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
《中国儿科杂志》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临床经验的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儿科医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ISSN: 3078-9885

《中国儿科杂志》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评价 下载:325 浏览:3282
  • 王维雪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9期
  • 摘要:
    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评价作用。方法: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自我院儿科选取4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23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23例采取常规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作用显著。
  • 人文关怀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家属满意度、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98 浏览:3299
  • 王维雪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9期
  • 摘要:
    为了更好的研究人文关怀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家属满意度和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目标,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人文关怀式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家属满意度以及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护理家属满意度为81.25%(65/80),观察组的护理家属满意度为98.75(79/80),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86.62±5.38) 分,与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总评分(51.47±3.04) 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增强护理家属满意度,提供将护理质量提高,提高患儿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儿童生长痛怎么办 下载:293 浏览:3268
  • 余永琼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9期
  • 摘要:
    儿童生长痛一般是膝关节周围与小腿前侧疼痛,疼痛部位并无外伤、红肿和压痛等状况,具有正常的活动功能。儿童出现生长痛主要是活动量较大且长骨生长过快等造成,主要是儿童的局部肌肉与肌腱存在生长发育不协调等问题造成的生理性疼痛,好发于年龄3-12岁的儿童,一般不会对儿童的正常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但会带给儿童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尤其是在夜间活动量少、机体放松的状态下,常无规则的间歇性发作,持续时间不等。由于生长痛会导致儿童肌肉疼痛,而家长一般对生长痛的专业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对儿童的情况非常担忧,且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处理,为此这里对如何处理儿童生长痛的方法作出以下建议。
  •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病的 下载:352 浏览:3659
  • 黄芸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分析儿保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患病的情况以及原因。方法:选择我儿保门诊中心于2019.3-2020.3月收治的168例婴幼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婴幼儿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并且询问相关原因。结果:共有107例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病,5个月-1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81人,大于1-2岁发生疾病的人数有26例,婴幼儿年龄在5个月到1岁时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概率要高于年龄在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婴幼儿患病的主要原因与是否母乳喂养、是否及时添加辅食等原因有关。结论: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与喂养的方式有关,因此应该定期对婴幼儿进行检查,对于发生缺铁性贫血病的婴幼儿及时进行喂养方面的指导。
  • iNO联合HFOV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63 浏览:3228
  • 刘斌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探讨iNO(一氧化氮)联合HFOV(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5月医院接受的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NO(一氧化氮)联合HFOV(高频振荡通气)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后临床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呼吸功能指标相比较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变化相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H,PaO2的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2的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严重的呼吸衰竭症状中,使用iNO(一氧化氮)联合HFOV(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氧合,值得推广使用。
  • 新生儿发热,正确护理往这看 下载:296 浏览:3531
  • 张中翠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新生儿出生后就是一家人的重点关注对象,身体出现一点不适就会让全家人都提心吊胆,新手爸妈也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处理,折腾一番后才发现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当宝宝体温异常偏高时,新手爸妈因为没有经验的原因又会处于慌张的状态,其实新生儿身上一些“异常”反应都属于正常的。那今天就新生儿发热,护理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怎样对宝宝进行科学降温?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到一些新手父母。
  •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及促进患儿运动发育的探讨 下载:263 浏览:3637
  • 张金宝1 史亚萍2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探究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促进患儿运动发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2016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MFM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MFM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中应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行为能力,加快运动功能发育,值得推广。
  •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 下载:325 浏览:3224
  • 赵学勤 王政委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观察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治疗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8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铁剂进行治疗,实验组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使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A联合铁剂进行治疗能够优化患者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细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 下载:362 浏览:3659
  • 赵昀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母婴血型不合、婴儿患有地中海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会引起溶血性黄疸;如伴随着肝功能低下、肝细胞破坏等问题,会出现肝细胞性黄疸;患有胆汁淤积、胆结石、胆道堵塞等疾病,容易出现堵塞性黄疸;感染细菌、病毒后还容易引起感染性黄疸。如果新生儿全身皮肤和巩膜都有发黄症状,尤其是手心、脚心黄染表现特别严重,还伴随着精神萎靡、吮吸反射减弱、拒吃奶等症状时,可能是出现了病理性黄疸。这类黄疸要比生理性黄疸严重,需要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免让过高的胆红素穿透血脑屏障,损伤脑细胞,那么,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呢?
  • 点刺四缝穴配合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下载:320 浏览:3273
  • 杨桂玲 杨娅 李美 冉光琴 刘俊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探讨采用点刺四缝穴配合小儿推拿法对小儿厌食症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祖国医学理论健脾和胃原则指导下,将10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取点刺四缝配合小儿推拿法,对照组服用中药口服,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2%,治疗组总有效率94%。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点刺四缝穴配合小儿推拿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证型,对小儿饮食方面有着很好地改善与治疗作用,有明显的疗效。
  • 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 下载:328 浏览:3267
  • 朱春利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8期
  • 摘要:
    于儿童的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来我中心预防接种的80例儿童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护理管理为主,比较儿童的不良反应、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管理后,甲组家属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儿童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儿童的预防接种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可减少预防接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并可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 浅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285 浏览:2967
  • 史丽平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不确定的有害因素间接或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结果的可能性,具有风险不确定、复杂、水平高、后果严重及可发生于任何环节等特性。而儿科护理工作是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性工作,因儿科患者年龄小治疗配合度低,病情变化复杂且可预见性差,医学技术的局限性等使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危害到小儿的安全,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故提高儿科病区的护理水平、保障小儿的生命安全已成为各医院的首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儿科病区存在的理风险因素并对我院儿科病区开展的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效果。
  •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研究 下载:296 浏览:2882
  • 陈丽静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影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因素较多,如母亲高血压疾病、宫内窘迫、胎盘因素、分娩因素、巨大儿等,均是该病目前妇产科和新生儿科临床上公认的危险因素。由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危害较大,死亡风险较高,临床上多主张在发病前实施具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发病时及时给予高效治疗方案,以保障妇幼安全。基于此,本研究特采用对照方法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血压数据,并明确不同亚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及血压数据差异,旨在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 早期干预型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体格发育的影响分析 下载:247 浏览:2597
  • 黄容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实施早期干预型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型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12个月后,护理组体格发育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型护理可显著促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体格发育,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指导。
  • 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探讨 下载:269 浏览:2559
  • 冯秋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探究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2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入组时间:2018年4月-2020年4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63)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63)开展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干预,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63 浏览:2809
  • 王宁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探究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收录的78例小儿肺炎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方案将患儿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咳嗽、哮鸣音、湿啰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肺炎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观察 下载:258 浏览:2871
  • 张志婕 《中国儿科杂志》 2021年7期
  • 摘要:
    小儿腹泻属于一种常见疾病,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分析在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后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将1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中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以及有效率等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对比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产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同时对比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发现观察组更短,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针对小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其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其不良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的健康恢复得到有效促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儿科杂志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720
访问量 140632
下载量 49623
总被引次数 492
影响因子 0.991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