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社会实践路径思考 下载:36 浏览:328

刘雨莲 岳文婷 李欣遥 陈雅奇 陈向辉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聚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形势,协同育人理念为高校更好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了参考。鉴于协同育人所具有的协同性、开放性、实践性、针对性,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协同育人是社会实践育人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实践方式方法追求创新的内在需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对于高校社会实践路径的探索和创新应从三方面协同加强:政府聚力推动,构建实践育人大平台;高校着力落实,搭建人才培养大舞台;个人奋力进取,铸就成才成才大格局。

初中思想品德课家庭作业设计思考 下载:80 浏览:357

王秀英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业减负、课堂增效已成为必由之路。能否实现这一目标,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外,布置科学、合理、适度的课外家庭作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文章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提供一些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外家庭作业设计的思考和做法,以期助力其成为学生励志进取的真正有意义的修身课。

浅析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品格的培养 下载:61 浏览:544

王喜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能力。而这就为幼儿创造品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幼儿始终是幼儿园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让幼儿展开自主学习,使其在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懂得自主获取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其适当的引导作用,指导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什么、如何做、怎么评的思考 下载:37 浏览:262

王维维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正逐渐成为广大初中学校教育的热点,从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校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实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学校对这类实践活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它与校内常规课程相互配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能让学生收获新的经验,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学校在实施"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过程育人,设计好"前奏"和"尾曲"。在评价时,学校要将评价重心前置,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彰显总结评价的发展性。

参加集体农业生产劳动是对学生最实际的教育 下载:124 浏览:1236

蒋成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1期

摘要:
参加集体农业生产劳动是学生最实际的教育方式之一。通过亲身参与农耕、收割等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辛勤劳动的价值,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管理研究 下载:145 浏览:1654

孙柏全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劳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学生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培养均起到相对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传统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内容局限、形式单一等问题,社会实践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形式,更拓展劳动教育渠道。从管理视角做好中小学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工作,更有助于增强中小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其劳动水平。为此,有必要开发符合社会发展特征、打造满足时代生活需求、带来迎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劳动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和职业体验活动,以此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实于实处。

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245 浏览:2268

黄春燕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形势下,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理念及教学需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信心,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以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综合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一点参考性意见。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研究 下载:282 浏览:2908

周亚倩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其独立性和意志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文通过探索研究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以供教育工作者们参考,希望教师们能制定出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和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三下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现阶段就业问题的促进性研究 下载:288 浏览:2816

王永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平台优势,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可以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当中,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认知程度,明确自身所学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自身发展方向,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当前就业问题的促进作用,并且提出职业教育框架的构建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实践育人视域下高等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下载:199 浏览:2081

谢佳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1期

摘要:
在高校,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能力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实践育人视角,探讨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不足,提出加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一系列有效途径,通过紧贴时代、健全体系、搭建平台、加大宣传等方法和渠道真正激发实践育人的育人功能,为培养远大理想信念、敢于拼搏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打下夯实基础。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礼仪的渗透研究 下载:299 浏览:3145

黄薪晓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幼儿阶段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塑造品格可以在他们未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的礼仪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礼仪品格教育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教学内容,而任何良好习惯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的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培养同样是需要长期坚持努力才能实现的。幼儿时期的礼仪以及品格教育能够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未来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社会实践视角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开展策略 下载:347 浏览:3982

豆宪伟 《交叉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本研究从社会实践的视角探讨了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式及其深远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指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文章详细阐述了社会实践与历史学科的深度融合、课题选择与问题导向的实践探究以及小组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探究模式,展示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最后,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在提升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和完善提出了展望。

“赓续红色百年史、寻访校友三牛人社会实践调研” ——以XX学院已毕业校友和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下载:249 浏览:2912

摆定坤,王玮琪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在喜迎建党百年之际,团队成员立足党史理论宣传教育,通过观察实践、打卡红色景点、校友访谈等方式落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要求。赓续百年红色党史,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的“三牛”精神,在红色大地上“犇”寻“三牛”校友优秀代表。对党史、“三牛精神”的学习情况进行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社会实践类社团课程模式的创新 下载:96 浏览:752

孙帆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在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小学教育正逐步迈向一个更加注重实践与创新的时代。语文,作为传承文化、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高段语文社会实践类社团课程的构建,正是响应这一时代需求,旨在打破传统课堂的界限,将学习从书本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本课程模式强调“做中学,学中思”,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社会,体验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有力促进。

社会实践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研究 下载:70 浏览:927

蔡文燕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实践如何促进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分析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内涵及其重要性;然后,阐述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将社会实践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并讨论这种结合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积极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初中生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中的应用 下载:81 浏览:772

雅日桂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实践活动在初中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探索 下载:67 浏览:829

王维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教学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84 浏览:802

孙嘉晗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强调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讨论了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开放性、灵活性及其对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两种具体的教学策略: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协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路径创新思考 下载:79 浏览:970

韩琦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实践育人也是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的特色优势,还是高校共青团引导大学生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必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梳理分析了目前社会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工作的路径与举措。

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下载:251 浏览:1470

傅榕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近年来依托幼儿园周边资源开展的课程教育成为当下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对幼儿园周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促使园内课程多元化,还能彰显幼儿园自身的文化特色,更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提升课堂效率,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以兰溪幼儿园周边的木兰溪水文化资源开展园本课程,并根据课程实践,探讨园本课程建设中木兰溪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