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
《神经科学研究》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神经精神科学相关领域的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神经精神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成果的交流平台。

ISSN: 3078-9893

《神经科学研究》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垃圾智能识别 下载:180 浏览:2900
  • 徐丽珍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 摘要:
    鉴于社会发展下的垃圾总量的不断增加,就如何有效分类垃圾,减少污染,文本提出使用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垃圾识别检测研究。该方法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基于YOLOv5 模型,融合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人性化措施在精神科病房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191 浏览:2920
  • 王莉 陈清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保护约束中人性化措施的效果。方法:170例需要进行保护约束的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保护约束,观察组以人性化的方式进行保护约束,比较两组解除束缚后病人的身体反应和心理上的影响。结果:在解除束缚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病人不良情绪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观察组对约束的理解率也显著提高(P<0.01);在对身体的约束作用方面,观察组皮肤损伤、肌肉肿胀、关节疼痛、神经损伤后的一般躯体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肢体功能的预防亦较好(P<0.05)。结论:在保护约束下实施人性化干预,能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减少对病人身体的伤害,并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改善探究 下载:191 浏览:2921
  • 李玲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6例宫颈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未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与实验组(18例: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CD3+、CD4+、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期抑郁、焦虑以及细胞免疫功能。
  •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 下载:190 浏览:3049
  • 朱佳莹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目的:就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相应干预后,患者的症状得以明显缓解,PANSS等评分呈良好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改善。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而言,心理护理干预的落实,有利于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下载:189 浏览:2912
  • 庞金宇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就诊单双日分成A组与B组各25例。两组均应用盐酸哌罗匹隆治疗,B组添加rTMS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对比上A组为68.00%,B组为92.00%;在PANSS评分对比上A组为(49.87±3.69)分,B组为(32.47±3.28)分;在SQLS评分对比上A组为(73.34±4.79)分,B组为(83.70±5.68)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A组为20.00%,B组为12.00%,A组虽高于B组,但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应用rTMS联合盐酸哌罗匹隆治疗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疾病表现及程度,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188 浏览:2903
  • 财鸿 袁潇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接诊的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选68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法列入两组,即对照组(n=34)与整体组(n=34)。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整体组联合执行早期高压氧、整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ADL评分两组相比,护理前相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整体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SS、ESS评分两组比较,护理前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整体组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为脑出血患者联合实施整体康复护理及早期高压氧,能够推动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预后质量。也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5G背景下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云边端协同算法在智慧课堂的研究 下载:209 浏览:2936
  • 付亚男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智慧课堂利用智能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了实时交互和个性化教学。然而,为创造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智慧课堂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更高的实时性、交互性。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对数据视频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减少时延,提高速率,提高用户体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在智慧课堂场景下,针对海量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导致高延迟,出现视频卡顿、失真的情况和在处理数据时需要高精度和高性能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 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垃圾厚度检测 下载:206 浏览:2932
  • 陈联宏1 马靖宁1 罗毅2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在国内发展迅速,随之也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使用炉排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般采用炉排上下方差压来衡量垃圾厚度,但炉排下方风机转速突然发生变化,则会造成差压的大幅度波动,这对炉内控制的稳定及其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的垃圾厚度计算模型。首先,通过通过现有料层厚度计算方法结合专家经验,给出料层厚度模糊等级。其次,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以及隶属度。最后,建立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垃圾料层厚度软测量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垃圾料层厚度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实现料层厚度的准确预测。
  •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体会 下载:202 浏览:2929
  • ​张敬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护士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之后的活动现状以及认知程度,分析各因素影响情况,同时提出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选我医院神经内科的50名护士作为研究目标,依据问卷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目标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神经内科护士在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护理态度分数(72.34±8.54)分,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得分(61.34±9.24)分,康复护理活动现状( 56.27±9.27)分,经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学历、继续教育年限、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年龄等因素与护士康复护理态度、康复护理知识掌握度以及康复护理活动现状等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神经内科护士虽然相对比较积极,但是还是会发生一些问题,如康复护理活动少、知识掌握不全面等,因此应该显著提升技能水平,实施健康教育,建立神经内科高效、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00 浏览:2922
  • ​羊暑艳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产生的周围神经病变通过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使用的效果。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开始/结束)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前者、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干预为后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予以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效果明确,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作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推广。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检测方式的Web防火墙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下载:200 浏览:2922
  • 许世强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通常情况下,传统网络安全工具仅适用于OSI低的层面进行工作,针对于应用层攻击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安全可靠性。WEB应用防火墙属于使用者同web系统之间的攻击检测单元,其可以显著提升系统数据安全性特征。但是初始发展阶段的应用防火墙无法应对新型攻击方法与模式,基于该应用缺陷,本文搭建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检测方式以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式,最后借助于实验方法来验证所提两种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及神经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98 浏览:2917
  • 过智伟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溶栓治疗,观察组进行溶栓加普通球扩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脑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神经介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脑功能状态。
  • 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策略 下载:196 浏览:2918
  • 张睿 童欢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评估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概述开始,探讨了生活质量的概念、测量工具以及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的方法和影响因素。随后,介绍了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策略,包括医疗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措施和社会支持与环境适应。最后,探讨了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策略的相关研究和方法,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护理观察量表的应用与护理干预价值分析 下载:194 浏览:2917
  • 鞠鑫桐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 摘要:
    目的:利用护理观察量表对临床中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方法:使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2018.2.1-2019.1.31时间内到本院接受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抽取,一共抽取患者例数9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同时按照护理观察量表对整个住院期间不同时段患者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后,对入院7天、14天的患者社交能力、兴趣爱好等6项进行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入观察量表,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针对性护理活动设定、护理方案实施等都有参考价值。
  • 神经外科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几点思考 下载:210 浏览:2946
  • 王立国1 张静静2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本文旨在以神经外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了解临床感染细菌分布情况。选择95位病患参与此次探究活动,经过检查发现大多数病患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血液等。经细菌检测之后共确定115株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种,且各菌种占据的比例并不相同。实验结果证明,神经外科病患临床感染多是下呼吸道感染,而革兰阴性杆菌是其中最为常见的菌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能力较强,必须对其给予重视。希望通过下述内容论述,为改善临床治疗质量提供参考。
  • 气道集束化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 下载:222 浏览:2941
  • ​余朝伟 陈历国 雷小红 林建红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目的 对气道集束化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102例,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比较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及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事件为3例,总发生率为4%,对照组的不良事件为11例,总发生率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气道进行集束化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降低了肺部感染、反流等不良事件风险,使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加的舒适,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和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223 浏览:2944
  • 张敬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2月份-2018年2月份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按照入院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期间,研究组为实施风险护理期间,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等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对照组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71% ( 11/70),较比研究组4.29% ( 3/70)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价87.14% ( 61/70),较比研究组95.87% ( 69/70)的评价情况有差异,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实施风险护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成效 下载:221 浏览:2942
  • 蒋继侠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在神经外科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随机选50例神经外科患者,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为25例。乙组常规护理,甲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护理纠纷、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乙组舒适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纠纷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甲组(P<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的优质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开展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组护理纠纷率。
  • 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下载:220 浏览:2942
  • 张海红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 摘要:
    目的:评价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交接班中开展SBAR沟通模式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随机选50例神经外科患者,抽签法分成甲组和乙组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为25例。乙组常规交接班,甲组经SBAR沟通模式开展护理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交接班时问题情况、护理人员危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评分。结果:乙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交接班时问题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人员危重患者护理掌握度评分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人员危重患者治疗掌握度评分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人员危重患者病情掌握度评分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人员危重患者诊断掌握度评分低于甲组(P<0.05)。乙组护理人员危重患者一般资料掌握度评分低于甲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交接班中,开展SBAR沟通模式可降低护理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员危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神经科学研究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92
访问量 160529
下载量 45892
总被引次数 682
影响因子 1.00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