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74 浏览:305

丁会 《诊断医学》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7238例,持续质量改进前进行常规感染质量管理的3594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36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病率(0.47%)显著低于对照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59 浏览:392

张湘湘1 陈坤影2 苏斌1 林瑞典1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院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调查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全院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院内感染患者共550例,对照组则为随机抽取同等数量同期分离的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检出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病例550例,其中男性325例,女性225例,平均年龄为59.30±20.71岁。耐药率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高于对照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1.163,95%CI:1.021~1.325,P<0.001)、住院天数(OR=1.789,95%CI:1.455~2.199,P<0.001)、手术(OR=4.436,95%CI:3.249~6.057,P<0.001)、基础疾病(OR=2.124,95%CI:1.562~2.888,P<0.001)和侵入性操作(OR=3.607,95%CI:2.667~4.879,P<0.001)。结论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外,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高于非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是其主要危险因素。重点监测高危人群,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将有利于指导院内感染该菌的预防与控制。

通过网络答题对华北地区医疗机构手卫生知识知晓现状调查 下载:75 浏览:466

杨晶1,2,3 龙莉3 高立芳1,2 杨亚敏1,2 刘洁1,2 周俊卿1,2 张富玉3 田洁3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推进手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手卫生知识试题",利用网络链接或微信扫码于2018年4~6月收回来自华北地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合格答卷15 425份,对所有答卷进行评阅。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答题正确率。评估该地区不同省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不同专业组、不同临床医疗体系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对于手卫生知识,掌握较好的省市为天津、山西、北京。天津第2、4、5题正确率分别为94.64%、95.26%、94.19%,高于其他省市(P<0.05);山西第1题正确率为100%,高于其他省市(P<0.05);北京第4题正确率为94.70%,和天津比较无差异(P>0.05),高于其他省市(P<0.05)。掌握较好的医疗机构为三级医疗机构。第2、4、5题正确率分别为94.52%、93.00%、93.50%,高于二级医疗机构(P<0.05);第3题正确率为98.48%,高于一级医疗机构(P<0.05)。掌握较好的专业组为医技组、医生组。第1题医技组正确率为95.01%,高于除后勤组外的其他专业组(P<0.05);第2题医技组和医生组的正确率分别为95.18%、94.90%,高于后勤组(P<0.05);第4题医技组和医生组的正确率分别为94.77%、93.59%,高于护士组(P<0.05)。掌握一般的临床医疗体系为内科体系,第1题答题正确率为90.59%,低于儿科、妇科体系(P<0.05);第2题答题正确率为93.06%,低于除妇科外的其他医疗体系(P<0.05)。结论对于手卫生知识的知晓,华北地区不同省市存在一定差异,应重点加强二级医疗机构、后勤人员、内科体系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宣教。

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并发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研究 下载:8 浏览:428

王飞霞1 王群敏1 潘喆1 王琴1 盛勤松1 钟紫凤2 2020年12期

摘要:
分析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2015年1月—2019年10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术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4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从同一时期、同一科室、相同手术而未发生堵管性肠梗阻的324例中随机抽取180例(1∶4)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体重指数、合并疾病、实验室相关指标、手术情况、回肠插管造口维护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堵管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2.123)、术后腹腔感染(OR=11.119)、拔管时间(OR=0.193)、每周随访插管维护(OR=24.121)是自闭保护性回肠插管造口患者并发堵管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预防堵管性肠梗阻的发生,临床需积极控制术后腹腔感染和尽早拔除插管,超重患者应重视回肠插管造口的冲洗,鼓励患者按计划随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与应对策略 下载:20 浏览:430

王霞1 王贞慧1 孙超1 张颖惠2 袁晓宁3 李敏敏4 赵培玉5 苗苗6 2020年11期

摘要:
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某重症病区进行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管理现存的风险,明确应急管理方向。方法以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为指导,结合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制订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于2020年2月21日—25日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指标风险值和矩阵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风险值提示,以下事件需重点关注:C8护士发生针刺伤(0.447 6)、B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抢救(0.413 0)、C10护士被感染(0.411 0)、B2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0.407 4)、C9医生被感染(0.359 8)、E3氧气压力不足或中断(0.329 1)、D9药品供应短缺(0.324 2)、E2职业防护装备不足(0.317 9)、C12医护人员因急患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0.309 1)、C7医生发生针刺伤(0.298 2)、E1工勤人员不足(0.293 5)、B6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0.292 4)、C6护士心理调适不良(0.289 1)。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价,进而指导分类施策;同时,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身心健康。

脊髓损伤伴截瘫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64 浏览:306

彭风兰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伴截瘫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CAUTI)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CAUTI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32例,同时选择脊髓损伤伴截瘫未发生尿路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昏迷程度、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期间插尿管次数为尿路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为影响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尿路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我院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尿路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1852例血培养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85 浏览:496

石大可1 倪语星1 韩立中2 萧晨路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培养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BD BACTECFX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TEK MS检测系统培养和鉴定细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变量对血培养结果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 852瓶血培养样本,其中155瓶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7%。检出革兰阳性菌59株(38.06%)、革兰阴性菌90株(58.06%)、真菌6株(3.87%)。血培养平均报阳时间为34.81 h。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比值比(OR)=1.161,95%可信区间(CI)1.069~1.260,P=0.000]、采血时患者体温(OR=2.680,95%CI 1.918~3.744,P=0.000)、采血量(OR=1.475,95%CI 1.059~2.055,P=0.022)及白细胞计数(OR=3.758,95%CI 2.676~5.278,P=0.000)是血培养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年龄、采血量、白细胞计数、采血时患者体温对血培养阳性结果有影响。应正确采集血培养样本,以提高早期血流感染(BSI)的检出率,帮助临床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提高 下载:468 浏览:4641

顾漪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由于医院中流行菌株种类多、耐药性强,加上易感人员普遍抵抗力低,易造成感染扩散范围广、病死率高,易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9正式实施,但在各个医院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发生医院感染既增加了医院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又会耽误患者病情的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社区医院是城市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基层的医疗单位,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查找不足,本文结合社区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入手,分析产生原因,紧密结合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摸索出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54

王水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2022.5~2023.5期间),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采取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为0.00%,对照组为5.00%,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控管理可促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需重视该部门的管理。

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效果观察 下载:93 浏览:1044

毛永英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例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为调查样本,抽签分组,即参考组、管理组,均有10例,前者行普通护理管理,后者行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在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落实,观察护理管理质量,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依从性,调查满意率。结果:经四个方面对护理管理质量实施评估,均有意义,管理组低于参考组,P<0.05。统计各类型医院感染事件,结果在管理组、参考组均为0.00%。依从率比较后有意义,管理组高于参考组,分别为100.00、60.00%,P<0.05。满意率结果有意义,管理组高于参考组,分别为100.00、60.00%,P<0.05。结论: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有显著价值,能增强感染防控效果,并且能降低严重程度,可提高ICU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满意度。

试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护理管理及其护士的角色定位 下载:189 浏览:2547

邵金荣 《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摘要:
医院感染问题是近年来深受医院管理层及社会人士关心的焦点话题,在其工作中护理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通常担任多个角色,在整个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让护士成为一个合格的医院感染管理者,实现角色定位和转换,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本文结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护士角色要点,探讨了其工作流程和要点。

护理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下载:121 浏览:1369

李冰雪 《中国医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之前的100例患者(对照组)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之后的100例患者(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感染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感染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可以得到大幅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质量,建议临床应用。

风险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67 浏览:1685

刘华 《医学研究前沿》 2022年8期

摘要:
观察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重点科室为调查对象,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重点科室采取风险管理,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事件,对风险事件采取干预措施,将风险结果降低到最小影响。结果:通过风险管理,有效的查找出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和重要的风险点与薄弱环节,并制定、采取对应的策略和措施,对科学、有效的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中使用风险管理法,能有效的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管理和监测,并落实;对有较高感染风险的医院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我院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

目视化标识对基层医院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285 浏览:3009

欧涛 《当代中医药》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目视化标识对基层医院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5月~2021年4月为研究时段,选出中医科室、内科、外科、妇科等科室的人员共计100人。按照时间先后划分组别,2020年5月~2020年10月为对照组,此时未运用目视化标识;2020年11月~2021年4月为观察组,该组内均采取目视化标识管理。对比两组多项指标。结果:首先,观察组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更好,各指标对比占据明显优势。观察组样本总合格率85.71%(600/700),对照组65.0%(455/700),观察组指标更佳(P<0.05,²=10.135)。其次,从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五项条目评价,各指标观察组分数更高(P<0.05,t=5.984;5.614;4.251;4.102;6.951)。最后,对比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下发考核问卷回收,观察组考核成绩更好(P<0.05,t=4.511)。结论:目视化标识用于基层医院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价值突出。

外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 下载:165 浏览:1881

周丽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9期

摘要:
探究分析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中抽选56例,列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再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我院外科患者中抽选56例,列为实验组,接受外科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24±4.6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8.24±5.22)分,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7,P<0.05)。实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14%);护理满意度(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48、4.846,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取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