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的影响 下载:285 浏览:2871
  • 杨彦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予以微生态制剂治疗和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2组患儿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比对照组68.97%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比对照组24.14%低,P<0.05。结论:在迁延性腹泻患儿的治疗中,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锌制剂疗法,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矫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下载:263 浏览:2673
  • 窦成瑶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现阶段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小儿颈部先天性畸形,也被称为“歪脖”。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长畸形会随之加重,其治疗效果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应当早发现早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常采用矫形术治疗,在手术之外,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也至关重要,术后护理不当,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强化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矫形术后的康复护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的应用 下载:255 浏览:2701
  • 陈永芝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探讨早产儿经口喂养过程中应用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鼻胃管喂养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用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比较两组经口喂养效果,以及禁食时间、完全经口喂养胎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经口喂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禁食时间、完全经口喂养胎龄、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应用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干预,可缩短禁食时间,促进其更快完全经口喂养,减少住院时间,并提高经口喂养效果,值得应用。
  •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响 下载:285 浏览:2669
  • 陈杰君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探析母婴床旁护理在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初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使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有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效果确切。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下载:255 浏览:2646
  • 路宇 杨玲霞 张玉南 崇华学 孟庆健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小儿消化不良习惯腹泻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中3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余下患儿分为实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显著,能够加快康复的脾脏和肠道,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孕期保健教育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评价 下载:285 浏览:3224
  • 敖茂琴 陈甜甜(通讯作者)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探索孕期保健教育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孕妇为试验对象,选择抓阄随机化分组,各60例,分别选择常规保健法、孕期保健教育,随后对比两组体重、头围、身长、Apgar评分(阿氏评分)、新生儿患病率。结果:观察组身长(48.46±2.65)cm、体重(3586.79±25.64)g、头围(32.59±2.64)cm、Apgar评分(10.86±0.48)分优于对照组(P<0.05),腹泻(1.67%)、脐部感染(0.00%)、新生儿肺炎率(0.00%)、黄疸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孕妇孕期加强保健教育,能够降低新生儿患病率。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87 浏览:2996
  • 范振玲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鸟巢组应用鸟巢式护理。结果显示,鸟巢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鸟巢组新生儿睡眠时间、体温波动幅度、出暖箱的时间、血氧饱和度优于常规组,P<0.05;鸟巢组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综上所述,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减少体温波动,提高血氧饱和度,缩短出暖箱的时间,减少黄疸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生存质量与手术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297 浏览:3222
  • 蒙柳仁1 覃花杏2 余云飞2 韦新颖1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比较不同手术年龄组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分析尿道下裂患儿手术年龄与术后生存质量相关性,探讨尿道下裂患儿理想手术年龄。方法 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系统收集130例尿道下裂患儿及130例正常儿童的一般资料,通过儿科生存质量量表调查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同手术年龄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得分的差异。结果 尿道下裂患儿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生存质量总分低于正常组;1~3岁组生理功能评分(76.6±8.92)高于<1岁组(67.79±7.58)、3~6岁组(64.7±10.21)及>6岁组(59.5±9.85),1~3岁组患儿情感功能评分均高<1岁组(70.18±9.86)、>6岁组(65.3±14.65);1~3岁期间进行尿道下裂手术患儿社会功能得分(83.5±15.65)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受患儿手术年龄影响,且患儿的生存质量随手术年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选择合适的年龄手术可有效提高尿道下裂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的临床研究现况 下载:330 浏览:3271
  • 何月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硬斑病(Morphea)又称为局限性硬皮病,本病病因未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儿童致残性全硬化性硬斑病(Disabling Pansclerotic Morphea of Childhood)是硬斑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可以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甚至骨骼的纤维化,从而致残,该疾病女性更常见。大多数患者的死亡是由于该病的并发症,如脓毒症、坏疽等。该疾病预后差,部分病例通过联合治疗及PVUA光疗等可好转,但该病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285 浏览:3215
  • 陈霞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11期
  • 摘要:
    分析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势。方法:抽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案例作为对象,结合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的44例案例进行的是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数据分析。结果:研究和分析分析两组案例的NBNA评分,治疗前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低。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各项时间值,治疗组的各项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5.4%和72.7%,高于对照组将近20%,治疗组的优势明显。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案例实施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行性高,符合当前临床具体治疗要求,值得实施推广。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