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专业工作室”平台 下载:61 浏览:464

支玉成1 张英华1 李林芳2 汪宏友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在分析了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工作室"这种第二课堂教学和实践平台,介绍了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何构建、如何运行,阐述了它强调因材施教、实践主线、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自我教育、竞争与合作的运行特点及运行管理方法,分析了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内容、方法、形式方面的创新之处。

论解放区前期的平剧改革 下载:57 浏览:362

秦林芳 《文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在解放区前期文学阶段,文艺工作者一直以自觉的意识从事着平剧改革的实践。他们创作了许多表现"新的革命的内容"的现代戏,从内容和形式层面对传统平剧作出了改革,但也存在着二者不够和谐统一等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他们开始了"创造格式"的新探索。在现代题材的创作中,他们在进一步巩固内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努力进行了形式上的改革;在历史题材的创作中,他们重在以唯物史观去重新诠释历史。这种贯穿整个前期的平剧改革的精神和前期平剧改革产生的成果,对解放区后期平剧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解放区前后期平剧改革之间这种一脉相通、一脉相传的关系,从一个特定方面具体显现了解放区前后期文学的关联性。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下载:45 浏览:779

乔林芳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立足合唱教学现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感受多声部的色彩,在身心愉悦的前提下掌握合唱方法,感受合唱魅力。笔者从感受合唱、正确引导、趣味学习、编创和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将碎片式教学与多元化教学相结合,希望能为教师同仁的合唱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浅析初中音乐美育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下载:230 浏览:2322

林芳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的模式,以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调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才能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理论角度就初中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教育的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就音乐美育教育理论研究为实际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正性暗示下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神经性耳聋耳鸣的影响价值分析 下载:79 浏览:809

任桂华 林芳鲜 刘子瑜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实施正性暗示下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内(研究截取时间:2022年1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24例老年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各含62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正性暗示下预见性护理。研究指标包括患者的情绪指标和睡眠品质。将2种研究数据进行对比,通过研究结果所示数据,科学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影响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验研究数据,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品质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2种研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实施护理时,通过正性暗示下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形态面对护理治疗,同时还改善了患者的睡眠品质,值得各大医院广泛应用于老年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的临床护理。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菌资源研究 下载:248 浏览:2645

李超荣1 林芳2 何淑娴3,4 林玉华2 黄伟斌2 李华盛5 谢德春6 钟国瑞3 莫美华4 宋斌3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分类鉴定,报道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菌种类6种,占中国珊瑚菌种类的10%。研究为该保护区珊瑚菌资源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材料和数据。

低碳绿色理念在景观设计领域的体现探讨 下载:188 浏览:1793

林芳芳 《低碳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稳定保障,另一方面促进了发展观念的更新。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绿色理念并采用合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紧张压力、减少污染排放,在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立足发展现状,针对低碳绿色理念在景观设计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展开讨论与分析,在提高设计科学性、环保性的同时为促进建筑景观设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浅析高中历史中的德育融合思考 下载:163 浏览:1879

​李林芳 《历史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学校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还是培养学生品德思想和价值导向的阵地,在新课改的有效引导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引导目标,会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选择更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成长道路。

有机化学教学的思政浸润探索 下载:146 浏览:1499

史林芳 李洁 关莹 杨雪娟 《化学研究前沿》 2023年10期

摘要:
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理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之一,其知识体系处处都蕴含着育人因素。有机化合物和衣食住行关系密切,有机化学反应原理与日常所见的现象有太多的相关性,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进行系统的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向学生倡导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生态品格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秉持育人理念,做到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目标,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下载:66 浏览:1227

林芳欢 《财会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在对卓越绩效模式(Empirical Performance Model,简称 EPC)和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某核电企业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为例,探讨了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企业建立全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某核电企业实际,对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卓越绩效模式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得到了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可,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复杂网络视角下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研究 下载:104 浏览:778

延林芳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效应,并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和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通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传染路径和脆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同时从复杂网络视角深入探究金融科技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效应。通过研究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以促进金融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性。

金融科技风险传染网络的形成机制 下载:103 浏览:768

延林芳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金融科技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复杂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金融科技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作为节点,彼此之间的关系代表了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延伸和相互联系。金融科技风险源于复杂传染网络的脆弱性,系统性金融科技风险是由节点的脆弱性和关联性所导致的复杂网络风险。在研究金融科技风险时,需要在复杂网络框架下分析其产生和传播机制。这个复杂网络具有自组织和自相似的特征,以及“二八效应”。金融科技行业和传统金融行业组成了一个新的复杂网络结构,其中存在着不同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节点。这个新网络表现出结构复杂性、融合性和网络进化性等特征,其结构不断变化,节点之间相互融合和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复杂融合性的风险。

智慧学校环境下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下载:222 浏览:2179

朱林芳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1年12期

摘要:
当今互联网时代,建设智慧校园是教育行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可以有效促进教育行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简单分析智慧校园的基本概述,探究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创新教育育人模式的运用,希望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宏观经济管理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下载:400 浏览:2211

林芳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我国政府对于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相应的政策调控,就能让区域经济更加平稳、快速的发展,减小各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异。本文阐述了宏观经济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关系,列举了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探讨宏观经济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卓越绩效模式下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下载:182 浏览:2446

林芳欢 《会计研究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卓越绩效模式以卓越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全面系统地思考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绩效,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通过卓越绩效模式的理念,结合会计信息质量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运用卓越绩效模式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