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滇西北亚高山草甸退化梯度上马蹄黄地上形态特征变化 下载:69 浏览:467

路飞英 1赵鸿怡2 张勇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马蹄黄(Spenceria ramalana)是滇西北亚高山草甸的旅游景观资源,其地上形态特征随草甸退化梯度的变化趋势尚少见报道。于2018年7月在香格里拉市调查、对比了3个退化梯度(一级退化,DI;二级退化,DII;无退化对照,CK)上马蹄黄的植株高度、展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叶片长宽比和生存状态。结果表明:(1)与CK相比,DI和DII梯度上马蹄黄的植株高度、展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2)DII梯度上马蹄黄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显著高于DI梯度(P<0.05);(3)CK、DI和DII中马蹄黄的叶片长宽比分别为3.5±0.3、2.9±0.4和2.3±0.1,叶片形状由倒披针形向倒卵形过渡;(4)DI、DII和CK中马蹄黄的生存状态指数分别是0.12、0.23和0.63。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研究 下载:169 浏览:2778

王爱龙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教师应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通过改进数学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供支持。分析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作用,指出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方法。运用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德育质量,通过数学教学实践渗透立德树人教学内容,强调榜样的力量。

谈低碳理念与初中学科的融合 下载:24 浏览:291

邝芳 《低碳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并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必须倡导践行这一理念。面对低碳意识较为薄弱的学生群体,应该学会让各个学科的知识与低碳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实践和课外活动中践行低碳行为,让低碳理念渗透进学生群体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与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何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呢?本文浅作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研究 下载:190 浏览:1919

张禾 《低碳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地球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环境,近年来却遭受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洪水、地震、沙尘暴以及很多城市正在面临的雾霾等。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低碳化学,广大教师也开始在初中化学中实施低碳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化学实验存在着污染、浪费甚至有毒的现象。这说明低碳环保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与执行。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完善实验步骤、加强实验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让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在化学实验过程中。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下载:236 浏览:2228

杜娟 《物理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物理这一学科与实际生活具有关联性,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改善,不仅与当前素质教育需求相符合,且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将不同的角度作为出发点,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以及物理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浅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策略 下载:365 浏览:3299

周川杨 《应用化学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在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奠基课程,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常识,激发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三的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为化学教学灌输生活化的知识,突破以往化学教学的限制,改进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围绕着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论班主任的管理智慧 下载:297 浏览:2785

徐杉檬 《教学管理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班主任管理智慧是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班级管理活动的认识、看法和理解,以及通过自己对管理行为的反思和研究形成的思想、理念和能力。管理智慧对于教育和班主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管理智慧,需要班主任通过学习领悟、实践历练、反思、研究创新、团队合作等措施来养成。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历,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进行探究,充分展示班主任教育智慧的光芒,不断优化初中班级管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