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儿童包皮环切术后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下载:255 浏览:3272
  • 胡高莲 赵艺 彭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对于很多男孩子来说,切除包皮是人生的一次重要经历和蜕变,小儿由于包皮过长,往往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成年后还会因反复炎症刺激导致癌变的情况,并且对于小儿的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小儿包皮环切术属于外科中的常见手术,该手术操作比较简单,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小,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也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现象,从而影响了手术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儿包皮环切手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帮助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各位患者和家长。

  • 集束化护理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分析 下载:269 浏览:3265
  • 胡德玉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n=40例)、B(n=40例)组。A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儿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50%,B组显著低于A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静脉炎发生率,从而帮助患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下载:258 浏览:2863
  • 张志婕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小儿腹泻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分析在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比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对比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更短,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不良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的健康恢复得到有效促进。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63 浏览:2796
  • 王宁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录的78例小儿肺炎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方案将患儿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探讨 下载:269 浏览:2552
  • 冯秋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探究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2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入组时间: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63)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63)开展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干预,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

  • 早期干预型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 下载:247 浏览:2587
  • 黄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型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型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2个月后,护理组体格发育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型护理可显著促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体格发育,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指导。

  •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研究 下载:296 浏览:2875
  • 陈丽静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影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因素较多,如母亲高血压疾病、宫内窘迫、胎盘因素、分娩因素、巨大儿等,均是该病目前妇产科和新生儿科临床上公认的危险因素。由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危害较大,死亡风险较高,临床上多主张在发病前实施具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发病时及时给予高效治疗方案,以保障妇幼安全。基于此,本研究特采用对照方法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血压数据,并明确不同亚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血压数据差异,旨在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 浅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5 浏览:2961
  • 史丽平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不确定的有害因素间接或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结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不确定、复杂、水平高、后果严重及可发生于任何环节等特性。而儿科护理工作是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性工作,因儿科患者年龄小治疗配合度低,病情变化复杂且可预见性差,医学技术的局限性等使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危害到小儿的安全,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故提高儿科病区的护理水平、保障小儿的生命安全已成为各医院的首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儿科病区存在的理风险因素并对我院儿科病区开展的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效果。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