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包括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学学术论文和成果报道及评述。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社会科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6X
qikan15@ccnpub.com
(邮箱投稿时,请说明投稿期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所刊发的文章将授权中国知网或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的科学性研究 下载:240 浏览:2859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历史革命经验内容形成的文化体系,不仅展示和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出了文化理论创新性,符合党的基本发展方针。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的基调,也是中国民族的根基,当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的传承,同时人们还提出了文化创新的发展要求,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与智慧。本文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的科学性为核心,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性质以及核心价值观,论述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历史意义,加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积极承担起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的任务。
新时期背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探讨 下载:251 浏览:2789
摘要: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社会背景的领导下,要不断积极的探索和引进新兴的社会力量和加大对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有效的促进公共图书馆更好的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常态。因此,本文将根据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现象,及相关的读者活动进行深入探究,使得公共图书馆更好的发展。
浅谈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再思考 下载:265 浏览:2846
摘要:
细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可以发现它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即全面发展的人。幼儿园不是按照学科来划分,而是用领域来表述,幼儿园的经验将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再思考,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策略 下载:274 浏览:2826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改树立了以发展学生为根本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学理念。以此理念为指导思想,加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研究,完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系统性教学体制,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效。在此过程中,课堂是重点,教师是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课堂定位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准和专业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成效。
园艺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能力需求的探讨 ——以重庆三峡学院为例 下载:256 浏览:2893
摘要:
文章通过对社会园艺专业人员能力需求的分析,结合重庆三峡学院园艺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综合分析对比后,对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结构、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及建议,旨在顺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园艺专业人才。
在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社会教育 下载:237 浏览:2836
摘要:
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小学时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同时在学生道德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让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进一步发展,小学老师在进行道德与法制的教学中,要与感恩社会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树立正确感恩意识,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的探讨 下载:245 浏览:2943
摘要:
自2013年6月起我国所提出的两个百年战斗目标起,为贯彻国家的相关精神,以平安中国建设为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对其展开深入探索。为促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的发展方向,对国民经济建设系统整治、综合、治理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依法治理深层次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着力于建设平安中国。以稳定社会秩序、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发展为基础核心,围绕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带领不断拓展新形势的依法治国方式。
体察基层民情 增强党性修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下载:270 浏览:2942
摘要: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百年来的一切努力、奋斗和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坚持这一初衷和使命,我们党就能在极端困难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脱颖而出,在逆境中崛起。如果我们忘记了初衷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和色彩,失去人民和未来。
社会实践活动中礼的渗透 下载:263 浏览:2953
摘要:
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正确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而礼的教育与渗透又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促进其全面均衡发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礼的渗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幼儿的接受程度也更高,能够通过一定的模仿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礼的教育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礼渗透的重要意义,之后则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案例探讨如何进一步加深社会实践活动礼的渗透,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幼儿从小具备较好的文明礼仪素养。
融媒体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 下载:265 浏览:2937
摘要: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和抓手,媒体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媒体成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被赋予了诸多新的角色内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以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但新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通过媒体融合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使县级融媒体这样的新型传播平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导性媒体力量。
提升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下载:275 浏览:2847
摘要: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可提升学生对我国社会文化环境、经济、政治制度的了解,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道德、理想的优秀公民。《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下载:258 浏览:2948
摘要:
总书记指出,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深化思想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文化熏陶、强化实践养成五个方面为着力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提升人们的凝聚力。
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几点思考 下载:252 浏览:2968
摘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下简称“先行示范区”),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思考“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所作出的重大决定。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并进一步审视本地区未来发展规划,是接下来全省各地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先行示范区”承担着什么样的使命?如何理解“示范”二字的丰富含义?粤北韶关如何有效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本文尝试对这三个问题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监督机制的司法研究 ——以上海近五年执行案件“零”违规为借鉴 下载:256 浏览:2872
摘要:
减刑、假释立法初衷是激励罪犯积极改造,是践行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奖励性举措,暂予监外执行则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人情案”、“金钱案”的错误适用成为滋生司法腐败的温床。面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违法违规操作之滥觞,上海作为司法改革前沿阵地,五年间维持“零”违规的记录展现了上海政法机关监督机制的相对完善本文以孙小果违法减刑案件为导入,探究当前国内违法违规减、假、暂的深层次原因,分享上海在在制约司法腐败权力滥用的经验,并对今后遏制违法违规减、假、暂提出几点建议。
信息技术社会下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文化建设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弘扬 下载:243 浏览:2954
摘要:
信息技术社会下,当代青少年在偶像崇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对自身、社会、学校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特别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多渠道展开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榜样文化精神构建提供智慧支持。因此,教师应当在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过程中注意引导,向青少年灌输与传播传统经典文化,结合榜样文化建设的特点,对其价值观进一步进行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全方位成长,保障其思想、目标的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改进中的思考——以成都市双流区H养老机构为例 下载:246 浏览:2940
摘要: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住进了养老院。因此养老机构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在养老机构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学生既有收获又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专业实习的成效是实务课程改进中重点思考的内容。本文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成都市双流区H养老机构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略谈盲校品德与社会中德育的实施 下载:256 浏览:2969
摘要:
《盲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实效性,始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遵循“生活德育”理论,建构内容体系,倡导学生自主、体验式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我国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作用分析 下载:265 浏览:2971
摘要:
信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治理手段之一,它是实现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有效结合的重要抓手。本文以BJ市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为基础,分析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存在诚信建设水平和建设能力层次不齐、内部治理规范性有待提升、行业信用信息公开尚处于初级阶段、诚信建设结果利用率低等问题,以此提出对策建议。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患病家庭救助的医务社工介入 下载:254 浏览:2951
摘要:
与20多年前相比,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升高了9倍。在关注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癌症背后的患者以及患病家庭。患病家庭大多气氛消沉,时常感到绝望,孤立无援。这种状态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他的家庭都有不利影响。医务社工作为专业人员,可以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介入来帮助这些患病家庭。改变“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现状。本文主要以患病家庭为落脚点,展开阐述心理和社会两方面的困境和需求;然后从社会支持网络角度介绍社工介入的方法;其次说明社工的介入患病家庭能得到哪些确实的改变;最后指出社工介入救助患病家庭的不足和反思。
巩义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路径初探 下载:263 浏览:2941
摘要:
社会治理,关乎人民的福祉,更关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巩义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美丽新巩义为目标,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不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
2018-2025
发文量 :
683
访问量 :
142365
下载量 :
46521
总被引次数 :
398
影响因子 :
0.99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最新录用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