肺部感染评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间收治的118例患者,根据118例患者的入院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真菌定植率,同时分析肺部感染评分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真菌定植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均P<0.05,具有分析探究价值。并且肺部感染评分在重症肺炎诊断方面,效果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检测更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肺部感染评分在重症肺炎患者诊断与治疗中有着良好的适用性、适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