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巴林特小组模式提升门诊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 下载:59 浏览:503

孙宏梅 郭路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巴林特小组模式在提升门诊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门诊护士,分3批进行培训,每批进行6次巴林特小组成员的临床理论、操作、制度及医患沟通理论培训。培训中选取临床中困难情境的案例,对案例进行汇报及分享。比较培训前后小组成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并利用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巴林特小组成员的团队沟通、基本语言沟通、基本非语言沟通、情感感知、情感支持、困难情景沟通各维度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培训后总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可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促进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 下载:258 浏览:3898

黑朵朵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估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分析影响其沟通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主要对神经内科护士,开展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评估,旨在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探究临床沟通能力提升的对策,切实提升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结果:对本院神经内科30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护理人员间的沟通评分最高,为(22.04±6.59),护患之间的沟通评分次之,为(21.18±6.72),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评分最低,为(20.26±5.36);数据提示显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文研究及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神经内科护士学历、职务、护理经验及工作年限等因素,与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方面要提升对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视,定期开展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内科护士自身的专业性,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