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下载:238 浏览:1133

吴诗宇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实际意义。通过分析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应用方向、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本文总结了该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体验、支持实践技能训练、解决现有问题和提供全新教学方式方面的潜力。

高层建筑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仿真实验研究 下载:54 浏览:360

李倩 鲁祥友 景艳阳 李德辉 方武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逃生线路长,火灾严重性大的问题。为了缩短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中的疏散时间,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的事故严重程度,利用疏散软件Pathfinder分析了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层建筑电梯可以作为协同疏散的辅助工具,增加一部电梯比单纯增加电梯最大运行速度要更加有效;设置每层电梯都使用总人数的固定比例进行疏散的时候,楼梯资源不易被充分利用;当设置n层及n层以上每层总人数的不同比例使用电梯进行向下疏散,存在最佳疏散楼层N11及最佳疏散比例20%,最后一个通过电梯疏散完毕与最后一个通过楼梯疏散完毕的人员仅相差2.7s,此方法可以为相关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策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说明了电梯疏散的教育和培训很重要,在高层建筑中合理使用电梯进行疏散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总疏散时长。

高精度位移测量系统硬件在环仿真优化设计 下载:41 浏览:397

杨松1,2 张文涛1 熊显名1 王献英1 《中国仪器》 2020年7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核DSP的高精度位移测量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本平台拥有以下优点:数值计算板卡内嵌多核DSP计算核心;多个计算核心并行处理测量模型;一块板卡同时输出多组位置信息。本平台采用了多核DSP特有的共享内存机制,从而缩短了模型内部数据通讯时间,最终缩短了单次多组测量模型的运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仿真平台模型计算精度达到0.431nm,整体单次运行时间为14.242us。经优化设计后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模型计算精度提高了0.359nm,系统运行时间缩短了17.110us,所以该平台具有更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SVR的工程建设项目快速投资估算方法研究 下载:59 浏览:363

陈小波1,2 张媛媛1,2 崔平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在建设项目前期,如何快速而准确地估算工程项目的造价,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意义。针对传统造价估算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工程造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指标体系选取,将之作为输入变量,使用真实案例训练集样本训练SVR模型并进行仿真模拟预测。为了验证提出的SVR模型的有效性,引入BP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SVR模型得到的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约为5%,拟合优度R2高达0.97,远小于BPNN模型的预测误差14%,即提出的SVR估算模型要比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更良好的泛化能力,预测精度更高,因此其在工程项目前期投资估算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BIM技术在连续刚构桥移动模架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7 浏览:358

庞维福1 窦晗2 乔鹏虎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行北渭河特大桥项目,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管理与移动模架设计与安装过程中,进行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Abaquss进行力学检算辅助设计;通过Delmia进行模架主梁吊装仿真模拟,确定主梁吊耳位置;采用Revit建立连续刚构桥模型,应用碰撞检查功能优化设计图纸,并提取工程量与施工坐标服务施工管理;将BIM管理平台用于桥梁施工质量安全以及工程资料的管理,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方便了资料查找并为后期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工程安全文化传播模型构建与仿真 下载:57 浏览:388

赵珊珊 杨高升 孙誉颖 韦丁 夏欣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社团网络结构和改进经典的网络传播模型,构建工程安全文化基层传播的SIR模型,探讨工程安全文化基层传播规律。对传播过程进行仿真,得出结论:良好工程安全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会率先被低级工程安全文化覆盖,以模块化系数0.5为界,对良好安全文化覆盖规模影响方向不同;低级工程安全文化传播的感染率与传播速度和规模同向变化;低级工程安全文化最大传播规模不随易感态初始值增加的比例递减,当免疫态初始值为15%时,低级安全文化规模为最低值0.135,低携带低级工程安全文化的员工初始值更有利于控制其最大传播规模。并针对工程安全文化基层传播的主体和对象,提出管理建议。

EPC联合体合作关系演化博弈分析 下载:59 浏览:345

王德东 傅宏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3期

摘要:
EPC联合体合作关系质量对项目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EPC联合体内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合作关系,通过双方收益和成本得出双方合作关系支付矩阵,构建并求解演化博弈理论的复制动态方程及演化稳定策略,并应用Matlab软件对影响EPC联合体合作关系的因素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合作关系长期演化结果可能是均采取"合作"策略,也可能是均采取"不合作"策略;群体采取"合作"策略的比例与额外收益分配及其分配系数、收益实现系数及"不合作"策略损失及其风险系数成正相关,与合作成本和损失分配系数成负相关。针对双方合作困境给出了改善EPC联合体内部各参与方合作关系质量的建议。

基于FG-MCGDM的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方案优化 下载:60 浏览:347

王仁超 吴松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多准则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灰色多准则决策模型。该模型基于模糊集理论、灰色关联分析和折衷解的理论方法,将各决策属性和决策者权重的语言变量转化为梯形模糊数;采用改进的GRA-VIKOR方法对模糊信息群体决策问题进行求解,并对各决策者的群体效益值和个体遗憾值进行聚合;通过折衷解对施工进度方案进行排序,获得最优方案。该模型有效地避免了信息的扭曲和丢失,确保了决策信息的完备性。通过在某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方案优选的案例分析与计算,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BIM+GIS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56 浏览:384

蒋乐龙 张社荣 潘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可控性弱、信息共享交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Skyline平台集成BIM信息模型的方法,实现了施工进度模拟和工程量统计,通过Skyline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网络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系统以三维空间大场景为可视化交互环境,为各参建方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同时实现了以进度和工程量管理为核心的八大项目管理功能,满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需求,体现了BIM和GIS融合在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系统已应用到某引水工程中,效果良好。

串级变比值模糊PID烟气脱硫浆液pH值控制优化及仿真 下载:65 浏览:393

黄磊 官正强 唐德东 宋乐鹏 《中国仪器》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研究了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串级变比值模糊PID的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能够改善非线性、大滞后性、耦合性及时变性系统的控制品质,提高了pH值控制的稳定性,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秸秆留茬对水田耕作影响仿真分析 下载:86 浏览:495

赵吉坤 宋武斌 《中国土壤》 2020年7期

摘要:
秸秆的留存关系到机械对土壤耕作的作业效率。现有的研究绝大多数仅仅考虑还田秸秆,而没有考虑留茬秸秆的影响。为研究土壤耕作中留茬秸秆的影响,本文借助于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水稻土-旋耕刀-留茬秸秆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对带三种留茬秸秆(无留茬、留茬50 mm、留茬100 mm)的水稻田进行三种耕作深度(100 mm、150 mm、200 mm)的旋耕作业进行仿真,并对旋耕过程中留茬秸秆(#12、#13、#22)位移、土壤破碎情况、旋耕刀受阻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旋耕刀叶片的翻耕,导致土壤和秸秆颗粒的运动比较复杂。秸秆留茬高度、位置不同,旋耕作业中秸秆的运动、位移也不同。同时,留茬秸秆会与土壤颗粒发生碰撞,导致土壤颗粒多次位移,进而影响耕作效果。另外,留茬秸秆的存在还会影响旋耕刀耕作过程中的受阻力情况,且留茬越高,旋耕刀表现出受阻力越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土壤-旋耕刀-留茬秸秆相互作用模型,旨在说明留茬秸秆对耕作过程的影响,对秸秆留茬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产品制造工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研究 下载:63 浏览:365

高健权1 方新国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为辅助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产品制造工艺知识,以仿真教学形式提高该类知识的易学性。分析了现有产品制造工艺仿真教学研究的不足,总结了以功能框架为导向的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方法以及交互功能实现流程,以木家具制造工艺教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的知识教学体系,设计了该课程的三大功能教学模块,采用Unity3D引擎与Playmaker可视化编程插件设计实现了该仿真教学平台的原型。开发实现了教学仿真平台。该方法与开发流程可为产品制造工艺教学仿真平台研发提供参考。

微型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下载:57 浏览:364

林永君 何超 《中国仪器》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微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对光伏电池的特性进行分析,指出对光伏发电质量影响的几个因素,然后根据微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仿真,并详细介绍了微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就反激变换器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

核电厂安全级DCS系统的板级PI可行性方法研究 下载:49 浏览:386

陈立 刘明星 秦官学 马权 《中国仪器》 2018年3期

摘要:
板级PI仿真分析是保证印制电路板电源完整性(PI)的重要方法,在当今电子行业中,其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电源噪声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应用去耦电容的特性实现板级电源完整性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核电厂安全级DCS系统进行板级PI仿真分析,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板级PI可行性方法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板级PI仿真分析进一步达到优化去耦电容方案的目的。该板级PI可行性方法已在NASPIC平台上得到广泛使用,有效保证了NASPIC平台安全、可靠地运行。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AHP法的大坝浇筑方案选取 下载:19 浏览:201

王仁超 王帅 苏贝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工程方案优选中的模糊问题,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同时考虑隶属度、非隶属度及犹豫度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先排序。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确定直觉模糊判断矩阵,依据决策者权重,计算各方案判断矩阵的熵权,从而得到各方案在不同属性下的最终熵权,并依据大小排序确定最优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案例,通过计算和分析证明了本方法在工程方案优选问题中有效性及可行性。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研究 下载:50 浏览:416

王仁超1 苏贝1 徐跃明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量较大,为了合理划分填筑阶段、规划各阶段填筑工程量及填筑面貌,需要对上库填筑进行分期分区优化研究。上库填筑由坝体填筑与库底填筑两部分组成,填筑过程受多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的制约,各部分对填筑料物的需求量与质量要求不同,各种材料的施工作业面面积随高程的变化规律也不一致。考虑施工作业的阶段特性,使用填筑区期望强度系数对各时段填筑区的填筑强度进行协调,通过建立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模型,利用异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分期分区填筑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华东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中,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安全级DCS抗震机柜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下载:54 浏览:376

吴霄 刘明星 陈伟 《中国仪器》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安全级DCS抗震机柜的框架结构,主要包含了底座、顶框、立柱和其他部分的结构,然后对此机柜框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包括了模态计算和反应谱计算,最后参考RCC-M的相关标准对机柜应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机柜框架有足够的刚度以使其最低阶的模态的频率避开地震反应谱的波峰。同时,在地震加速度的作用下不会发生结构上的破坏。

基于离散仿真的钢结构工程施工碳排放计量研究 下载:26 浏览:225

付菲菲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2期

摘要:
施工过程碳排放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碳排放的优化控制可带来较大的减排效应。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碳排放特性分析,构建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施工碳排放计量模型和方法,选用某展馆钢结构桁架拼吊装工程进行实例分析,设计了3种施工方案情景,共36种机械配置方案,分别进行离散仿真模拟,从碳排放、成本、进度3个目标分别进行了统计和情景对比分析,实现了施工碳排放的准确测评以及低碳约束下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对传统碳排放计量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Matlab仿真 下载:69 浏览:387

严学阳1 彭禹2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MATLAB仿真,数字水印技术是属于图像隐藏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维护数字信息版权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特性。本文以二值化灰度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二维余弦变换的基本原理设计水印嵌入算法及水印提取算法,实现了数字图像水印的嵌入和提取。具体实现方法通过一款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功能的软件MATLAB进行算法的实现和仿真测试,由仿真实验结果知本文所设计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在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和鲁棒性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基于ABAQUS的旁孔透射法数值分析 下载:86 浏览:494

郑文贞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致力于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解决既有建筑桩基检测过程中桩长识别以及缺陷段判定的问题。在简要介绍旁孔透射法后,对该方法采用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论证,建立了三维完整桩-地基土模型及三维缺陷桩-地基土模型,并施加脉冲荷载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桩侧一定距离处旁孔内的压缩波信号,并对压缩波到达时间、幅值、深度、桩长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旁孔透射法能够克服上部结构对桩基检测的影响,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1/3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