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优化诺舒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下载:52 浏览:495

韩清波 罗艳 廖爱红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运用管理工具,优化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的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及潜在原因,通过HFMEA危险评估矩阵表和决策树分析图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流程改进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改进前后的宫腔完整性评估(CIA)测试一次性成功率由原来的81.67%增加为96.67%;非计划性终止手术发生率由原来的13.33%降低为1.67%;术后6 h患者下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发生率由30%降低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MEA能优化诺舒手术围术期诊疗护理流程,保障围术期安全,增进患者舒适。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368

刘丽娇 连丽华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7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护理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采取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人本位护理流程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117 浏览:1204

罗晶 陈茜 胡启丹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人体位护理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4例,研究时间范围:2023.01-2023.06,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个性化功能锻炼、个性化功能锻炼+人本位护理流程,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天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开展个性化功能锻炼结合人本位护理流程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观察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效果 下载:57 浏览:475

张思慧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持续4周。对比两组凝血功能、下肢血流速度、肢体疼痛肿胀程度及DVT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凝血功能、下肢血流、肢体疼痛肿胀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APTT)为(40.44±3.81)s、凝血酶时间(TT)为(22.53±2.51)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7.75±2.01)s,长于对照组的(35.23±3.52)s、(19.12±2.63)s、(14.23±2.13)s;腘静脉血流速度(21.84±2.06)cm/s、股静脉血流速度(29.74±2.85)cm/s,高于对照组的(18.35±2.37)、(25.63±3.16);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1.66±0.22)分,低于对照组的(2.02±0.33),下肢周径差(0.78±0.18)cm,短于对照组的(1.04±0.23)cm,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改善老年IS患者机体凝血功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肢体疼痛肿胀,减少DVT的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的制订 下载:11 浏览:419

王莺 吴琦 周渝琼 马贻芳 孙新星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我院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妊娠35周孕妇行紧急剖宫产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及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涉及环境/物资、手术人员、孕妇及新生儿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产妇、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242 浏览:2682

白应芳 梁苗苗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急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2.12.31期间急性脑梗死急救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以一比一的比例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统计2组急救效率、急救成功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急救效率(分诊、到达CT室、采血、溶栓、总抢救用时),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率、死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SF-36:PF、RP、BP、RE、SF、GH、VT、MH]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急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可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急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获得认可,可推广。

急诊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50 浏览:551

孙雪安 于蕾 《国际护理学》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进行分组护理,通过随机分配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中进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提升眼科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的方法研究 下载:69 浏览:735

吴茜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提升眼科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的方法,通过对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流程的分析,本研究识别了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患者教育和完善护理记录等措施,可以显著提升眼科日间手术的护理质量。本研究为眼科护理管理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 下载:277 浏览:2886

张艺萍 张琴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综合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急诊患儿(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按照急诊患儿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实验组(纳入50例急诊患儿,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急诊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以及抢救处置行为正确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急诊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时间、抢救医嘱执行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与此同时能够缩短患儿在抢救室滞留的时间以及抢救医嘱执行时间,提高家属满意率。

优化护理流程对缩短白内障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下载:113 浏览:1155

洪露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究白内障门诊患者进行护理流程的优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23年2月-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组(n=20,常规门诊护理服务+优化护理流程)与常规组(n=20,常规门诊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流程时间(候诊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手术连接时间)、心理情绪(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流程结束后,优化组流程时间(候诊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手术连接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流程结束后,优化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中焦虑、抑郁项目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流程结束后,优化组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00%与85.00%,优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进行门诊的护理流程优化,有效改善了白内障患者的门诊流程时间,减少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提升患者对门诊的护理满意程度,在白内障门诊患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预防性护理流程在神经内科失禁性皮炎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584

李海兰 《预防医学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失禁性皮炎管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流程的作用。方法:选择222例神经内科失禁性皮炎患者,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失禁性皮炎管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流程,作用显著。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研究 下载:64 浏览:715

王琼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50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心肺复苏率、存活率:研究组均更高(P<0.05)。结论:优化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急救护理流程效果显著,不仅利于提升抢救效果,还可改善患者预后,该护理流程值得推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98 浏览:1034

陈城1 徐旦铃2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宁波市杭州湾分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的护理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抢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优化门诊护理流程在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75 浏览:2087

王蕾 李春华 王琳琳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门诊护理流程在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门诊护理,研究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就诊差异及就诊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分诊时间、就诊等待时间、专科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门诊环境、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方面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门诊护理流程更能满足门诊患者的需求,节约时间,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下载:159 浏览:1803

李超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为提高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本文着重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用价值展开深入探讨。方法:此次研究主要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实验,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前后为分界线,2020年2月~7月为优化前,2020年8月~2021年2月为优化后,分别随机选取30例患者,比较两组抢救过程各指标数值及效果。结果:经过研究后表明,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救治效率可有效提升,而且抢救成功率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急诊胸痛患者展开救治时,优化各流程不仅可提高其秩序性,更能够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治疗,切实提升抢救成功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探究 下载:185 浏览:2588

刘晓华 《国际护理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460例胸痛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2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急诊室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8.26%、94.3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胸痛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并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特大火灾后医护人员急救护理流程优化研究 下载:30 浏览:721

尚跃华 李兴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10期

摘要:
特大火灾后救援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特大火灾后医务人员的急救工作流程。从应急预案的制定,科学分组,明确责任,划分救治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最关键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在应急预案中,包括了相关部门的信息管理,火灾应急报警信息管理,案例查询和登记,最优救援路线的查找,火灾案例数据库的管理,警戒范围的判定,受灾人员的疏散路径的查找,以及相关单位的调度。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医务人员的急救护理程序进行了整合,从而达到了对特大火灾后医务人员的急救护理工作进行了优化的目的。提高急诊护士的预诊、预检查能力;在急救高峰期,对护理程序进行再造,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专门的急救小组,实行轮班制,制定应急计划;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急诊护理工作中。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 下载:223 浏览:1584

张旭萍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分诊护理程序,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数据存在差异(P<0.05);另外比较护理有效性评分时,对照组患者情况远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患者抢救中效果显著,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急救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6 浏览:870

廖雯静 赖章迪 邱灵鑫 危丽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研究急诊护理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接收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调查对象,40例急危重症患者选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急诊护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效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两项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物质生活,心理,躯体,社会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急危重症及时予以急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和卧床时间,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重视。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46 浏览:1322

姚源顺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我院的8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方式,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时间用时与抢救成功概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用时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式,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用时,提升抢救成功概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